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服作用规范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屏蔽服作用规范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5

屏蔽服(均压服)是根据法拉第笼的原理制作的,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屏蔽高压静电场对人体的影响;二是分流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

19世纪,英国人法拉第发现:将金属材料做成笼子置于电场中,笼子内部不存在电场,笼子本身带有的电荷也仅存在于笼子的外表面。换句话说,用金属导体制成的外罩可以“遮住”外界的电场,从而使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做屏蔽。

在等电位作业中,作业人员穿上用金属丝(或纤维)与阻燃纤维交织而成的屏蔽服,其身体和屏蔽服便构成一个并联回路。这样,不仅能屏蔽99%以上的电场,还能有效地分流电容电流,从而大大地减小了电容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篇2:防护服分类用途规范

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射线、微波辐射和化学物污染机体的作用

(一)防热服

防热服应具有隔热、阻燃、牢固的性能,但又应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脱;可分为非调节和空气调节式两种。

1.非调节防热服:(1)阻燃防热服:用经阻燃剂处理的棉布制成,不仅保持了天然棉布的舒适、耐用和耐洗性,而且不会聚集静电,在直接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后,能延缓蔓延,使衣物炭化形成隔离层,不仅有隔热作用,而且不致由于衣料燃烧或暗燃而产生继发性灾害,适用于有明火、散发火花或在熔融金属附近操作以及在易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场所工作时穿着。(2)铝箔防热服:能反射绝大部分热辐射而起到隔热作用,缺点是透气性差。可在防热服内穿一件由细小竹段或芦苇编制的帘子背心,以利通风透气和增强汗液蒸发。(3)白帆布防热服:经济耐用,但防热辐射作用远比不上前两种。

2.空气调节防热服:可分为通风服和制冷服两种。(1)通风服:将冷却空气用空气压缩机压入防热服内,吸收热量后从排气阀排出。通风服需很长的风管,只适于固定的作业。还有一种装有微型风扇的通风服,直接向服装间层送风,增加其透气性而起到隔热作用。(2)制冷服:又可分为液体制冷服、干冰降温服和冷冻服,基本原理一致,不同处是防热服内分别装有低温无毒盐溶液、干冰、冰块的袋子或容器,最实用者为装有冰袋的冷冻服。

(二)防化学污染物的服装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用涂有对所防化学物不渗透或渗透率小的聚合物化纤和天然织物做成,并经某种助剂浸轧或防水涂层处理,以提高其抗透过能力,如喷洒农药人员防护服;另一类是以丙纶、涤纶或氯纶等织物制作,用以防酸碱。对这些防护服,国家有一定的透气、透湿、防油拒水、防酸碱及防特定毒物透过的标准。

(三)微波屏蔽服

有两类:1、金属丝布微波屏蔽服:是用柞蚕铜丝拼捻而制成,具有反射屏蔽作用。2、镀金属布微波屏蔽服:以化学镀铜(镍)导电布为屏蔽层,衣服外层为有一定介电绝缘性能的涤棉布,内层为真丝薄绸衬里。这种屏蔽服具有镀层不易脱落、比较柔软舒适、重量轻等特点,是目前较新,效果较好的一种防微波屏蔽服。

(四)防尘服

一般用较致密的棉布、麻布或帆布制作。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尘性,式样有连身式和分身式两种,袖口、裤口均须扎紧,用双层扣,即扣外再缝上盖布加扣,以防粉尘进入。

篇3:防静电工作服使用规范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中所列入的《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1989),是为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使用的防静电织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根据使用场所与防护对象,防静电工作服分类见下表所示。凡是作为工作服使用,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洁净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羊毛衫,均纳入安全标志管理范围。技术要求防静电工作服的技术要求包括结构、防静电性能、强度3个方面。服装的制作结构,直接影响其防静电的效果,因此防静电工作服的结构设计一定要保证

1.服装上一般不得使用金属附件,必须使用金属钮扣、拉链时,应严格保证穿着时金属附件不直接外露,以免放电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爆炸。

2.服装应全部使用防静电织物,不使用衬里。必须使用衬里(衣袋、加固布等)时,衬里露出面积应小于全部防静电服内露出面积的20%以下;对防寒服或其他特殊要求的防静电服衬里露出面积超过全部防静电服内露出面积的20%时,应做成面罩与衬里可拆式。防静电性能国家标准对防静电工作服的防静电性能,提出了在一定的耐洗涤条件下单件服装带电电荷量的要求实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后,要求在明显位置加施牢固耐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配备与选择配备防静电工作服主要用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标准(GB12014-1998附录D)将气体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划分为:0级区域: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级区域: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2级区域: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属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0级区域、1级区域,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者,应配备防静电工作服。常见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的可燃物有烷丙燃烃类物质、丙烯腈、二乙醚、氢、二硫化碳、呋喃、苯、甲醇等。在《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1989)中,要求A01类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必须配备防静电工作服;A02类可燃性粉尘场所作业,可以选用防静电工作服。

篇4:穿用防静电工作服规范

操作者在正常生产活动中,所穿的工作服与外界介质表面(例如工作台面、椅面、工具、器具等)之间、各层衣服之间、内衣与皮肤之间,直至行走时鞋底与地坪之间,都会由于频繁的接触分离和摩擦而使得服装和鞋子带电,特别是在穿用高绝缘性能的化纤衣料时会使带电加剧。服装和鞋子的局部所带静电荷按介质上电荷的流散规律而逐渐流散到全表面,达到平衡时形成服装上一定的静电压。当然,由于人体本身是良导体,服装的带电会由于静电感应而使人体皮肤周身带电,也形成一定的静电压。于是对于操作工而言,存在两个可能的放电通道;一个是指尖(皮肤)与接地导体间的放电,另一个是工作服与接地导体间的放电。这两种放电都可能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防静电腕带虽能消除第一种放电危险,但却不能消除第二种放电危险。这是因为腕带只能消除作为良导体的人体皮肤上的静电,而不可能泄漏掉绝缘性较强的服装上的静电。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消除人体皮肤静电,而忽略了或没有足够重视消除服装静电,这是需要改进的。

还要注意的是,一般认为穿纯棉可防止服装静电积累,因而就安全,实际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只有当空气相对湿度高于50%时才基本如此;而当相对湿度比较低时,纯棉制品的带电量明显增大。试验表明,在相对湿度低于30%时,纯棉织物的带电量与涤纶相当;而当相对湿度低于20%时,棉织物的带电量甚至会高于某些化纤织物。所以在气候干燥地区,不能指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纯棉制品消除服装静电危害。

基于以上原因,为有效防止人体静电的静电放电危害,操作者必须穿用防静电工作服。

篇5:预防“病从皮入化学防护服规范

1:为什么要穿用化学防护服

据统计,生产中70%的化学中毒与危害是由于化学灼伤和化学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的。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预防化学品危害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据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对1240例化学烧伤统计分析,导致化学烧伤的物质有54种,以无机酸、无机碱为主。化学烧伤除由违章操作和设备事故等造成以外,主要是个人防护不当引起的。另外,很多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苯胺、硝基苯、三氯乙烯、含铅汽油、有机磷等,即使不发生皮肤灼伤,也可通过完整的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中毒。有一名47岁女性,因手套多处有裂缝,接触的三氯乙烯从破损的手套漏入,经患者的双手皮肤吸收,引起全身进行性硬化症,终因内脏大量出血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在炎热的夏天或闷热的工作场所作业,因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这种吸收会加快,发病也随之增加。还有许多化学品如染料、橡胶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会引起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因此,接触化学品的人员必须要有“病从皮入”的概念。

适当的化学防护服能够有效地阻隔无机酸、碱、溶剂等有害化学物质,使之不能与皮肤接触。就化工厂而言,虽然化工原料一般都是在管道和反应罐中封闭运行,但还应为接触化学物质可能性较大的人员如加料工、维修工等配备适当的防护服,这样一旦由于操作失误或发生泄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工伤事故降到最低。

2:化学防护服的防护原理

1997年,某化工厂,王某穿普通工作服在硫酸车间工作,因硫酸喷出,全身受硫酸污染,通过工作服渗透到皮肤,烧伤面积达80%,至毁容残废。在这个案例中,职工只穿着了对这种化学品没有什么防护作用的普通工作服而没有穿着专业的防护服而最终致残。那么是否穿着了专业的化学防护服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护呢

化学品有液态、气态和固态。化学品透过衣物(防护服)的方式有两种:穿透和渗透。穿透是指化学品透过衣物的缝隙从外面到达内表面的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渗透是一种化学过程,化学品首先从织物的外表面吸附,然后通过分子运动到达织物内表面,最后再从织物内表面解析出来。

对化学品的防护主要参考两个参数,即渗透时间和渗透速率。渗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开始渗透速率很低,然后逐渐增高,最后达到平衡。对标准渗透时间的确定,欧洲标准为渗透速率达到1.0μg/cm2.min。标准渗透时间是安全穿着时间的重要参考数据。

在防护服的实际穿着过程中,当防护服接触大量化学液体时,渗透过程即已开始。随着防护服穿着时间的延长,渗透速率逐渐提高,但对于反复穿着的防护服,我们并不能累计它同化学品接触的时间,也不能确定穿着时化学品的渗透速率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因而不能确定该防护服是否还能提供有效的防护。而且对服装防护性的测试都是破坏性的,确定了其防护性,这件防护服也就不能再穿了。因此为了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防护,在国外发达国家现在推出了“有限次使用的防护服”,这种防护服有详细的测试数据作为支持,在使用后就可丢弃处理。这样不仅每件防护服的价格可大大低于重复使用的防护服,既降低了成本,又确保了防护的安全有效。

所以,并非穿着了化学防护服就一定能够获得真正有效的防护,防护服不专业,或防护级别不够,或防护服由于长期使用,都会造成无效防护。在暴露于有危险化学品毒害可能性的环境下工作,要想获得有效的防护,就必须选择合适的专业化学防护服。

3:怎样选择化学防护服

穿着防护服对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如此重要,所以每当有可能暴露于危险品之中,便自然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防护服以达到有效的防护要求下面介绍选择防护服的基本原则和选择依据。

现在市场上的防护服主要有两类:有限次使用的防护服以及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前者在污染环境中被污染后无须清洗,当作污物一样处理掉;后者则可以反复使用,因此在被污染之后必须进行清洗,以便再次使用。毫无疑问,较之可重复使用的工作服而言,一次性工作服具有许多优势,如无须除污、轻便、成本相对较低、显著的卫生性能。尤其对于污染区域内艰苦的体力劳动而言,一般不建议同一套工作服重复使用,因为过多的排汗可能导致病菌泛滥(细菌、霉菌等)。而且可重复利用工作服的清洗、保存是一项复杂、耗时和高费用的工作:第一,要想把防护服上的污染物彻底清洗干净以供重复使用绝非易事;第二,除污之后,防护服能否保持清洗前的防护性能难以确定。因此,从安全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现在发达国家开始大量使用有限次防护服。

就防护服本身而言要考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是防护性。第一,防护服所选用的材料必须对相应的危险品具有防护功能。厂家/供货商应能提供相关的渗透数据,使用者再根据特定危险品的时间来确定安全穿着时间。第二,防护服的工艺质量也间接决定着防护服的防护性和耐用性,相关规范包括缝线、尺码、质量控制与保证。防护服的尺码,应保证工作服的合身,否则过大容易被周围物体勾绊,过小则容易撕裂,不仅危险而且极不舒适。

理想的化学防护服需兼具防护性、耐用性和舒适性。如果防护服的穿着让人感觉压抑,即使配备了防护服,工人也可能会因为不够舒适而拒绝穿用。通常舒适性好的防护服可能防护性不够,比如传统的机织材料的工作服;而防护性好的防护服又往往非常笨重,如传统的橡胶和PVC防护服。

当危及到健康甚至生命的时候,成本费用便不再是影响决定的主要因素。但在防护服的选择时还应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防护级别的产品,当然防护服的防护级别越高,价格就越高,所以如果实际情况并不一定要求很高的防护级别,那就会造成成本的浪费。

总之在选择防护服时应当进行相关的危险性分析,如工作人员将暴露在何种危险品(种类)之中,这些危险品对健康有何种危害,它们的浓度如何,以何种形态出现(气态、固态、液态),工作人员可能以何种方式与此类危险品接触(持续、偶然),根据以上分析确定防护服的种类、防护级别,综合考虑防护性、耐用性、兼顾舒适性和成本因素,选择适当的防护服。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