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张拉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预应力钢筋张拉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1

1.一般要求:

(1)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必须按照检测机构检验、编号的配套组使用张拉机具。

(3)张拉作业区域应设明显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4)张拉时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读表。油压不得超过安全技术交底规定值。发现油压异常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机。

(5)高压油泵操作人员应戴护目镜。

(6)作业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必须完好、紧固,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7)钢筋张拉时,严禁敲击钢筋、调整施力装置。

2.先张法:

(1)张拉后座两端必须设置防护墙,沿台座外侧纵向每隔2—3m设一个防护架。张拉时,台座两端严禁有人,任何人不得进入张拉区域。

(2)油泵必须放在台座的侧面,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油泵的侧面。

(3)敲紧夹具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横粱的上面或侧面,击打夹具中心。

3.后张法:

(1)作业前必须在张拉端设置5cm厚的防护木板。

(2)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干斤顶侧件操作。千斤顶顶力作用线方向不得有人。

(3)张拉力时千斤顶行程不得超过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值。

(4)两端分段张拉时,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系信号,协调配合。

(5)高处张拉时,作业人员应在牢固、有防护栏的平台上作业,上下平台必须走安全通道。

(6)张拉完成后应及时灌浆、封锚。

(7)孔道灌浆作业,喷嘴插人孔道口,喷嘴后面的胶皮垫圈必须紧压在孔口上.胶皮管与灰浆泵必须连接牢固。

(8)堵灌浆孔时应站在孔的上面。

4.补充交底内容:

篇2:预应力钢筋张拉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预应力钢筋张拉工施工安全要求

1.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必须按照检测机构检验、编号的配套组使用张拉机具。

3.张拉作业区域应设明显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4.张拉时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读表。油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规定值。发现油压异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

5.高压油泵操作人员应戴护目镜。

6.作业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必须完好、紧固,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7.施加荷载时,严禁敲击、调整施力装置。

(二)先张法

1.张拉台座两端必须设置防护墙,沿台座外侧纵向每隔2~3m设一个防护架。张拉时,台座两端严禁有人,任何人不得进入张拉区域。

2.油泵必须放在台座的侧面,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油泵的侧面。

3.打紧夹具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横梁的上面或侧面,击打夹具中心。

(三)后张法

1.作业前必须在张拉端设置5cm厚的防护木板。

2.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千斤顶顶力作用线方向不得有人。

3.张拉时千斤顶行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的规定值。

4.两端或分段张拉时,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信号,协调配合o

5.高处张拉时,作业人员应在牢固、有防护栏的平台上作业,上下平台必须走安全梯或马道。

6.张拉完成后应及时灌浆、封锚。

7.孔道灌浆作业,喷嘴插入孔道后,喷嘴后面的胶皮垫圈必须紧压在孔口上,胶皮管与灰浆泵必须连接牢固。

8.堵灌浆孔时应站在孔的侧面。

篇3:预应力钢筋张拉工施上安全技术交底

(一)预应力钢筋张拉工施工安全要求

1.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必须按照检测机构检验、编号的配套组使用张拉机具。

3.张拉作业区域应设明显警示牌,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4.张拉时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读表。油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攫值。发现油压异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

5.高压油泵操作人员应戴护目镜。

6.作业前应检查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必须完好、紧固,确认安全后可作业。

7.施加荷载时,严禁敲击、调整施力装置。

(二)先张法

1.张拉台座两端必须设置防护墙,沿台座外侧纵向每隔2~3m设一个防护架。张拉时,台座两端严禁有人,任何人不得进入张拉区域。

2.油泵必须放在台座的侧面,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油泵的侧面。

3.打紧夹具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横梁的上面或侧面,击打夹具中心。

(三)后张法

1.作业前必须在张拉端设置5cm厚的防护木板。

2.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千斤顶顶力作用线方向不有人。

3.张拉时千斤顶行程不得超过技术交底的规定值。

4.两端或分段张拉时,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信号,协调配合。

5.高处张拉时,作业人员应在牢固、有防护栏的平台上作业,上下平台必须走安全梯或道。

6.张拉完成后应及时灌浆、封锚。

7.孔道灌浆作业,喷嘴插入孔道后,喷嘴后面的胶皮垫圈必须紧压在孔口上,胶皮管与浆泵必须连接牢固。

8.堵灌浆孔时应站在孔的侧面。

篇4:预应力钢筋电热法张拉安全技术交底

1.通电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专人负责。

2.采用预埋金属管道作张拉孔道的结构,不得进行电热法张拉。

3.电热张拉宜选用安全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三相变压器进行。

4.张拉前必须按照电热张拉系统线路图安装电热设备和连接导线。

5.张拉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张拉端的侧面,不得站在正前方。

6.张拉时,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7.安装预应力筋前应检测钢筋的每个接头,确认连接牢固,符合质量要求。

8.预应力筋(束)的电热张拉温度不得大于350℃;重复张拉不得超过3次。

9.预应力钢筋电热法张拉断电、锚固后,钢筋端部应按施工设计的规定设置防钢筋端头弹出锚固肋的锁固装置。

10.电热张拉前,应在预应力钢筋固定肋的两侧1.0m处,分别设置预防钢筋弹出的防护架及其挡板。

11.施工前,必须根据结构预应力筋(束)、规格、长度和同时张拉的根数等条件选择电热设备,并进行电热张拉系统线路设计。

12.正式张拉前,应进行试张拉,检查测试系统线路、二次电压、预应力筋(束)的电流密度和电压降,待符合施工设计规定后,方可正式张拉。

13.张拉过程中,系统线路或预应力筋(束)发生碰火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分析原因,经采取措施确认正常后,方可恢复作业。

14.张拉过程中,应设置专人检查和测试电热设备、一次和二次导线的电压、电流、预应力筋和(束)张拉孔道的温度、通电时间等,发现不符合施工设计规定应及时进行处理,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15.电热设备应完好,二次线路导电夹具与预应力筋连接应紧密,预应力筋(束)的绝缘处理应良好;电气接线与拆卸必须由电工操作,并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张拉作业前应检查、测试、试运行,确认合格。

篇5:预应力钢筋后张法张拉安全技术交底

1.张拉前应对预留孔道进行检查,孔道应定位准确、内壁光滑、通顺,端部位置正确;孔道

内的灰渣等杂物应吹扫或冲洗干净;孔口预埋锚座钢板应与孔道中心线垂直;孔道应预留灌浆

排气孔。

2.预应力筋(束)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油泵运行中和液压系统带压状态,严禁拆卸压力表与管路系统。

(2)张拉作业时,预应力筋(束)的两端严禁站人;张拉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千斤顶和预应力筋的侧面。

(3)油泵运行过程中,严禁操作工离开岗位;需要离开岗位时,必须停止油泵运行,并切断油路和电源。

(4)张拉作业中发生异常响声或发现断丝、锚楔滑移和碎裂时,必须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待采取处理措施后,方可恢复张拉。

(5)张拉作业应按施工设计规定逐级、缓慢、均匀地升压加荷至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控制伸长值和控制张拉吨位的压力表读数范围内。

(6)安装张拉设备时,对于直线预应力筋(束),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对于曲线预应力筋(束)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7)采取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束)的伸长值;如实际伸长大于计算值10%或小于计算值5%,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8)张拉过程中,应逐根量测预应力筋(束)的伸长值和观测张拉吨位相应压力表读数,当伸长值和压力表读数与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控制值出入较大时,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9)张拉作业结束后,应尽快灌浆。

3.穿预应力筋(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穿筋(束)时,送人端筋(束)应保持水平状态,直至穿筋(束)到位。

(2)穿引器或穿束机引线时,另一端作业人员应站在孔道口侧面接应,禁止站在孔口正前方作业。

(3)穿筋(束)过程中,出现拖拉力过大或卡阻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穿筋(束),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后,方可继续进行;严禁强拉硬拽。

(4)穿筋(束)使用卷扬机、穿束机械时,应安装在稳固的基座上并埋设牢固的地锚;卷扬机、穿束机操作人员的作业位置应能看清拖动引线,不能直视时,应专设信号工并明确联络信号。

4.孔道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灌浆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2)灌浆时,张拉孔道预留排气孔应通畅。

(3)灌注水泥浆材料、配比应符合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4)孔道灌浆过程中,严禁随意踩踏、敲击锚头和外露预应力筋(束)。

(5)注浆过程中遗洒的残渣、废液和注浆管排除的废水,应及时清理、妥善处理。

(6)灌浆过程和关闭排气孔或出浆口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镜,避开孔口方向作业。

(7)灌浆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或注浆管堵塞需要检修、处理时,必须停机、断电和卸压后,方可进行。处理注浆管堵塞时,严禁将管口对向人或设备、设施。

(8)灌浆应由孔道最低处的灌浆孔开始压浆,灌浆初始压力不宜超过0.1MPa;灌浆应逐级、缓慢升压至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控制压力,不得超过控制压力灌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