增加刮板机框架安全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增加刮板机框架安全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0

11304综采工作面刮板机机尾与风巷上帮间距达3.3m宽,为了采煤机能够有效地割透机尾三角煤及装煤,决定在11304综采工作面刮板机机尾第五节偏转槽与第六节中间槽之间增加一节刮板机框架。为了保证能够安全、顺利的施工,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由综采一队将11304风巷内轨道、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及尾轮处地锚、钢丝绳、运输信号等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处必须及时处理或更换,保证其符合完好标准。

2、运输队派专人对+1070m车场运输轨道及电机车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合格处进行修复或处理,确保框架车、电机车安全运行。

3、所使用的专用工器具必须提前检查,不合格的工器具严禁使用。使用的专用工器具:卡具,5T导链、10T滑轮、M30mm花栏螺栓、φ18.5mm钢丝绳扣等。

4、施工过程中,必须执行“手指口述”操作法、“停送电管理”制度、“敲帮问顶”制度。

二、施工方法

(一)、装卸车及运输方法

1、刮板机框架在地面用20T平板车进行装车,装车前必须对框架完好情况进行检查,不完好不得装车。

2、刮板机框架装车后,要保证入井时,框架的电缆槽靠右边(从副井口往下看),从而保证框架运输到安装位置时的方向正确。

3、框架车的入井运输路线:副斜井→+1070m车场→11304风巷绕道→11304风巷→11304综采工作面上口。

4、框架车从副斜井下放至+1070m车场后,再由运输队安排电机车司机用电机车将框架车运到11304风巷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前。

5、当框架运到11304风巷牵引车前,再使用的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对框架进行运输,一直运至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尾轮处。

6、将框架运输到尾轮卸车地点后,必须将车停稳,用阻车器阻死,然后方可进行卸车。

7、卸车后,再利用刮板机正转牵引钢丝绳穿过149#支架上的滑轮拉动框架向机尾移动,拉到机尾处。

(二)、框架的安装方法

1、首先将刮板机机尾段支架后移,然后将刮板机机尾往老塘侧拉回,再将支架伸缩梁伸出、护帮板打开,接顶、护帮严实。

2、利用刮板机机尾段与煤壁的间隙作为运输通道。

3、使用5T倒链、单体支柱,并配合支架顶梁将框架运输至安装位置。

4、慢速启动刮板机,找到刮板链快速接头,将刮板链掐开前必须先对刮板机进行停电闭锁。掐开刮板链后,再将刮板机机尾第五节框架与第六节框架的连接亚铃销及齿轨拆除。

5、拆除哑铃销和齿轨后,再将机尾段的支架推移梁与刮板机全部脱开。最后,用两根单体支柱,找好支点将机尾段(含第五节框架)与第六节框架脱开1.8米的间隙。

6、将新增加的刮板机框架(1.5米)运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7、待刮板机框架增加完毕后将支架与刮板机连在一起。

8、最后将刮板机机尾附近的杂物清除,再对单体支柱按从下向上的顺序进行回撤。

三、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装卸车及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

1、刮板机框架在地面装车时,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将劳保用品佩戴齐全。

2、框架装车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严禁其他人员在框架装车附近作业、逗留或行走。

3、框架装车前必须对框架完好情况进行检查,不完好不得装车。

4、框架装上平板车后,分别在平板车两端用φ18.5mm的钢丝绳扣配合M30mm法兰螺栓进行捆绑。捆绑时,用行车吊钢丝绳一头,并利用平板车及框架的重量将框架与平板车捆绑在一起,且不少于二道。框架与平板车的连接必须紧固、可靠。

5、框架装车时,必须保证框架重心与平板车中心重合。

6、入井前必须设专人检查框架捆绑情况,不合格严禁入井。

7、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的声光信号及泄露通讯系统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8、11304风巷运输时,严格执行“行人不行人,行车不行人”的制度。

9、框架车运输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跟车。当在平坡段及下坡段时,跟车人在框架车辆斜后方5米外行人道内观察车的运行情况;当在上坡段时,跟车人在框架车辆斜前方5米外行人道内观察车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立即与绞车司机联系停车,待处理好后,方可继续运输。

10、运输至风巷牵引车尾轮处进行卸车,卸车时,先将捆绑的法兰螺栓及绳扣卸掉,然后利用5T倒链将框架提起,略高于平板车,再开动无极绳绞车将平板车从框架下方拉出。

11、框架卸车后,用一条长200m、直径Φ22mm的钢丝绳,穿过149#支架前梁上的10T滑轮,一头拴在框架上,一头拴在工作面刮板链上,然后通过刮板机正转将框架运至刮板机机尾。

12.框架在用刮板机配合钢丝绳向下运输过程中,必须将框架运行线路整平,浮煤杂物清净。

13.框架在用刮板机配合钢丝绳向下运输时,除一名专人观察框架的运行情况外,其他任何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和钢丝绳受力外侧,不得靠近钢丝绳,不得在绳道内来回走动,必须服从施工人员的统一指挥。跟车人员在框架斜前方5m外的位置(靠近煤壁,并利用支护的单体支柱作为掩护),观察框架运行情况,避免框架运行受阻或碰到超前单体支柱。跟车人员若发现异常,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刮板机机尾闭锁工将刮板机闭锁,停止运行,待将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14、框架在用刮板机配合钢丝绳向下运输时,必须安排一名闭锁工在机尾最后闭锁按钮处,手持对讲机,随时与跟车人员进行联系。其他人员若发现异常后,亦立即通知闭锁工将刮板机闭锁,停止运行。待问题处理完后,方可继续运行。

15、框架卸车及运输过程中必须由现场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

(二)、框架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1、安装刮板机框架时,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煤壁有醒煤时,必须将醒煤清除。及时将支架伸缩梁伸出,接顶严实,护帮板打开,结实煤壁。

2、在刮板机尾段作业现场10米范围内,若有煤壁片帮现象,护帮板不能完全护帮时,必须加设贴帮带帽点柱进行护顶、护帮,柱头必须用防倒链和支架护帮板捆绑在一起,柱距为0.8米。

3、支设贴帮带帽点柱过程中,严禁其他人员逗留或穿行。支设时,必须安排3人作业,一人扶持、一人注液、一人监督。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问题处理完后,方可继续作业。

4、在脱开刮板机机尾前必须将控制刮板输送机的开关停电并闭锁,且在组合开关上悬挂“有人作业、严禁送电”牌板。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制度。

5、掐刮板链时,先将机尾伸缩油缸缩回,使刮板链松弛,然后利用进行掐链。

6、掐链后,将机尾段第五节框架与第六节框架分开,保证间距达1.8m以上。

7、施工过程中要将刮板机电缆、水管移开,并加以保护,以防损坏。

8、分开第五节框架与第六节框架后,再利用单体支柱、倒链等将框架从机尾处向框架安装位置移动。移动过程中,框架附近5米范围内不得有其他人员工作、行走和逗留。

9、框架移动、就位及安装时所使用绳扣、导链、滑轮等器具必须完好,并有专人检查。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地点。

10、框架就位后,再进行拉链、穿链和接链。拉链人员、穿链人员和接链人员默契配合,防止挤手、伤腿等事故发生。

11、框架就位、安装过程中,注意不得有人站在框架对接口处,对接和穿链过程中不得将脚、手放入对接面。

12、框架安装好后,再利用单体支柱从机尾后对机尾段进行就位。在就位过程中,使用单体支柱时必须将单体支柱的柱头用8#铁丝和被就位物件绑在一起,柱腿支设点必须支设可靠、牢固,防止支柱打滑伤人。

13、利用单体支柱推移设备时,必须将注液枪手把用8#铁丝绑好,进行远方操作,以防支柱打滑伤人。

14、框架安装好后,再对刮板链进行紧链。

15、紧链结束后,再将所有支架推移梁与刮板机进行连接。连接后再将刮板机附近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回撤单体支柱。

16、回撤单体支柱时,按从下向上的顺序进行回撤。回撤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采取远离操作的方法。回撤过程中,必须保证至少二人作业,一人采用远离操作进行卸压、撤柱,一人时刻观察煤壁、顶板等情况。发现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问题处理完后,方可继续作业。

17、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再对刮板机进行试机。试机一切正常后,方可离开工作现场。

18、框架安装过程中,必须有班工长统一指挥,杜绝违章蛮干。

四、其它严格执行《11304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定。

篇2:检修采煤机的通用安全技术措施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完好的检修工具、起吊用具,承载力必须满足起吊负荷要求,准备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并由专人详细检查其完好状态。?

2、在回风巷机尾50米范围内运输机组部件前,必须把运输通道整理畅通,保证新大件顺利通过,支替柱时,要先支后回,单体柱要栓好防倒绳,当部件通过后,要及时恢复原支护方式。?

3、检修前,要指定专人负责停送电,严格执行停电、送电挂牌制度,并设专人看管停电开关。?

4、进入工作地点,首先要敲帮问顶搞好煤帮、顶板的支护,支架要打出防片帮板,煤帮要打好贴帮柱。当支架不接顶时,要勾设小料,保证支架接顶。?

5、工作溜上的煤必须拉完,对工作地点闭锁键闭锁。工作溜开关,机组开关闭锁,控制台司机负责看管。?

二、物件的起吊,运输按《物件起吊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进回风巷物件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三、拆除检修和安装:?

1、拆除,安装机组任一零部件时,都必须切断电源,并打开离合器。?

2、认真清除检修处的杂物,保证清洁无杂物。?

3、要保护好任一操作手把,按钮,不得损坏。?

4、多人检修时,要分工明确,协调配合,专人指挥。?

5、拆卸安装零部件时,都要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大锤硬打死撬。?

6、安装销轴等零部件时,均要清洗干净。?

7、在对接物件时,接合面处必须预先擦干净,严禁身体身体任何部位在对接面之间。?

8、更换机组滚筒执行以下规定;?

(1)更换机组滚筒前,先在机尾割一个三角三角区,把作业地点环境搞好,支架支承达到工作阻力。?

(2)拆除滚筒上的截齿。?

(3)把机组摇臂降至水平位置,用导链吊紧滚筒,以防滚筒在拆卸过程中滑脱伤人。?

(4)先拆掉五个紧固螺钉,留下等间距均有的3个紧固螺丝,松开其余3个紧固螺钉,与滚筒端板间隙大约10毫米,以防下阶段作业,滚筒脱开锥度。然后把已取下的6个紧固螺钉拧入滚筒上的6个顶丝螺孔中,依次拧入,直到锥度脱开。如顶丝顶不脱滚筒,可辅助人工用柱子撞击滚筒。再卸不下来,可用木楔或柱帽塞在滚筒与摇臂之间,点动滚筒,将滚筒逼出。?

(5)在安装时,要保证健的固定位置安装正确,严禁用溜子硬顶。在拧螺钉时,必须按圆周等分,保证受力均匀。?

(6)更换截齿时,要按照操作规程中更换截齿规定执行。?

9、更换调高油缸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1)在拆卸调高油缸轴销时,必须用扒锤打出出轴,决不允许采用其它方法,同时在拆销轴时,不允许用手接触销轴的周围部分。?

(2)拆调高油缸前销轴时,必须把机组滚筒落到底板上,严禁用大锤硬打,造成出轴困难。?

(3)严禁用手或其它硬件探视其轴孔。?

(4)安装调高油缸时,必须用倒链进行,严禁用人往外拖。?

10、更换机组行走部执行以下规定:?

(1)更换行走部时,要用机组摇臂配合单体柱托起机组机身,使需更换部件顺利取出。?

(2)拆卸人员要统一指挥,同时按顺序进行。严禁身体任何部位伸入新拆部件底部,拆除后用导链将旧行走部平稳地拉出。?

(3)严禁用单体柱顶、拉行走部。?

11、拆除、更换电机和泵箱执行以下规定:?

(1)拆除底托架上定位螺丝时,严禁人员将身体伸至机身下方。?

(2)用单体柱分离机组时,必须用倒链配合,不允许强拉硬顶。为防止单体柱滑脱,要把单体柱柱头与机组接触部位捆绑操作。?

(3)拆除泵箱时要用导链吊住,并要达到予紧力,拆除后要平稳放置于拖板上。?

12、安装时,要上紧上好所有的紧固螺丝,保证检修质量。?

四、检修完毕,试转?

1、清理工具,取掉所有支垫物。?

2、由检修负责人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试转。?

五、停送电执行以下规定:?

1、停送电负责人将开关停电、闭锁,并挂牌派专人看护(停送电操作人)。?

2、停送电负责人到达作业地点后,方可开始作业。?

3、停送电操作人只服从停送电负责人的停送电工作指令。?

4、停送电负责

人必须用书面形式向停送电操作人下达停送电工作指令,严禁约时、喊话停送电。?

5、其它严格执行矿《井下停送电管理规定》。

篇3: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防治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从多方面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正常的生产和作业制度,是防治顶板事故的重要措施。

(2)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对于采掘工作面经过区域的地质构造必须调查清楚,通过地质构造带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3)加强工作面顶板的支护与维护。为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永久支护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规程规定要求,不在空顶下作业。在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护之间,还应卫行临时支护。发现弯曲、斜歪、折断和变形的支架,必须进行及时更换或维修。

(4)坚持正规循环作业。

(5)严格顶板监测制度。

(6)及时处理采空区。

篇4:井下电气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一、电危害形式

由于井下电气设备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的制约,设备在使用中起动频繁、负荷变化大、电压波动大,因过载、短路、漏电、电弧、电火花故障引起的设备烧毁、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人员触电伤亡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电热设备、照明灯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伤害,成为火灾的点燃源,或造成人员触电。

二、触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触电的危害

人体触及带电导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设备外壳或电缆、电线即为触电。由于井下的特殊工作环境条件,发生触电的可能性较大。触电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性是很复杂的。一般对人体的伤害大致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在热化学和电解作用下使呼吸器官、心脏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和破坏。多数情况下电击可以使人致死,故是最危险的。电伤是指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某一局部,或电弧烧伤人体,造成对体外表器官的破坏,主要是物理性破坏,如烧伤。当烧伤面积不大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通常人体触电时同时受到电击和电伤的伤害。

触电对人身的危险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但流经人体的电流大小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人体能自我摆脱的最大电流为16mA(称为摆脱电流)。通常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交流在15~20mA以下,直流在50mA以下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当人体触电电流长时超过摆脱电流而没有得到救助时,生命就有危险。当人体触电电流达到100mA(大致相当25W灯泡通上220伏电压时流过的电流)以上时,生命就有绝对危险。

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小,反之亦然。人体电阻是一个变动幅度很大的数值,人体有伤口、流汗潮湿时其值较正常时大为减小,并随触电时间加长而减小,因此,这种情况下的触电也就更危险。

流经人体的触电电流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有关,触电电压越大,触电电流就越大,也就越危险。

触电电流流经人体的时间越长,触电对人的伤害程度就越大,故即使是安全电流,若长时间流经人体,也会造成伤亡事故。我国规定30mA的电流,流经人体1秒钟是安全的。因此,当人体触电时发生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对抢救触电人员的生命就显得非常重要。

2、触电的防治措施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制度,严禁“约时送电”。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②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③127伏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

④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准入井。

⑤严禁“私拉乱接”供电线路。

⑥井下供电坚持使用检漏保护装置和电煤钻综合保护装置。

(3)防止人身触电或接近带电导体。

①将电气设备的裸露带电部分安装在一定高度,或围栏内。

②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和电缆接头都必须封闭在坚固的外壳中,并在操作手柄和盒盖之间设置机械闭锁装置。

③各变(配)电所的入口或门口都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警示牌;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警示牌。

(4)对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电压等级低的电压。如井下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电话、信号等装置的额定电压都不应超过127伏。

(5)煤矿井下防止触电注意事项

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摆弄、检修、操作电气设备。

②不准自行停、送电。

③谨防触架空线伤人。携带较长的金属工具用具、金属管材在架空线下行走,严禁将其扛在肩上。

④下山行走,严禁手扶电缆,否则,一旦遇到电缆漏电,其后果及其严重。

⑤严禁在电气设备与电缆上躺坐,不得随意触摸电气设备和电缆。

三、漏电的危害及防范

漏电会给人身、设备以至矿井造成很大威胁:人体触及漏电设备或电缆时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可提前引爆电雷管;电气设备漏电时不及时切断电源会扩大为短路故障,烧毁设备,造成火灾。

防范措施:

1、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

2、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脱。

3、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严禁将工具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

4、不得随意在电气设备中增加额外部件,若必须设置时,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5、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6、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

7、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8、避免电气设备和电缆长期过负荷或超期运行,使绝缘老化造成漏电。

9、按规定定期对电气设备、电缆进行电气性能测定。

10、设备维修时,应避免停、送电操作错误、带电作业或工作不慎而造成人身触及一相而漏电。

四、触电急救基本知识

遇有触电事故发生,应按“二快、一坚持、一慎重”的原则,开展救援。

1、“二快”指的是:快速切断电源,快速进行抢救。

①快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当出事地点附近设有电源开关或插头时,应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插头,切断电源。当电源开关或插头离出事地点太远时,如电源电压低于380伏,则可用干燥的木棒、竹杆等将电缆等带电体移开,也可用带绝缘的钢丝钳或带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但必须注意电源的供电方向,同时应在有支持物的地方切断电源。切不可在没有绝缘措施的情况下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以免扩大事故。当电源电压高于380伏时,应穿戴好相应绝缘等级的防护用品用相应等级的绝缘用具切断电源,如事故现场无绝缘用具应用通讯工具通知有关供电部门切断事故线路。

在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不要误伤他人,特别是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肌肉不再受电流刺激,会立即放松而摔倒造成外伤,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故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当触电者为跨步电压触电时(“地板带电”如一相火线搭在地上,造成火线周边20米内带电,且离火线搭地点越近电位越高,但一般离火线搭地点8米外的电压差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抢救者应注意防止自身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可自己脱离电源时,应单脚或双脚并拢跳出事故地点,切不可大步走出事故点。

②快速进行抢救。根据统计在触电事故中被抢救活的人员中,有约95%是在切断电源后3分钟内迅速进行抢救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立即进行抢救也是关键的环节。首先,将脱离电源的触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解开其衣扣及裤带,气温较低时,还应同时注意保暖。其次,根据不同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对“神志清楚”的触电者,应注意休息观察,如认为触电时间较长有必要送医院检查,并明确告知医生患者是触电;对“有心跳而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抢救;对“有呼吸而心跳停止”的触电者,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对“呼吸和心跳均停止”的触电者,应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对后三种情况的触电者应一方面积极抢救,另一方面应向医院告急求救。

2、“一坚持”:即坚持人工呼吸。抢救者在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抢救时,一定要有耐心,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继续进行,同时,在将触电者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对触电者来说,人工呼吸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有些触电者需要进行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抢救,方能苏醒,我国记录在案的抢救纪录是连续三个半小时人工呼吸后把触电者救活。

3、“一慎重”:即慎重使用兴奋类药物。如慎重使用肾上腺素等,随意使用可能会加速触电者死亡,只有医院经仪器诊断后,才能决定是否使用。另外,千万不可对触电者泼水或用其他如“用砂子埋、压”等“道听途说”中的不正确方法抢救。

五、事故案例

1、连城县××办矿“6?24”触电事故,造成在切眼上进行采煤作业的李×兰、李×飞触电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电工在维修安装电煤钻综合保护器时,这贪图轻松、减轻自己的维修工作量,投机取巧严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未将电煤钻外壳接地,人为将电煤钻综合保护器的漏电保护动作机构用木销楔死,致使漏电保护装置无法工作。由于电煤钻在使用过程中因绝缘破损而带电,综合保护器无法切断电源,造成李×兰、李×飞在打眼作业中触电死亡。

2、宁化县湖村镇××煤矿416斜井发生一起触电事故,死亡一人。1996年10月10日,该矿工人张××(无证电工)、付××、黄××等3人由于水泵不上水,下井查看水泵,张××在斜井水泵控制开关处,付××、黄××到井底水点处抬起水泵清理杂物,并把水泵抬到水稍浅的地方放置,然后两人返回井底车场平巷处,随后付××走到没水的斜坡上,黄××仍站在积水的井底平巷中。付××叫黄××离开平巷走到斜坡来,黄××说:“不怕,没事。”接着,黄××就叫上方水泵控制开关处的张××送电。张一合开关,黄便叫“有电、有电”,随即便往付××站的地方倒了下去。张××听到叫声马上切断电源。从送电到切断电源大约30秒左右。黄××因触电身亡。

事故的原因是潜水泵不完好,漏电,该矿采用中性接地的变压且直接向井下供电,无漏电、接地保护装置。

篇5:隔绝煤尘爆炸措施

井下局部地点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后,沉积的煤尘被扬起并使爆炸迅速传播。为了把已经发生的爆炸断开、控制住,阻止它继续扩展,就必须采取隔爆措施,把爆炸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酿成大规模的恶性事故。常用的隔爆措施有以下两类:

(1)被动式隔爆棚。它包括被动式岩粉棚、被动式水槽棚和被动式水袋棚三种形式。其作用是当发生局部煤尘或瓦斯爆炸时,由于超前于爆炸火焰传播的冲击波的作用,将隔爆棚吹翻或击碎,使棚架上或槽子内的抑爆剂(岩粉或水)飞散开来,在巷道中造就一个高浓度的岩粉或水雾带,即使与该处被扬起的沉积煤尘混合,也能阻止随后到达的爆炸火焰的蔓延和沉积煤尘的参与爆炸。被动式隔爆棚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要求动作灵敏可靠,装设的岩粉或水的数量由巷道断面与爆炸强弱综合确定并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自动式隔爆装置。它是借助于传感器将爆炸瞬间出现的火焰、压力和温度急剧的变化迅速地接收下来并加以认别,随即转换为电讯号向控制主机给出测定火焰速度的信号;控制主机具有计算机功能,当接到信号后即以测速器测出火焰速度,按事先编制的程序判定爆源火焰到达喷洒器位置的时间,并根据这一时间及时向喷洒器发出喷洒抑爆剂的指令,最后由喷洒器在预定喷洒地点喷出一定浓度的抑爆剂把刚刚到达的火焰扑灭。国产自动式隔爆装置采用红外光学传感器探测和识别爆炸燃烧火焰,可排除非爆炸光源的影响;该装置在距爆源15—50米范围内即可将爆炸火焰隔断扑灭。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