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6

危险场所名称

场所概况

建筑面积(m2)

相邻车间名称

粉尘类型

除尘方式

作业人员人数

场所安全责任人

安全出口数量

用电负荷(Kw)

设备名称

1、

2、

3、

设备数量

1、台

2、台

3、台

危险分析

本场所产生粉尘为(木粉尘;铝、镁、纤维等),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铝镁粉尘遇湿自热产生放热反应,形成热源。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条件

①存在某些(特别是可燃、易燃)粉尘,且有足够的量;②存在助燃剂,如氧气、空气(氧气)或氧化剂,且有足够的量;③存在燃烧源:a明火,如气体火焰、气焊嘴和喷灯的火焰、电弧等;b火花,如切割和焊接产生的火花、摩擦产生的火花、电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燃烧炉和其他火源产生的火花等;c被加热的或炽热的物体,如电器灯具、钢材焊缝上、被加热区等;d加热表面,如干燥炉的热表面、过载的电线、电器仪表、蒸汽管线及其法兰等;e炽热空间,如干燥室内和加热炉内的空间等;f摩擦热,如轴承、机器的转动部件、摩擦面等;g自燃产生的明火及燃烧热;h化学反应热;i热射线(如凸透镜)的聚焦热;j燃烧热。以上3个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且形成了一定浓度的粉尘—空气(氧气)混合气体,才能发生粉尘爆炸。如能消除或避免其中的任何一个基本条件,就可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

预防措施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应急程序

1.停止作业作业现场出现事故征兆,发生人员停机或告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切断用电设备电源;

2.人员疏散现场安全责任人员应呼叫现场现场和附近场所作业人员紧急疏散,各岗位人员就近向安全出口依次疏散,撤离现场;本单位事故报告电话:

3.扑救火灾使用消防砂或其他的灭火器材扑救火灾;铝镁合金粉尘严禁使用泡沫,水,干粉等灭火剂;有爆炸危险的,应当人员先行撤离,报告110,由专业应急队伍处置;

4.事故报告安全主任接报后,应进行现场侦察,向当地消防或应急机构报告;向主要负责人和当地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5.人员急救有受伤人员应立即组织车辆送往当地医疗机构;有窒息人员应立即组织心肺复苏术。

6.灾后恢复事故受控制后,恢复现场秩序,安全主任,现场安全责任人配合事故调查,作出事故处理决定。

方案编制

方案批准

方案版次

方案发布日期

篇2:粉尘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

在各种不同生产声所,可以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粉尘。如在采矿、开山采石、建筑施工、铸造、耐火材料及陶瓷等行业,主要接触的粉尘是石英的混合粉尘;石棉开采、加工制造石棉制品时接触的是石棉或含石棉的混合粉尘;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农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动物管理及纺织工业等,接触植物或动物性有机粉尘为主。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及皮肤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如锰尘)、肺肉芽肿(如铍尘)、肺癌(如石棉尘、砷尘)、尘肺(如二氧化硅等尘)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健康,在我国1988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十二种尘肺名单,即矽肺、石棉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及铸工尘肺。在十二种尘中,其病变轻重程度主要与生产性粉尘中所含二氧化硅量有关,以矽肺最严重。

尘肺对健康危害极大,关键在于预防。具体包括改革不合理的生产过程,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切实落实综合防尘措施,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对于粉尘作业工人定期体检,做到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对已确诊为尘肺患者及早调离粉尘作业,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平时可服用排毒洗肺的中药防治,清除肺部污物,控制和减少尘肺的发病率。

篇3:职业危害粉尘危害控制措施

(一)工厂防尘措施

工厂防尘有两套措施,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办法和在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尘措施。

1.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防尘的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经营,已为厂矿广泛应用,如石粉厂的水磨石英,陶瓷厂、玻璃厂的原料水碾,湿法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

2.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干法生产(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可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办法,但首先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理顺生产流程。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才能使密闭、通风、除尘的措施有了基础;在手工生产、流程紊乱的情况下,密闭、通风、除尘设备是无法奏效的。

密闭、通风、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个部分。

1)密闭设备

密闭设备的功能是将发生粉尘的生产设备密闭起来,防止粉尘外溢,并为吸尘、通风打下基础,密闭体积尽量要小,应便于检修、拆卸、安装、严密。留有观察口和操作口,操作口和观察口必须达到一定的控制风速(1m/s一2m/s),以防止粉尘从操作口溢出。根据设备和现场的特点,可以选择局部密闭(只密闭设备的发尘部位),整体密闭(密闭整台发尘设备),大密闭(将几台发尘设备密闭在一起)。密闭设备和防尘罩是连结在一起的,因此,也可称为密闭防尘罩。其设计的关键参数是密闭罩的排气量,可按控制速度法、小时换气次数法、经验排气量三种方法设计,从设计手册上可以查到设计的参数,要点是使密闭罩内呈负压状态。

2)通风管

通风管是连接密闭设备和除尘设备的通道,是输送含尘空气的设施,合理地布置和设计通风管,是通风、除尘系统的关键。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一个系统内抽尘点不宜太多(5—6个为佳,应保证最不利点的通风量),做好压力平衡,保证排尘效果。

(2)管道应注意平直、圆滑,尽力减少不必要附件,以减少阻力,保证风量。

(3)管道内风速应合理、经济,过低会使管道内粉尘沉积,过高增加管道磨损,损失粉状原料,增加除尘负担,一般可参考经济风速10m/s~25m/s。

(4)为防止粉尘在通风管内沉降,尽量采用垂直式或倾斜式管道,用水平管道,必要时可设清扫口。

3)除尘器

从密闭设备内吸出的含尘空气,在排出之前,必须通过净化装置,即除尘器,以免污染环境,并且回收有用的原料。除尘器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干式、湿式两大类;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沉降式、离心式、过滤式、文丘里管和经典除尘几类。正确地选用除尘器,是设计通风除尘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选用除尘器时应弄清以下各项:①除尘气体的特性和粉尘特性,如粉尘的比重、粒度分布、化学成分、荷电性、电阻、亲水性、爆炸性、气体温度和湿度等;②粉尘发生量、处理量;③净化要求程度及回收利用方向;④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特点,对除尘设备的要求条件;⑤本地区的自然条件。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对除尘器的技术性能进行选择。

?(二)矿山防尘

矿山防尘不同于工厂防尘,露天矿与井下开采作业也不相同。

1.井下防尘

井下的防尘措施是由井下采矿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井下防尘经验,即以湿式作业,加强通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防尘措施:

(1)湿式凿岩是关键性措施,严格禁止无防护设备的干式凿岩。

(2)放炮后喷雾降尘,放炮后立即向掌子面喷雾10min。

(3)运矿过程湿式作业,装矿前向矿(岩)石洒水,卸矿点安设喷雾装置。

(4)加强通风,24h连续作业的矿井,全面通风的主通风机连续运转,并保证作业面有足够的通风量。独头作业面和全面通风达不到的作业面,要安设局部通风设备。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性防尘措施,人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净化风源和已被粉尘污染的空气;冲洗巷道壁、通风筒保持清洁,防止二次扬尘。在采取防尘技术措施的同时,仍不可忽视井下接尘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

2.露天矿防尘

露天矿的防尘措施主要有:

(1)控制主要发尘源。①钻孔作业是露天矿主要尘源,可采取湿式钻孔或干式捕尘的办法。②矿区的碎矿作业可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达到每立方米几百毫克以上,可以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办法。由于流程较短,仅有破碎设备,多无分级设备,机械化程度较高,可以采用远距离控制,进一步减少和杜绝作业工人接触粉尘的机会。含有肋%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宜不超过0.3mg/m3。其他粉尘其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粉尘,如煤尘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2)司机室(钻机、电铲、汽车均有司机室)的防尘。由于受钻孔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的影响,司机室内的粉尘浓度也很高,因此应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这是露天矿防尘中一个重要内容。

(3)运输过程中的防尘。①电铲装车前,向矿(岩)石洒水,卸矿时设喷雾装置。②运输路面,经常洒水,维护路面保持平整,减少发尘。为使路面不产生粉尘,有条件的可使用不易产生粉尘的材料(如乳胶化沥青)维护路面。

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卫生标准

防尘措施的目标是使粉尘浓度降至卫生标准以下,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附录的粉尘标准执行。

篇4: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措施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为了防止粉尘的危害,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法令,如《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矽尘危害的决定》、《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办法》等。根据这些政策法令,我国厂矿企业在防尘上做了不少工作,并总结出预防粉尘危害的八字经验,即采取“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等综合措施,使粉尘浓度逐年下降,接触粉尘工人的尘肺发病率逐年降低,发病工龄和病死年龄大大延长。但目前我国预防粉尘危害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乡镇工业中问题更为突出,抓好防尘工作仍是首要任务。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该条例对监督监测、健康管理,以及奖励和处罚作出了规定,有力地推进了防尘工作的进行。

1.工程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防止粉尘危害的中心措施,主要在于治理不符合防尘要求的产尘作业和操作,目的是消灭或减少生产性粉尘的产生、逸散,以及尽可能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

(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应从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择,以及产尘机械在出厂就应有达到防尘要求的设备等各个环节做起。如采用封闭式风力管道运输、负压吸砂等方式消除粉尘飞扬;用无矽物质代替石英,以铁丸喷砂代替石英喷砂等。

(2)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凡是可以湿式生产的作业均可使用,例如矿山的湿式凿岩、冲刷巷道、净化进风等;石英、矿石等的湿式粉碎或喷雾洒水;玻璃陶瓷业的湿式拌料;铸造业的湿砂造型、湿式开箱清砂、化学清砂等。

(3)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产尘岗位,应采用密闭吸风除尘方法。凡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均应尽可能密闭,并用局部机械吸风,使密闭设备内保持一定的负压,防止粉尘外逸。抽出的含尘空气,必须经过除尘净化处理才能排出,以避免污染大气。

2.个人防护措施

对受到条件限制,粉尘浓度一时达不到允许浓度标准的作业,戴合适的防尘口罩就成为重要措施。防尘口罩要滤尘率、透气率高,重量轻,不影响工人视野及操作。还有,应严格遵守防尘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未佩带防尘口罩不上岗操作的制度。

3.卫生保健措施

预防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一步措施是消灭和减少发生源,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浓度。最后是减少粉尘进入人体的机会,以及减轻粉尘的危害。卫生保健措施属于预防重的辅助措施,但仍占有重要地位。

进行上岗前体检,凡患活动性肺结核、严重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显著影响功能的肺或胸膜病变、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不得从事粉尘作业。粉尘作业人员要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尘肺患者,检查间隔时间视粉尘浓度及粉尘理化性质而言。定期体检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粉尘对健康的损害,发现患有不宜从事粉尘作业的疾病时,应及时调离。离岗时也要体检。确定有无受到粉尘危害。此外,要注意营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保护尘肺患者能得到合适的安排,享受国家政策允许的应有待遇,对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妥善安置。

4.组织管理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粉尘作业较多的厂矿,领导中要有专人分管防尘事宜;建立和健全防尘机构,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贯彻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检测制度,大型厂矿应有专职测尘人员,医务人员应对测尘工作提出要求,定期检查并指导,做到定时定点测尘,评价劳动条件改善情况和技术措施的效果。做好防尘的宣传工作,从领导到广大职工,让大家都能了解粉尘的危害,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防尘工作。

篇5:粉尘危害与控制措施

生产性粉尘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坏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危害表现在肺部,出于粉尘性质与化学成分不同,对肺部的危害差别很大,根据受害后的表现,粉尘引起的肺部疾患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尘肺。这是主要的职业病之一,我国已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这种病是由于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致,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分成种类繁多,尘肺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矽肺、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煤肺、煤矽肺、炭素尘肺等。

第二种是肺部粉尘沉着症,它是由于吸入某些金属性粉尘或其它粉尘而引起粉尘沉着于肺组织,从而呈现异物反应,其危害比尘肺小。

第三种是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是由有机粉尘引起的,如棉尘、麻尘、皮毛粉尘、木尘等。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危害轻重,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性质,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比含量低的危害大。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比不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危害大。其次是粉尘的颗粒大小,一般来说,大颗粒的粉尘容易降落,在空气中漂移时间短,不容易被吸入,不会发生危害。

此外,粉尘在肺组织中溶解度大小,粉尘的比重、形态、硬度等对人体的危害都有一定的关系。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是不是都会发生危害呢关键在于防护的好坏,经常注意防护,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完全控制和消除粉尘的危害。防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预防尘肺对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发展经济是十分有利的,我国在防尘方面有很多创造性的经验,如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人防护、设备维护检修、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等一整套综合性防尘措施。生产环境内的浓度,常与清扫制度有关,故注意环境的清洁工作,推行实施清扫能有效地降低粉尘浓度。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防尘规章制度,设有专、兼职人员,从组织上给与保证。对就业人员应作严格的健康检查,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各种呼吸道疾患(鼻炎、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都不宜担任接触粉尘的工作。从事与粉尘接触的工人,每年定期作体检,如发现尘肺,立即调动工作,积极治疗。

2、逐步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湿式作业方式,减少粉尘的飞扬。

3、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密封机械防止粉尘外逸,采用通风排气装置和空气净化除尘设备,使车间粉尘降低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下。

4、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从事粉尘作业者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要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吸入,造成危害。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