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体系建立五步骤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HSE管理体系建立五步骤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5

a)HSE管理体系的初始状态的评审;

b)HSE管理体系策划及风险评估;

c)HSE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d)实施HSE管理体系;

e)HSE管理体系审核及管理评审。

篇2:HSE管理体系策划设计

策划(1)

企业通过初始状态评审,以及对全部管理、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调查,掌握了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现状,依据SY/T6276-1997标准七个要素的逻辑内涵和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企业的财力、物力、现有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及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企业应着手进行HSE管理体系策划,主要内容包含:

(1)保障建立体系的组织领导、办事机构和资源;

(2)依据初始评价制定企业的承诺;

(3)进行健康、安全与环境法规政策调研,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企业的方针和目标;

(4)依据标准要求,结合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实际,确定体系建立的总体设施方案;

(5)依据企业结构调查结果与标准要求,调整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

总体设计(2)

1.设计调研

调研可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要聘请有关专家讲课、组织研讨会、专家咨询等等。外部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国际石油工业HSE管理体系建立及管理现状,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国外各石油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管理惯例、成功经验;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HSE管理体系建立的有关政策;

(3)国内兄弟石油企业HSE管理体系建立情况及取得的成功经验。

内部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现状;

(2)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管理模式定位;

(3)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及与HSE管理体系的关系;

(4)建立HSE管理体系可依托的各种资源支持状况。

2.确定原则

设计前应依据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确定指导性原则,遵循以下原则:

(1)以SY/T6276-1997标准为准绳,抓住每个要素设置管理文件,以实现事前预防为基本目标;

(2)结合实际,简化程序,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目的;

(3)立足长远,做到继承与创新并重,以实现质量、经营、健康、安全与环境综合管理科学化为最终目标。

3.文件层次设计

从目前国际上游石油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情况看,文件的层次基本分为政策性文件(即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为了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方便管理、便于操作,推荐企业HSE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

管理手册为政策性文件,描述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承诺、方针和目标,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主要控制环节、控制程序;程序文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具体运作程序,规定企业内部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具体管理程序和控制要求;支持性文件包括作业文件、HSE计划书、作业指导书以及各种记录等。

4.设计评审

企业完成HSE体系方案初步设计后,应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1)方案评审

专家评审小组的人员构成应包括:本企业内外的HSE管理体系专家、初步方案设计人员、标准化管理专家、ISO9000体系管理专家等。专家评审小组应依据以下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1)是否依据SY/T6276-1997标准,控制了标准中所有要素;

(2)是否与本企业管理、生产活动相适应和协调,且随内外环境的变化持续改进;

(3)企业已识别的活动过程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和工作指南;

(4)设计方案应处理好几个接口关系,一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管理职能的接口;二是企业与其下属单位体系层次和管理活动接口;三是所开发的程序文件之间的接口;四是程序文件与管理作业文件的接口。

2)方案修订

依据专家评审小组的意见,企业对HSE管理体系的设计方案进行修订,形成HSE管理体系的详细设计方案,方案应明确以下内容:

(1)HSE管理体系的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

(2)体系设计的依据和总体指导思想;

(3)根据企业的管理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进行程序文件和管理作业文件的开发并提出文件编写的控制要点;

(4)文件编写导则,说明文件编写格式、内容和各种记录表格的设计,以及HSE管理手册的编写;

(5)HSE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管理作业文件一览表。

3)复审批准

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办公会审核并批准HSE管理体系设计方案。并由HSE管理体系的管理部门制定工作进度计划,组织实施。

承诺的制定(3)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并且确保这些承诺转变为必要的资源,以便建立、实施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并实现其方针和战略目标。健康、安全与环境承诺由各级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制定,并签发公布,自上而下的各级承诺是体系成功实施的基础。

1.承诺的内容

(1)依法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2)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3)承诺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是否为HSE目标、指标的制定提供框架;

(5)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

(6)定期公布公司的HSE表现;

(7)对员工和承包商的HSE表现提出期望;

(8)是否与其他事务同等重要;

(9)创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不断强化体系运行,提高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表现水平。

2.承诺的要求

(1)明确适用范围,语言表达清晰,并形成文件;

(2)得到各级组织的贯彻和实施;

(3)承诺公开而明确,易于公众获得;

(4)通过不断努力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表现水平。

3.承诺的管理

(1)使领导承诺文件化:可用板报、张贴、广播、有线电视或发放小册子、卡片等多种方式传达到全体员工。

(2)使领导承诺具有公开性:易于相关方获取,但不是指必须向相关方主动分发、传递或通知,而是指相关方需要时,能方便地获得。

(3)定期评价:企业应定期对承诺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如下:

①健康、安全与环境状况是否达以承诺的要求;

②承诺的符合性、有效性及对外环境的适应性;

③实施、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效果。

(4)专项评价: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企业应进行专项评价:

①出现重大健康、安全、环境事故时;

②实施、监测过程中发现有重大不符合项时;

③员工、居民对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有强烈反映时;

④政策、法律、法规修改时;

⑤合作方、承包方提出异议时。

[例1]承诺实例

按SY/T6276-1997标准的要求,承诺可分为公众所获取,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承诺如下,供参考借鉴。

集团公司的承诺:

——依法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并保证有效运行;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树立一流的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形象,为创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强化职工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最高管理者承诺:

——把关心职工健康、保障员工安全,创造一流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

——指定管理代表,督促其严格履行职责,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督促各级管理者创造良好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文化,不断强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努力提高集团公司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水平。

篇3:HSE管理体系建立运行

HSE管理体系是将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要求组织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他强调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一。

HSE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原则是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是践行国家党和政府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一体系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战略问题,是国际上比较前卫的管理体系,特别适用于石油行业,要使这一体系在企业发挥实际作用,就必须坚持把HSE管理体系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实HSE管理体系与传统管理,使用的管理法规性文件有一定的同一性和统一性。HSE管理体系纲领性文件、管理法规性文件、体系实行标准等,也都是企业传统管理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都是按照合法、可行的原则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资源条件制定的。HSE管理体系比较传统管理先进、科学、系统、和谐,具有可持续改进、稳定提高的特性。

企业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是体系建立、实施的保证。企业自上而下,从最高领导者到基层单位管理者,向社会和员工提供公开、明确的承诺。并把“领导和承诺”与“一把手负责制”结合起来。各层次的承诺要做到使员工领会其实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体系建立的关键,提出明确的承诺、方针和目标;提供切实可靠的有效资源保证;并任命管理者代表同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最高承诺,是领导的决心和理念的体现。这些做法的基础与传统管理的基础一样,都是按照合法、可行的原则,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资源条件制定的。与传统管理比较,HSE管理体系提出的承诺、方针和目标,更明确、更具体、更科学、更具可行性。

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依据国家、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资源条件,按照合法可行的原则,就健康、安全、环境向社会和员工提供公开、明确的承诺。企业全体员工必须在所有活动中贯彻落实。“领导和承诺”与传统管理的一把手负责制没有多大区别,区别的地方就在于传统管理讲究偏重集体负责(也可以叫集体承诺),而HSE管理体系强调的是领导者个人的责任和承诺,使得责任更具体、更明确、更真实。

企业经营管理部门依据最高管理者的承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由企业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查,并经职代会审议后报批签发。这一程序把职代会的审议提到了报批的前面,传统管理一般也是这个程序。但是有的企业却不尽然,往往有前后倒置的时候,这就削弱了职代会的权威性。只有按照HSE管理程序操作才更具科学性。

按HSE管理程序要求,企业的基层单位依据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对员工承诺。这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维护员工权益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施传统管理是不多见的。在HSE管理程序运作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对员工的承诺是员工关注的热点,承诺要既要符合国家和属地个法律、法规和条例等;还要符合企业以及员工的实际,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领导承诺的评价与审定,由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再由企业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查,并经职代会审议后形成报批意见,经企业管理部门审定批准后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发。领导承诺的评价与审定一定要按这个程序运作,合乎HSE管理体系的要求,才能取得实效。

承诺的实施应该由企业HSE委员会组织安全检查部门、党群等工作部门,将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分解为可考核评价的工作责任,经营管理者代表下达各主管部门执行。

企业安全检查部门每年对领导承诺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当出现如下情况时(出现重大健康、安全、环境是故事;员工、家属、学生对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有强烈反应时;合作方、分承包方提出异议时;)企业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主管发出书面指令进行专项管理考核评审和修订。

企业承诺实施情况的综合考核有HSE委员会和党群工作部组织考核评审,并写出考核评审报告,经企业管理者代表审查后报最高管理者审定,向全体员工公布。报告应提交发现的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项目,应由有关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

考核评审的内容包括:健康、安全和环境的运行是否达到领导承诺的要求;最高管理者对健康、安和环境承诺的符合性、有效性以及对外环境的适应性;实施、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各职能部门履行HSE专业管理职责的效果。

通过考核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不断消除HSE体系管理过程中显在的或潜在的不符合,以防止不符合的重复发生。不断修订和完善HSE管理体系,提高HSE体系的简洁、高效、实用的程度。

为使领导承诺得到落实,企业制定从管理人员到操作岗位的全体员工责任制度,并制定企业员工责任管理办法与程序,对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最高管理者职责,第一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政策、法规及指令;第二是主持召开企业HSE委员会,组织制定修改企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和战略目标;第三是为了提高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水平提供必要的合理的组织和资源配置并保证合理分配;第四是定期对HSE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解决体系运行重的重大问题,指出持续改进意见。党的领导(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或党部书记)。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大趋势指导下,党的领导在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HSE管理体系中,企业党的领导肩负着督促最高管理者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党的建设,努力发扬党的先锋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的实现;参加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决策;支持最高管理者把健康、安全和环境承诺转化为实际资源,并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付诸实施。

管理者代表是贯彻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几目标的执行者,主持企业内部HSE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审批HSE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和报告,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运行情况;组织制定年度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目标、指标和方案,代表企业处理较大的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按季度或者月份向企业HSE委员会汇报各项指标完成及工作实施情况,提出下步工作部署,交会议审核批准;组织协调HSE体系的实施,制止和纠正不符合HSE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表现;负责HSE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系。

企业部门主管,在主管系统内,贯彻执行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组织主管系统内贯彻执行HSE体系文件,解决HSE体系运行重的重大问题并协调管理者代表进行健康、安全和环境决策。

企业人事部是企业领导、机关部室及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制和员工责任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全体员工责任制执行,纳入工作目标实施,由企业人事部监督、检查和考核;实行奖惩兑现。

为实现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使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简洁、高效、实用的HSE管理体系,并依靠体系的运行推动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HSE体系的简洁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由简到繁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而由繁到简往往是跨越式的发展过程。HSE体系具有了简洁性才能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了可操作性就能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高超的效率,体现HSE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艺术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理论和模式。

企业HSE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或为建立良好的HSE表现准则有意识塑造并为员工接受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HSE观念和意识、务实的作风和态度、健全的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的HSE方针和目标、进取精神;全员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为保护员工身心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设施;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的全员的安全人生观、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是所有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提出并纳入企业的HSE方针目标。督促各级管理者营造企业员工全员参与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文化。企业党群部门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企业HSE文化的建立,并将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管理,强化宣传和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维护,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制定的有关HSE方面的法律;广泛宣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颁布的有关HSE方面的管理规定、标准,宣传集团公司制定的有关HSE方面的规章制度。

企业党群部门要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对领导承诺和企业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宣传学习,围绕企业组织实施的重大安全、环保技术改造项目、重大环境污染治理、重点安全防护场所的消防整改等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协调安全、环保、保卫等部门搞好各种特色的宣传,如季节性的变化要做好防汛、方高温的宣传,结合实际搞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周”、“环境日”、“消防宣传日”等特色活动的宣传。

企业的各级宣传组织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领会HSE的有关会议精神,教育员工认真贯彻执行有关HSE文件所制定的标准、规范。各级领导要通过各种会议向员工面对面宣讲,对先进典型和事故案例、“违章”现象进行剖析,解答热点问题,用事故案例警示员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和环境文化素质,增强社会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全体员工传统的狭隘的安全观、环境观,把HSE观念从单纯的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环境领域,把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预控作为以人为本进行教育的根本目的。企业提高全体员工HSE表现的信念和水平,明确个人承担HSE表现的责任和义务,使全体员工都参与或介入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之中。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与维护是HSE体系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必须给于高度的重视。建立企业安全文化,一定要贴近实际,讲究实效,深入浅出,鲜明活泼,必须具有企业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使企业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促进HSE管理体系健康有序的高效运行。

篇4: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规范

财务部是管账的,而管账的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无法料到的情况,因此要特别小心,下面企业管理网提供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资料,欢迎浏览。

财务部门是风险最容易隐藏的地方,主要的风险分为:财务支付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即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一、财务支付风险

1、负债过度风险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对于扩大经营规模无疑是一个基本策略,但如果过度举债,将会因财务结构存在风险而造成再融资风险的困难,而且负担沉重的举债成本也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

在现阶段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面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圈地为王,先把优势资源抢到手里再说,做大之后再做强。过分追求企业的高速发展,用发展来掩盖危机,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惯用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往往会导致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导致偿付能力不足。

2、与高负债形成的风险相比,或有负债形成的风险更具隐蔽性,对企业的潜在风险也更大。

典型表现是企业的乱担保。部分企业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甚至未经同意和审批,董事、经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等,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大部分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也不按照制度规范在表外披露,如果担保对象一旦无法偿债,担保企业的或有负债就转化成负债,突如其来的债务负担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同时对于集团公司而言,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发生独立的借贷关系,并以自有全部资产作为借款的保证,集团公司无法进行统一授信。同时集团成员之间往往存在互相联保、挪用、拆借资金的现象,结果造成集团融资总量过度,超过了集团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一旦关联企业中出现某家债务失控,极易引发集团整体联动性风险。

1、筹资结构风险

资金结构,亦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金结构是指长期资金结构;广义的资金结构是指全部资金(包括长期资金、短期资金)的结构。

在投资过程中,应考虑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长期投资与长期负债等的匹配如果缺乏统一规划,就会导致资金长短结构配置不合理。在筹资时如果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不仅造成较高的财务费用,同时也会增大偿付风险。

例如德隆,德隆投资了太多的长期项目,而中短期项目投资太少,用2年时间做10年业务,只会加剧资金链紧张,违背多元化结构的基本原则——产业互补、分散风险、稳健经营。

二、资金营运风险

企业在资金运营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货币资金管理风险

货币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最易出现问题的资源。对于集团公司来讲,货币资金的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如何杜绝资源的流失、短缺、盗窃及挪用上,而且要考虑如何优化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如果资金管理体制分散、监控失衡,母公司掌握不了子公司的资金状况、控制不了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运作行为,就不能对集团最有贡献的业务活动在集团层面给于资金分配的支持,最终造成投资不当,筹资失控,内部资金融通失调等风险,一个子公司出现的问题就可能把母公司拖到无休无止的债务、担保纠纷中。

从国内外大型集团公司的经验来说,其资金管理一般都是高度集中的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在集团内部形成一个“内部资本市场”。通过这一“内部资本市场”的操作,管理层可以得到更明晰的数据来辨别那些对集团最有贡献的业务活动,按项目的优越性安排筹投资顺序的问题,从而引导集团的资金分配,解决资金分散、效率低下,发挥集团的资源调配优势。

2、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持有的各种债权到期收不回来的风险,企业如果结算管理滞后,各种应收预付款项追讨不及时,很容易造成呆账坏账,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许多企业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3、存货积压风险

存货积压就意味着存货存在削价处理等潜在损失,由于许多存货都有保质期有效期的规定,即使没有上述规定,也会由于科技进步及市场供求情况变化而遭受损失。存货积压不仅反映了企业市场营销能力问题,也反映了企业整体协调管理能力的低下。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投资风险

1、投资前风险评估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集团在投资工作的前期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并没有做出有效的效益和风险评估,对企业资金潜力的分析也满足于账面上的收支节余,不能有效地动员企业的各项资源对投资项目提供支持。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前期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有些早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规划中没有考虑到,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

2、决策风险

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投资决策的失误也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可能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避免非科学的决策,主要是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克服“政治”、“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还应搞好投资的概预算,充分考虑到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做好投资项目现金流量预测。只有充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投资决策,才是较科学的投资决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四、应对财务风险地方法: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应注意一下几点:

1、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3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反映资产获利能力的有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经济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4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如订立担保合同前应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适当运用反担保和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少直接风险损失。

5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

篇5: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规范

《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全面实施,促进了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海事管理部门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成为一项主要的监管内容。2006年9月,徐祖远副部长在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作为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律,要加强“四船一链”重要环节的监管,也就是要加强船公司、船舶、船员和船长的日常管理,其中船公司是主体、船舶是基础、船员是重点、船长是关键,要将这四者通过安全管理体系这根链条连接在一起。因此,加强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今后船舶安全检查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从目前船舶安全检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部分船舶安全检查员还不能完全适应这项工作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还存在模糊认识,对检查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其次是对规则和体系掌握不深,有无从下手和不敢检查的现象;再次是对查处的缺陷如何要求整改把握不准。针对这些情况,本人根据多年来公司体系审核和船舶审核的经验,对如何做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检查进行探讨。

一、?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检查的必要性

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不能替代船舶安全检查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后,经过总经理批准发布,将会在公司船岸同步运行。船舶为取得“安全管理证书”(SMC),在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具备必要的条件后,向海事主管机关或其认可的机构(简称审核发证机构)申请初次/临时审核。经审核发证机构批准,船舶审核组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被审核船舶的体系文件和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审核,判断体系文件与《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覆盖性、对强制性规定的符合性;评价船舶的安全管理活动与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其目的就是利用外部强制手段来促进规则的有效实施,为被审核船舶提供改进体系运行的机会。船舶安全检查是主管机关对到港船舶进行监督检查,确认其船舶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国内法规及规范的要求,船舶、船员是否持有有效证书,船员是否熟悉船上的应急及关键性设备的操作,并就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提出处理意见,要求船方予以纠正,保证船舶状况不低于标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防止造成水域污染。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针对公司管理进行的,而船舶安全检查是通过抽查船舶设备及船员的操作来反映公司的管理是否在船上得到了有效运行。相比之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侧重于公司管理,船舶安全检查侧重于对船舶及设备性能检查和船员适任性检查。因此,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船舶安全检查的方法、周期和侧重点均不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不能替代船舶安全检查。

2.船舶安全检查结果是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运行结果的直接反映船舶安全检查大部分是对船舶硬件设施和船员操作性的检查,也是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内容。体系运行的好与坏,直接和船舶的保养、人员和设备的管理有关,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安全检查直接反映出来。安全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具有可追溯性,通过发现船舶保养、人员培训及应急操作方面的的缺陷,可以判断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运行的不足。例如:在体系文件中规定了设备的保养周期和责任人,通过安全检查就可以验证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是否得到了落实,从而反映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船舶安全检查是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有效监督船舶安全检查主要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船舶实施检查,硬件是指船体、机器、设备、船员,软件是指体系文件的运行情况以及船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船舶硬件环境的检查可以反映出船上体系运行的情况,同时体系的有效运行又可以保证硬件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对体系运行情况的认真检查,可以从源头上发现船舶一些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安全检查中对软件特别是体系运行情况以及船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情况,进行分析纠正,督促公司体系进一步完善。船舶体系的中间审核约在初次审核后两年半进行,间隔期较长,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对船舶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4.船舶安全检查是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延续和补充由于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初次审核、中间审核和换证审核的间隔期很长(平均两年半时间),如果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容易使船舶产生麻痹松懈心理,往往会在审核前对台帐记录进行突击补充,形成“两张皮”现象。而通过周期较短的安全检查,可以有效防止“两张皮”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船舶安全检查是对体系运行的情况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延续和补充,十分必要,不可或缺。

二、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检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以体系审核的方式进行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是不同的,一是内容不同,前者侧重于船舶的局部现场管理活动,后者则针对船舶的全部管理活动,时间跨度更大,范围内容更广;二是性质不同,前者是对船舶安全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强制性规定和公司管理文件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后者则是通过对船舶安全管理活动的检查,经过一定的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对船舶安全管理活动和体系文件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最终确定船舶安全管理活动是否有效。正因为如此,1999年11月25日,国际海事组织在通过《港口国监督程序》修正案的第882(21)号大会决议中特意做了说明,“还请各国政府在实施ISM规则的港口国监督时,应注意到对ISM规则的港口国监督应该是一种检查,而不是审核,其港口国监督**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并具备一定的ISM规则的知识。”所以,无论是对国际航行船舶还是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均应以《97安检规则》所确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除非有明显证据,不应对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提出修改要求,且对这种修改要求应给予足够的时间,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经过一定的程序方能进行;另外,也不宜随意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或缺陷,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整改即可。

2.尽量从设备缺陷中找出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体系化的文件对船舶所有管理活动进行规范,进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船舶所有的管理活动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均有规定。如果安全检查员在进行船舶安全检查时发现了设备方面的缺陷,那么必然说明船上有关人员没有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二者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设备缺陷追溯检查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在安检时间有限、检查项目繁多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检查结果更直接、更有说服力,也更易为船方接受。

3.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处理要合理适当相对于船舶设备缺陷的纠正来说,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行纠正可能需要更长一些时间,因为这可能会涉及到对体系文件的修改,或者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调查分析,通常情况下,如果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属于一般不符合,即这种缺陷是个别的、孤立的、对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影响不大,可考虑给予最长不超过三个月的整改时间(缺陷行动代码18),如果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属于重大不符合,即这种缺陷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如没有持有《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要求的相关证书,或证书失效,或缺乏重要的程序须知,未配备持证健康适任的船员等,则可考虑滞留该船舶,并与相关发证机构进行联系,直至缺陷纠正并达到检查人员满意。总之,安检人员在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行处理时,应做出良好的专业判断,提出合理适当的纠正要求。

三、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的具体做法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作为船舶安全检查内容的一部分,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检查中要进行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相互印证,而不能机械地割裂开来。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分为初始检查和详细。

1.初始检查在初始检查阶段安检人员应运用良好的专业知识来判断、确定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且船上人员都已熟知本人在与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文件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检查以下内容来加以确定:

1)证书检查检查时首先对照船舶国籍证书,确定公司符合证明(DOC)是否覆盖了该船的船舶种类,同时确认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责任人即符合证明中的公司名称与国籍证书中的船舶经营人是否一致,如果符合证明中的公司名称为管理公司,应要求船舶提供船舶委托管理协议或光租合同。然后对符合证明和安全管理证书的有效期进行检查,根据证书的有效期确定符合证明是否进行了年度签注,安全管理证书是否进行了中间审核签注,确认符合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果符合证明过期,船舶安全管理证书自然失效。

2)船长和船员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熟悉情况检查时可通过要求船上人员回答下面某一个或几个问题来了解船员熟悉体系文件的情况:

(1)请船长简单介绍船上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情况;

(2)船长、大副、轮机长等主要船员是否知道公司指定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3)船员是否熟悉各自的责任权力和相互关系;

(4)船员是否熟悉与各自相关的程序和须知。

3)文件及安全活动记录检查检查项目包括:

(1)体系文件是否及时更新,并有控制记录;

(2)安全活动记录(消防救生演习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等)是否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船舶抵离港检查记录;

(4)新聘转岗船员的职责熟悉记录等。

以上均属初始检查,不必面面俱到,如果证书齐全有效,船员回答具体得当,文件记录管理较好,设备维护保养状况令人满意,那么对该船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检查到此即可。反之,如果船上有关证书失效,船员不熟悉各自的职责任务,船舶结构、主、辅机及其他关键设备存在重大缺陷或者较多缺陷,则可考虑对该轮的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

2.详细检查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时应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熟悉船上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仔细查看船上的关键性操作是否备有相应的程序和须知,然后列出准备检查项目的详细清单。列检查清单时可考虑以下内容:

1)船员是否熟悉公司的安全和环保方针

2)指定人员是谁如何与其联系?

3)船长能否出示涉及其职责的文件并进行解释

4)相关船员能否出示标明其职责的文件?

5)船长能否出示关于其绝对权力的文件并加以解释?

6)新聘和转岗人员是否熟悉其职责?必要的开航前指令是否签发

7)操作性缺陷是否与资源供应或人员培训有关

8)关键性操作是否已分配给适任船员?

9)是否能提供包括办公时间和非办公时间在内的负责人的联系电话或联系地点

10)是否按计划进行应急演习?

11)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是否向公司进行报告公司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及时?

12)船上的计划维修保养制度是否得到执行?

13)是否按照规定的制度对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操作性日常维护和检查?

14)是否遵守文件控制程序?修改后的文件是否保持最新状态并组织学习?

15)是否按照内审程序进行了内审?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纠正?

四、结论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是船舶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船舶安全检查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审核的有益补充,是保证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要做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首先安检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明确《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基本要求,熟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构成和内容,掌握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其次要将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融入船舶安全检查之中,二者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相互印证,不能以体系审核的方式进行船舶安全检查;第三是注意设备方面的缺陷与体系方面缺陷的区别,对发现的涉及体系方面的缺陷处理要注意分寸,纠正要求合理适当。相信随着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水平的逐步提高,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会更加有效,水上安全形势会更加稳定。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