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职业中毒预防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制鞋职业中毒预防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6

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苯及其化合物职业中毒事故,如河北省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6人死亡,浙江温岭制鞋企业发生正己烷中毒4人,北京某包装厂发生20人苯中毒致1人死亡1人病危,等等。中毒事故多发生在制鞋、家具制造、玩具制造、皮革、箱包、包装、涂料等行业,以上行业中所使用的胶粘剂、油漆大多含有苯及化合物等。

这些事故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毒事故的共同特点是:作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盲目无知,缺乏职业防护意识;生产企业多为家庭作坊或小型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作业环境条件差,无职业防护措施等。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一般见于生产环境中意外事故如爆炸、燃烧等或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进行苯作业,而又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等。(1)、急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兴奋、步态蹒跚等。(2)、急性重度中毒,表现为神志模糊、血压下降,肌肉震颤,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抢救及时经数小时或数天可恢复健康,但严重者也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2、慢性中毒表现为症状逐渐出现,以血液系统和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死亡。

治疗原则:

1、急性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清洗皮肤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若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出现眼睛被灼伤的,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并涂敷可的松眼药膏。另以对症处理预防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不明可用大量维生素C等。

2、慢性中毒,治疗主要针对改善神经衰弱或出血症状,以及升白细胞及血小板治疗,另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措施:

1、加强对涂料、粘胶剂等的使用和管理,用毒性较低的物质代替苯作溶剂,避免使用劣质原料,生产车间应安装通风和排毒设施。

2、对农民工应做就业前的体检,每年体检一次;检查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必要时可做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和骨髓象检查。

3、对农民工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加农民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篇2:刺激性气的预防措施

刺激性气体中毒大部分因意外事故所致。因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应是预防工作的重点。一般可采用下列综合措施:

1.卫生技术措施

例如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的管道;生产和使用刺激性气体的设备应加强密闭抽风;生产流程自动化;贮运过程应符合防爆、防火、防漏气的要求;作好废气的回收利用等。

2.个人防护

应选用有针对性的耐腐蚀防护用品(工作服、手套、眼镜、胶鞋、口罩等)。如防二氧化硫、氯化氢、酸雾可用碳酸钠饱和溶液及10%甘油浸渍的纱布夹层口罩;防氟化氢用碳酸钙或乳酸钙溶液浸过的纱布夹层口罩;防氯气、光气用碱石灰、活性炭作吸附剂的防毒口罩;防氨用硫酸铜或硫酸锌防毒口罩。防毒口罩应定期进行性能检查,以防失效。防护皮肤污染时,可选用适宜的防护油膏,如防酸用3%氧化锌油膏,防碱可用5%硼酸油膏;防止牙齿酸蚀症可用1%小苏打或白陶土溶液漱口。

3.卫生保健

做好工人就业前和定期体格检查,发现各种就业禁忌证以及早期不良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防毒面具、冲洗器及冲洗液等。

4.环境监测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维修或改革措施。

篇3:轧钢厂职业性危害因素预防措施

1.生产过程

轧钢厂产品虽有多种(如钢板、钢丝、钢筋、钢轨等),但生产过程基本相同,即将金属放在加热炉中加热,然后将加热好的金属放在各种轧钢机上轧制成钢材,再加以精整,用剪断机切断,用气切法切割,铲掉不要的部分及进行表面处理(如淬火、酸洗、镀锌等)。轧钢厂的基本设备是加热炉、粗轧和精轧的轧钢机,开动这些机器的动力装置以及各种不同的辅助机械,包括起重运输装置等。现代化的轧钢厂,全套生产中只需少数人在操纵室内管理,其设备有翻钢机、升降机、输钢机(滚道)、自动轧钢机等;轧好的钢材,用电磁吊车及时运出车间,堆放在室外空旷场所。

2.职业性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

主要的危害因素为高温和辐射热。不仅加热炉表面和被加热的钢铁本身是热源,用金属板铺成的地面及机器设备等也都是热源,因此,轧钢厂夏季室内外温差可达15~20℃。在散放很多热量的地点,往往同时伴有一氧化碳。为了消除高温、热辐射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首先应加强厂房的有组织自然通风,轧钢机旁工人操作地点应设置隔热屏及局部送风,以减少赤热的钢材所散放出的高温、热辐射。吊车及轧钢操作台可安装冷风机,使用制冷空调降温。中小型轧钢厂,如不能实行自动化操作,应尽量采用正、反、立围盘来改善劳动条件。此外,可采用小换班制,每15rain换班一次,以缩短受高温、热辐射影响的时间,并能及时在凉爽舒适的休息室内休息和饮用清凉饮料。在切断轧制钢材的机械上进行喷水,可以降低温度和防止钢屑的飞扬。

防止噪声的影响,可使用防噪声耳塞或耳罩。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生产的轧钢厂,在使用铯及60钴等放射性元素进行测厚等作业时,有放射线(主要是7射线)的危害,须加强对工人的防护措施。

篇4:职业中毒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多种生产性职业中毒,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状态及进入人体的途径

1.1概念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毒物。

1.2来源生产性毒物可来源于多种形式,同一毒物在不同行业或生产环节中各有差异。

1.2.1来源于原料、中间产品(中间体)辅助原料、成品、夹杂物、副产品或废弃物。

1.2.2来源于热分解产物及反应产物,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一170℃可分解产生氯化氢。

1.2.3化学物品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如磷化铝遇湿分解成磷化氢。

1.3存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

1.4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2组织管理措施

2.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中毒防治工作负全责,或者配套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

2.1.2制定职业中毒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2.1.3建立健全职业中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1.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2.1.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生产性毒物监测及评价制度

2.1.6建立健全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2加强宣传教育对从事或将要从事接触生产性毒物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培训及在岗期间定期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中毒易于防治、难于治疗的特点;了解可能接触到的毒物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制,操作规程,防毒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中毒事故隐患的发现和报告办法等。宣传防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提倡技术革新,改善劳动条件。

3防毒技术的应用

采取相应的防毒技术措施,控制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散发,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措施:

3.1以无毒的、低毒的材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材料或工艺,尤其是以无毒代替有毒是从根本上解决防毒问题的最好办法,例如使用无氰电镀、无汞仪、无苯稀料等。

3.2生产设备密闭化,革新生产工艺.尽可能管道化,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把敞口设备改为密闭设备,尽量减少有毒物质外逸和散发。在生产条件允许时,尽可能使密闭设备内保持负压状态,并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3.3通风排毒。由于生产条件限制而设备无法完全密闭,仍有有毒气体或粉尘逸出时,就必须采取通风排毒措施来防毒。通风排毒的方法有局部排风、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换气等。

3.3.1局部排风。局部排风就是把有毒气体罩起来直接从发生源抽走。这可做到耗用风量小、排毒效果好,还便于有毒气体的净化和回收,这种办法最经济,使用效果最好,最为常用。局部排风系统由排气罩(吸气罩)、风道、风机、净化或排放装置组成。

3.3.2局部送风。局部送风则是把新鲜空气直接送到工人操作地点,对工作操作地点的有毒气体有冲淡稀释作用,但由于其排毒不彻底,很少被采用,而多

用于防暑降温。

3.3.3全面通风换气。全面通风换气又称稀释通风,是用大量新鲜空气将整个车间空气中有毒气体冲淡,直至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4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自动化)。隔离操作,就是把工人操作地点与生产设备隔离开来。可以是把生产设备放在隔离室内,而用排风使隔离保持负压状态;也可以是把工人操作地点设在隔离室内,而用送风使隔离室内处于正压状态,从而使劳动者与生产性毒物有效地隔离开来。仪表控制,是用仪表控制生产而使工人操作地点离开生产设备,因而也叫远距离控制。

4个人防护设施

个人防护措施主要考虑对皮肤和呼吸的防护,大致有以下几种:

4.1防护服。防酸碱对皮肤的损伤,常用耐酸碱性能好的布料制作,如丙纶、绦纶或氯纶布料;防止有毒物质经皮肤进人人体的防护服,常采用对所防有毒物质不渗透或渗透率较小的聚合物,涂于布料上制作。

4.2防护眼镜。防护眼镜要充分透明,不影响视力,屈光一致;防毒眼镜,多为密闭式,镜框周边嵌有软垫与眼周皮肤紧密接触,为了避免镜片发雾,可在框边上留有换气小孔。

4.3防护面罩。防御固体碎屑及有毒液体的面罩一般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要求面罩完全包覆面部。

4.4呼吸防护器。呼吸防护器主要用于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包括透风面盔、防毒面具和口罩。

5卫生保健措施

5.1个人卫生。为了防止有毒物质污染人体,特别是防止有毒物质经消化道进人人体,必须做到饭前洗脸、洗手;车间内禁止吃饭、饮水和吸烟;班后淋浴;工作服定期清洗并与便服隔离存放。

5.2职业性健康检查。可分为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症患者,应当改换其他工作岗位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5.3中毒急救。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培训监护人员。要有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对已发生的职业中毒事故,要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已遭受或可能遭受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者要及时组织救治,并到专业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6建立健全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的检测及评价机制

及时掌握有毒物质的浓度,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掌握有毒物质浓度变化的规律,将职业中毒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6.2防护眼镜。防护眼镜要充分透明,不影响视力,屈光一致;防毒眼镜,多为密闭式,镜框周边嵌有软垫与眼周皮肤紧密接触,为了避免镜片发雾,可在框边上留有换气小孔。

6.3防护面罩。防御固体碎屑及有毒液体的面罩一般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要求面罩完全包覆面部。

6.4呼吸防护器。呼吸防护器主要用于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包括透风面盔、?防毒面具和口罩。

篇5:甲醇中毒预防措施

甲醇(CH3OH)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略带乙醇气味。相对分子质量为32.04,沸点64.7℃。可按任意比例溶于水,能溶于乙醚、乙醇、苯和酮类等溶剂。

吸人甲醇蒸气,轻者有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步态蹒跚和失眠;重者除上述症状明显加剧外,有复视、眼球疼痛、手颤、指鼻不准等;再严重可有精神失常,如有幻觉、幻视、近期事物不能记忆等,甚至昏迷。

甲醇蒸气可刺激眼睛,液体甲醇可致角膜表面损伤。对皮肤作用不明显,可经皮肤吸收。

预防措施

①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乙醇代替甲醇。

②加强密闭、通风排毒设施,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

③加强管理,防止误服。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