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洞口防护:安全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建筑施工洞口防护:安全技术交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1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2.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3.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或检证方可使用。

4.洞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设防护栏杆、加盖件、张挂安全网与装栅门等措施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盖板盖没,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边长为50~150cm以上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

4)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5)垃圾井道和烟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护。管道井施工时,除按上款办理处,还应加设明显的标志。如有临时性拆移,需经施工负责人核准,工作完毕后必须恢复防护设施。

6)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

7)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笆)。

8)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9)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没或加以防护,并在固定基位置的措施。

篇2:挤密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佳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打桩场地必须平整、坚实,以利于桩机运行。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7.打桩前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等必须经过检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8.振动沉管时若用收紧钢丝绳加压,应根据桩管沉人度随时调整离合器,防止抬起桩架发生事故。锤击沉管时,严禁用手扶正桩尖垫料。不得在桩锤未打到管顶就起锤或过早刹车,以免损坏桩机设备。

9.在打桩过程中,遇有地面隆起或下陷时,应随时调平或垫平机架及路轨。

10.施工过程中如遇大风,应将桩管插入地下嵌固,以确保桩机安全。

11.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信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立即纠正。

篇3:高架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交底

一、安全技术交底依据

l、《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3、模板工程;4、起重吊装工程;5、脚手架工程;6、拆除、爆破工程;7、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晴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二、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1、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文件(沪建建[2004]355号)关于批准《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2、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文件(沪建建[2003]320号)转发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设工程预防坍塌事故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3、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临时安全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5、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

三、一般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要求

1、施工前:(1)方案评审(包括交通组织方案);(2)制订监护方案(人和环境)和应急救援措施;(3)制定各类检查用表(模板支撑安装质量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地基沉降观测表、砼强度检测试块报告、防护设施验收表等)。

2、施工中:(1)施工人员各工种的针对性安全交底;(2)各类材料进场验收;(3)各类设施的检测和验收合格和挂牌;(4)分部项目验收;(5)沉降观测;(6)施工人员的持证上岗;(7)危险作业点的告知和挂设警告牌;(8)施工人员登设施的规范化;(9)临边作业严格防护;(10)起重吊装作业严格“十不吊”;(11)严格执行安全用电安全技术要求;(12)严格贯彻职工劳动保护有关规定。

3、拆除要求:(1)拆除方案;(2)拆除申请;(3)专人监护;(4)设立警戒区;(5)逐级拆除。

篇4:安全网张挂: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网的质量必须符合GB5725-35规定,即外形尺寸为1.8×6m和4×6m两种,每张网的重量应少于15kg/张大于8kg/张,安全网分平网立网两种。立网的目数应在2000目(10CM*10CM)以上。

一、平网:

安装平面不垂直于水平面,主要是用来接住坠落的人和物的安全网称为平网。

⒈平网要能承受重100kg底面积为2800cm2的模拟人形砂包冲击后,网绳、边绳、系绳都不断裂(允许筋绳断裂),冲击高度10m最大延伸率不超过1.5m。

旧网重新使用前,按GB5725-86规定,应全面进行检查,并签发允许使用证明方准使用。

⒉网的外观检查:

⑴网目边长不得大于10cm,边绳、系绳、筋绳的直径不少于网绳的2倍,且应大于7mm。

⑵筋绳必须纵横向设置,相邻两筋绳间距在30至100cm之间,网上的所有绳结成节点必须牢固,筋绳应伸出边绳1.2m,以方便网与网或网与模杆之间的拼接绑扎。(或另外加系绳绑扎)。

⑶旧网应无破损或其他影响使用质量的毛病。

⒊网的选择:

⑴根据使用目的,选择网的类型,根据负载高度选择网的宽度、立网不能代替平网使用,而平网可代替立网使用。

⑵当网宽为3m时,张挂完伸出宽度约2.5m,当网宽4m时张挂后伸出宽度约3m。

⒋网的安装:

⑴安装前必须对网及支杆、横杆、锚固点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安装。

⑵安全网的内外侧应各绑一根大横杆,内侧在横杆绑在事先予埋好的钢筋环上或在墙(楼板)的内侧再绑一根大横杆与外侧安全网的里大横杆绑在一起,大横杆离墙(或楼板)间隙≤15cm。网外侧大横杆应每隔3m设一支杆,支杆与地面保持45°角,支杆落点要牢靠固定,如在楼层无法固定时可设扫地杆,把几根支杆底脚连在一起与柱绑牢。

⑶安全网以系结方便,连接牢固又易解开受力后不会散脱为原则。多张安全网连接使用时,相邻部分应紧靠或重叠。

⑷平网安装时不宜绷得过紧,应外高内低(外侧高出50m)网的负载高度在5m以内时,网伸出建筑物宽度2.5m以上,10m以内时网伸出建筑物宽度最小3m。

⑸在输电线路附近安装时,必须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采取适当的防触电措施,否则不得安装。

⑹第一道安全网一般张挂在二层楼板面(3~4m高度),然后每隔6~8m再挂一道活动安全网(GB5725-85规定)。多层或高层建筑除在二层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外,每隔四层应再设一道固定安全。

⑺网与其下方(或地面)物体表面距离不得小于3m。

⑻在张挂安全网时应事先考虑到在临时需进出料位置应留有可收起的活动安全网,当吊料时将网收起,用完时立即恢复原状。

⒌使用、维修、保养:

⑴安全网在使用中必须每周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杂物及时清理。

⑵当受到较大荷载冲击后,应更换新网或及时进行检查,看有无严重变形、磨损、断裂、连接部位脱落等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使用。

⑶按GB5725-85规定使用中每3个月应进行试验绳强力试验(或根据说明书进行试验)。

⒍安全网的清理:清理安全网如顶进入安全网,事先必须先检查安全网的质量,支杆是否牢靠、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安全网清理,清理时应一手抓住网筋,一手清理杂物,禁止人站立安全网上,双手清理杂物或往下抛掷。

清理杂物时,地面应设监护人,禁人入内,或是加设围栏。

二、立网:

安装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相对来说),主要是用来防止人和物坠落的安全网称为立网。

⒈根据GB5725-85规定,立网边绳、系绳断裂强力不低于300kgf,网绳的断裂强力为150-200kgf,网目的边长不大于10cm。

⒉挂设立网必须拉直、拉紧。

⒊网平面与支撑作业人员的面的边缘处最大的间隙不得超过15cm。

篇5:安全技术交底基本要求

(1)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2)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3)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小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隐含危险因素和存在问题;

(4)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5)应将工程概况、施上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

(6)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