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职业安全工业防毒卫生知识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矿山职业安全工业防毒卫生知识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6

一、职业性危害因素

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对劳动者健康与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1)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噪声与振动等。

(2)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汞、苯、砷、酚、氮氧化物等),生产性粉尘(如矿尘、煤尘、金属粉尘、有机尘等)。

(3)生物因素:生产场所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等。

我国矿山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矿尘,其次是炮烟及二氧化碳,另外噪声与振动危害也很严重。随着井下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柴油设备广泛应用,这种设备产生的废气对井下空气污染严重。

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侵人人体的途径有:一是呼吸道,它是毒物侵人人体的主要途径;二是皮肤;三是消化道。

1.职业中毒

人体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按其发病程度可分为:

(1)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期地大量进入人体所致的中毒。

(2)慢性中毒: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所致的中毒。

2.生产性毒物对人体不同系统或部位产生的危害

(1)神经系统:中毒性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炎、脑病变、精神症状等。

(2)血液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可以出现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出血等。

(3)呼吸系统:中毒性肺水肿、支气管炎、哮喘、中毒性肺炎等。

(4)消化系统:口腔炎、胃肠炎。

(5)泌尿系统:肾脏损害、尿频、尿痛等。

(6)皮肤:皮炎、湿疹等。

三、职业中毒预防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

(3)使用低毒或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

(4)做好个体防护。

(5)设置合适的卫生设施。

(6)做好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

(7)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卫生制度。

(8)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篇2:综合防毒管理措施及技术

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在组织生产的同时要加强对防毒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一般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1.防毒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认识,要把关心员工和关心生产统一起来。要有专人分管这项工作,并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安全管理员应当好参谋和助手,把有关的职业毒害,防毒经验、改进措施、上级部署等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使有关领导能够随时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制定规划,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

每年在编制生产计划时,要同时编制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所需经费、设备、器材要同生产计划一起安排解决。

(3)加强防毒宣传教育,贯彻群众路线

对员工进行防毒宣传教育,既要讲清说明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又要讲清职业毒害是可以防止的,教育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设备,加强个人防护。

(4)建立健全有关防毒的管理制度

建立针对生产条件和毒物性质而实行的规章制度,对防毒更有直接意义。例如,检修设备与处理事故时的物料清除、通风排毒、防护监护等制度,进入容器、地沟、坑、槽工作时的防毒与监护制度,都是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重要措施。

(5)有关工种休假和劳动组织方面的特殊安排

对从事有毒作业的员工,实行适当缩短工作日制,以减少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在采取防毒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实行轮换制度,以便把员工从事有毒作业的延续时间限制在所能耐受的限度以内。

2.防毒技术措施

(1)以无毒代替有毒

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尤其是以无毒代替有毒,是从根本上解决防毒问题的最好办法。

①对于那些毒性大,卫生标准要求高,而采取防毒措施又很困难的生产工艺尽可能以无毒代替有毒。

②在选择生产工艺或确定工艺路线时,要考虑寻找新的无毒或低毒的生产工艺,把有毒无毒作为权衡选择的重要条件,以无毒代替有毒的具体例子后面专作介绍。

(2)生产设备的密闭化、管道化和机械化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把敞口设备改为密闭的设备,是防止有毒气体和粉尘外逸的有效措施。

①投料出料时为了配合密闭的生产设备,改变为使用高位槽、管道和机械投料出料,实行管道化和机械化。

②对于一些敞口操作的机械化,特别是流水作业线,往往是集中作业地点的实行通风排毒的必要条件。否则,作业地点分散将无法实现通风排毒措施。

③为提高密闭的效果,在生产条件允许时尽可能使密闭设备内保持负压状态,并且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清除跑、冒、滴、漏现象。

(3)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

密闭的生产设备仍有有毒气体或粉尘逸出时,就要采取通风排毒措施来防毒,通风排毒的方法主要有局部排风、局部送风和全面通风换气三种。其中以局部排风的效果最好、最为常用。

①局部排风,就是把有毒气体罩起来,排出去,也就是把有毒气体直接从它的发生源抽走,所以能够做到消耗风量小,排毒效果好,还便于有毒气体的净化和回收。

局部排风系统一般由排风罩(吸气罩)、风道和风机组成,除了风道安装和风机选择要正确合理外,吸气罩很重要,即要把有毒气体发生源有效地罩起来,又要适应生产操作情况,做到不妨碍操作。通风吸气罩的吸风口愈靠近有毒气体发生源愈好。操作口开得愈小愈好。为了适应不同的操作情况,吸气罩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矩形、伞形、旁侧、槽边、下部及移动式等。

②局部送风,则是把新鲜空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使操作者与周围的污染空气相隔离。

③全面通风换气,是用大量新鲜空气将整个车间空气中有毒气体或粉尘冲淡到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4)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自动化)

①因生产设备条件限制而使有毒气体浓度无法降低到国家卫生标准时,也可以采取隔离操作的措施,即把生产设备和人员操作地点隔离开来。这有两种做法:其一把生产设备放在隔离室内,而用送风使隔离室保持负压状态;其二把人员操作地点放在隔离室内,而用送风使隔离室处于正压状态。

②远距离控制,则是用仪表控制生产,而使人员操作地点远离生产设备,因而叫仪表控制,这种仪表控制,因为容易忽视生产设备的排毒,所以在人员要进入车间修理设备或处理事故时,要特别注意采取防毒的临时措施。

3.防毒卫生保健措施

这是从医学卫生方面直接保护从事有害作业工人的健康,主要措施有:

(1)个人卫生

如饭前洗脸洗手,车间内禁止吃饭、饮水和吸烟,班后沐浴,工作衣帽与便服隔开存放和定期清洗等等。

(2)保健食品

①按照国家规定供给从事有毒作业人员保健食品,以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②保健食品的发放范围应当是有显著职业性毒害并对营养有特殊需要的工种。

(3)定期健康检查

由卫生部门对从事有毒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以便对职业中毒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实行就业前健康检查,发现患有禁忌病的,不要分配相应的有毒作业,在定期检查中发现患有禁忌症时,也应及时调离相应的有毒作业。

(4)中毒急救

对于有急性中毒危险的作业,工厂医务室要随时准备有关急救的医药器材,以便必要时抢救中毒事故。

(5)其他

对一些新的有毒作业和新的化学物质,应当请职业病防治院、卫生防疫站或卫生科研部门协助进行卫生调查,做动物试验。弄清致毒物质、毒害程度、毒害机理等情况,研究防毒对策,以便采取有关的防毒措施。

篇3:车间作业环境管理——防毒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要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往往是以气体或蒸汽形态出现,看不见、摸不着,危害人体健康,令人防不胜防。中毒以后,轻则引起头痛、头晕、身体不适等症状,重则使人窒息死亡。工业中常见的有毒物质主要有以下这些:铅、汞、锰、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氢氰酸腈等。下面对常见的一些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作一些简单介绍:

1.铅

铅中毒多为慢性,对人危害较为严重,引发的疾病多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这些:

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

2)用改进工艺,加强通风和烟尘的回收等方法降低空气中的铅浓度;

3)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如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过滤式防尘口罩;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班中吃东西或喝水必须洗手、洗脸及漱口,下班时必须洗澡、漱口,严禁穿工作服进食堂、出厂;

4)定期测定车间空气中的铅浓度、检修设备。

2.汞

当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的汞蒸汽后,数小时后即可发病;慢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易兴奋、肌肉震颤、口腔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预防汞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改进工艺或改用代用品;

2)在车间内防汞污染,如地面、墙壁、天花板、操作台宜用不吸附汞的光滑材料,操作台和地面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便清扫和冲洗,低处应有贮水的汞吸收槽;

3)加强个人防护。车间内汞浓度较高时,应带防毒口罩铅或用碘处理过的活性炭口罩;上班时穿工作服和带工作帽,离开车间应脱去工作服和工作帽;班后应洗浴;

4)应定期监测空气中汞的浓度,及时了解工人接触汞程度和环境状况;

5)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患者及时处理。

3.锰

工业生产中吸入多量氧化锰烟雾可导致“金属烟雾热”;慢性中毒早期以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继而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神经受损症状。预防锰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接触锰作业应采取防尘措施,必须戴防毒口罩;

2)焊接作业尽量采用无锰焊条;用自动电焊代替手工电焊;

3)手工电焊时最好使用局部机械抽风吸尘装置;

4)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

4.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等特性;在很多行业甚至日常生活都能接触到一氧化碳,平时所说的“煤气”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比氧更容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严重缺氧。轻度中毒时常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耳鸣、全身无力等,若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则常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乃至昏迷、死亡。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注意以下事项:

1)冬天屋内生煤炉取暖必须使用烟囱,使“煤气”能够顺利排到室外。

2)应经常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或设立一氧化碳警报器和红外线一氧化碳自动记录仪,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变化。

3)定期检修煤气发生炉和管道及煤气水封设备,防止一氧化碳泄露。

4)生产场所应加强自然通风,产生一氧化碳的生产过程要加强密闭通风;矿并放炮后必须通风分钟以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5)进入危险区工作时,须戴防毒面具;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发生意外时自救、互救。

5.氮氧化物

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中毒时,若以二氧化氮为主,主要引起肺伤害;若以一氧化氮为主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严重损害。

预防氮氧化物中毒的方法主要有:

1)酸洗设备及硝化反应锅应尽可能密闭和加强通风排毒。

2)定期维修设备,防止毒气泄露。

3)加强个体防护,进入氮氧化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6.氯

氯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对局部有灼伤和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后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而出现“电击样”死亡。

预防氯中毒的方法主要有: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保持管道负压。

2)含氯废气须经石灰净化处理再排放。

3)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必须戴防护面具。

7.氢氰酸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极易蒸发,其蒸汽略带苦杏仁味。长期接触低浓度氢氰酸,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氢氰酸可立即导致呼吸停止而骤死。

预防氢氰酸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改进工艺,以无毒代替有毒。

2)加强密闭通风。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氰化物的保管、使用和运输应有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专用制度;用氰化物熏仓库时要防止门窗漏气,并需经充分通风方可进入。

4)加强个体防护。应配备防护服、手套、防毒口罩(活性炭滤料)或供氧式防毒面具;车间应配备洗手、更衣设备以及急救药品。

5)操作工人在就业前应进行体检,上岗后还应定期体检。

8.丙烯腈

为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特殊杏仁气味。丙烯腈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进入人体,属高毒类。在1000mg/m3浓度中,1~2h可致死;在300~500mg/m3浓度中,5~10min出现上呼吸道粘膜灼痛和流泪;在35~220mg/m3浓度中,20~40min,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出现头部钝痛、兴奋和恐惧感、皮肤发痒。

预防丙烯腈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生产车间宜尽量采用露天框架式建筑,便于毒物扩散稀释。

2)进入反应器清釜前,必须充分排风,以排除残留的毒物。

3)工作时应戴防毒口罩,工作后应用温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4)丙烯腈易透过橡皮,故不能戴橡皮手套进行操作,应使用专用手套。

篇4:防毒面具种类与使用要求规范

过滤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导气管、滤毒罐和面具袋(拷包)四部分组成。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是空气中的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环境温度为-30—+45℃,毒气浓度应符合1表的要求,严禁在缺氧环境中使用。使用时,应正确佩戴,及时排除故障。使用后,妥善保管。

1、正确选用

正确选用滤毒罐型号,确认毒气种类、现场空气中毒物浓度、氧气含量和环境温度,注意滤毒罐限定的防护范围和有效防护时间。过滤罐防毒面具一般不用于槽、罐内作业。

2、认真进行检查

面罩、导管、滤毒罐是否完好,连接部位是否严密,并检查整套面具的气密性。(方法:打开底盖,戴好面罩,用手堵住滤毒罐进气口,同时用力吸气,若感闭塞不透气,则为良好。)

3、正确佩戴

选择合适的面罩,保持气流畅通、有毒场所紧急佩戴。使用者必须专门培训,能正确熟练使用。

4、故障应急处理

使用中如出现意外故障,应采用下列应急方法,并迅速离开毒区。

1)面罩或导气管发现孔洞时,可用手指捏住。气管破损,可将滤毒罐直接与头罩连接使用。但注意面罩移位漏气。、

2)呼气阀损坏时,立即用手指堵住呼气阀孔,呼气时手放松,吸气时再堵住。

3)头罩严重损坏时,直接将滤毒罐含在嘴里,捏信鼻子,通过滤毒罐呼吸。

4)滤毒罐有小孔时,可用手和其它材料堵塞。

5、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用

面罩破损、老化、漏气、呼吸阀坏;眼窗破损、视物不清,滤毒罐被压损、穿孔、严重锈蚀、有沙沙响声。

使用中感到呼吸困难、不舒服、闻到毒物气味、漏气、滤毒罐发热温度较高等情况时,立即退出毒区,严禁毒区内取下面罩。

篇5:自吸过滤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必须弄清作业环境中的毒物性质、浓度和空气中氧含量,在未弄清楚作业环境条件以前,绝对禁止使用。当毒气浓度大于规定使用范围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直接式防毒面具规定耐受毒气体积浓度大于0.5%,应改用导管式。

使用前应检查部件和结合部的气密性,若发生漏气应查明原因。例如,面罩选择不合适或佩戴不正确;橡胶主体有破损;滤毒罐(盒)破裂;面罩的部件连接松动等等。面具保持良好的气密状态才能使用。

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导气管有无堵塞或破损,金属部件有无生锈、变形、橡胶有否老化。螺纹接头有无生锈、变形、连接是否紧密。检查滤毒罐表面有无破裂、压伤、螺纹是否完好,罐盖、罐底活塞是否齐全,罐盖内有无垫片,用力摇动时有无响声。检查面具袋内紧固滤毒罐的带、扣是否齐全和完好。

整套防毒面具连接后的气密性检查。在检查完各部件以后,对整体防毒面具气密性的检查很重要。简易检查方法是:打开橡胶底塞吸气,此时如没有空气进入,则证明连接正确,如有漏气,则应检查各部位连接正确与否。

正确选用面罩的规格。在使用时,应使罩体边缘与脸部紧贴,眼窗中心位置应选在眼睛正前方下1cm左右。

应根据劳动强度和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浓度选用不同类型的防毒面具。如低浓度的作业环境可选用小型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应严格遵守滤毒罐的有效时间。在使用过程必须记录滤毒罐使用过的时间、毒物性质、浓度等。若记录卡片上累计使用时间达到滤毒罐规定的时间,应立即停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拧开滤毒罐(盒)的盖子,并防止水或其它液体进入罐(盒)中。

防毒呼吸面具的眼窗镜片,应防划痕磨擦,保持视物清晰。

防毒呼吸用品应专人使用和保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在清洗和消毒时,应注意温度,不可使橡胶等部件因受温度影响而发生质变受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