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火车站地下室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某某火车站地下室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10

一、?工程概况该工程靠近海边。中央大厅局部有一层地下室,候车楼主体部分为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有基础采用C80高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地基设计方案为先用强夯对整个场地进行液化处理后,再填2m厚的粘性土,然后施工管桩基础及地下室。地下室基坑平面为长方形,面积为46.2m×28.2m=1302.84m2,周长为148.8m,地面高差不大,开挖最大深度为6.5m。地下室周边距主体柱下独立桩基础4.8m。二、工程地质本场地地质勘察报告显示,自然地面以下的地层和土质情况依次为①砂性粘土(素回填土),塑性指数<17,约0.2~0.5m厚;②中砂,稍湿~湿,约0.4m~1.5m厚;③中粗砂,局部夹中砂层,很湿~饱和,约4m~5.5m厚。地下水位较高,水位标高在地面以下0.5m,含水层水量丰富,且存在较大的流砂、管涌现象。场地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层位土名主要试验指标密度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土粒比重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凝聚力内摩擦角γweSrdsESacφKN/m3%%MPaMPa-1kPa度②中砂17.3130.5672.65160.1025.0③中粗砂17.6130.5732.65150.1024.0三、?编制依据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及图纸;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规范、规程如下:《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199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四、?支护方案选择1.支护特点:是在饱和中、粗砂地基中,坑壁顶面有堆载的浅基坑支护(H≤8m),降水止水、消除流砂管涌确保基坑稳定是关键。该工程基坑施工有如下要求:①工期短。根据整个工程进度,从支护到地下室工程完成仅安排了45d,支护施工必须限定为15d计划;②造价尽可能低。由于投标时地质勘察报告尚未到位,在投标报价中未报此项单价,要求严控投资;③该场地位置比较空旷,对坑壁变形要求不高,但在邻近基坑四周均设计有预制桩独立基础,且地下室周边距柱下独立桩基础仅4.8m,基坑放坡角度不能超限,为了保证基坑开挖与桩基础能同时施工,坑壁要尽可能直立;④据地质报告显示,地下水位较浅,含水层水量丰富,因此地下室基坑降水、支护、开挖必须同步兼顾协调考虑。⑤支护施工方案必须充分考虑饱和的中粗砂层因其坑壁稳定性较差而对边坡支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以上工程实况是选择支护方案的基本前提,因此寻求技术上合理、可行,经济上可接受,工期上能满足要求的支护方案成为所追求的目标。2.比选方案及其特点据以往经验,该类场地基坑支护通常采用钢板桩、土钉墙等支护形式,这里把不常用的水泥搅拌桩列入比较,它们的主要特点分别如下:①钢板桩:适用于软弱地基和地下水位高且水量丰富的地区,具有强度高、阻水、施工简便、快捷等特点,以H≤4m为宜,但一次投入钢材多。②土钉墙:变形大、抗管涌能力差。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之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粘砂土,H≤12m为宜。③水泥搅拌桩:截面抗弯刚度、整体性、防水抗渗性能好。适用于深度5~6m的基坑,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以上各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比较如下表:基坑支护类型工期/d施工条件造价/万元钢板桩10工艺简单但对设备要求较高。约20土钉墙25对设备要求较低,但施工工艺复杂,各工序相互干扰。约12水泥搅拌桩15对工艺及设备要求简单。约8.8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比较,选用水泥搅拌桩支护形式。3.支护结构设计该支护形式原则上可按桩板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理论进行:①初定桩长、桩径及入土深度;②计算悬臂段的主动土压力及锚固段的被动土压力;③分别进行墙面抗倾覆验算、墙底整体抗滑验算、墙身强度验算及抗渗验算;④考虑到整个场地预先经过强夯处理,有关计算参数取各土层的平均值φ=30°,c=0,γ=20kN/m3,k=3.3×10-4。经计算支护结构采用:①粉喷桩桩长4m,桩径500mm,入土深度2m,水灰比0.45,单行密排,桩间距400mm,相邻桩间搭接咬合50mm。②每根桩顶部插入2ф16预埋钢筋,入桩深度750mm,外露250mm。所有桩顶用截面大小为500mm×300mm、标号为C20的混凝土圈梁串连,圈梁配筋为4ф25、ф8@200。2ф16外露钢筋均伸入圈梁内并与其钢筋焊连。圈梁以上采用堆码砂袋护坡。③水泥均用42.5级矿渣水泥,水泥掺量15%。五、?施工步骤及主要技术措施①强夯施工:原设计是先强夯后填土,经过优化设计之后改为先填土后强夯,这样即可使回填土和原状土地基得以同时加固处理,按设计地面标高控制一次到位,也使在强夯有效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土体获得了超压密和加速固结,利于坑壁稳定甚至可减小支护桩长。施工中强夯采用二遍点夯,一遍满夯,点夯夯击能3000kN·m,夯点间距5m×6m,满夯夯击能1000kN·m。②原定整个场地桩基施工一次到位,以争取工期,这样位于基坑内的预制管桩必然会影响后续基坑土方开挖,因此在打地下室区域内的预制桩时采用了送桩法,送桩长度最深达6m。既避免了拖延工期,又消除了开挖基坑障碍。③基坑降水:在地下室周围的工程预制桩施工完毕后,在基坑顶面外围沿周边均匀布设十个深降水井,井孔直径600mm,滤水管径400mm,井深13m,成孔后每个降水井放置潜水泵(QY15*25-2.2及以上型号)一台,抽水3天后开始开挖基坑。④粉喷桩施工:沉桩和降水井施工到位后,即可沿基坑周边依次施工粉喷桩,本工程选用PH-5A型塔架式粉喷桩机及*K0.6型空气压缩机。粉喷桩施工的关键是首先确保水灰比及水泥掺量,其次要确保桩与桩之间的有效咬合,尤其在基坑转角处要加大咬合的牢靠程度,除挡土外,还应保证形成挡水帷幕。工程中粉喷桩机提升速度为0.97m/min;喷粉压力0.8N/mm3。此外桩头应复喷。⑤基坑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小放坡开挖,分上下二级开挖。第一级为3m,待地下水位标高降到地面10m以下及粉喷桩达到强度后才可进行第二级土方开挖。开挖时预先准备数量充足的砂袋,待基坑开挖深度至圈梁底标高时,立即施工圈梁,圈梁以上坑壁分层构筑砂袋护坡,砂袋之间要垫砂抄平。⑥基坑内排水:基坑底面四周设排水明沟及十个集水坑,将基坑内积水集中抽出坑外。四周支护的侧壁均埋设泄水管,以利降低坑壁背面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六、工程效果整个施工过程中经历过多场大雨的考验,基坑整体支护工况完好,确保了地下室施工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其间曾出现过以下局部异常情况,经采取相应补强和处理措施后均得以消除。1.基坑顶部边缘土体局部出现5mm宽的裂缝;2.到后期有个别粉喷桩在基坑底面处出现裂损现象;3.基坑降水欠到位,地下水位标高仅降至在邻近基坑底部,以至于挖地下室集水坑时出现局部流砂现象。七、?结论与体会1.相对而论,粉喷桩的抗压、抗剪强度较高,而抗析强度偏低,因此大都用来对具有一定厚度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形成复合地基,如软土路堤、涵洞基础的地基加固,而用作受弯的支护结构不常见。本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采用粉喷桩是受工期、投资、地质条件所迫,但充分考虑到其可行性,尤其是基坑上部土层具有较高强夯效果的有利条件,可减小粉喷桩支护高度,同时采取了调整强夯与填土顺序、送桩方法、井点深层降水、粉喷桩咬合排列等综合技术措施,最终达到了预期支护效果,并取得了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2.粉喷桩支护结构类似于桩扳式挡土墙,设计计算简单,施工便捷,如果在桩体内插入适量的钢筋或竹筋,可提高其抗弯性能,增大支护高度。3.排桩桩体搭接排列形成惟幕,取到了基坑防水止水作用,根据需要还可采用双排桩错位排列,可增加支护能力和止水效果。(1)在饱和砂土地基中,粉喷桩将形成水泥砂浆桩体,如果水泥掺量得当,其抗压、抗剪、抗折强度必将优于软土中的粉喷桩体,对此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2)井点降水效果不够理想,其一是降水井数量偏少,应增多4个为宜,其二是洗井不到位,影响降水效果,在砂土地层中降水井有必要设置套管护壁。?

篇2: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基坑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麻柳湾至昭通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85重庆—昆明公路中的一段,是我国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G85重庆—昆明公路由四川宜宾进入云南省水富县,经昭通至云南省省会昆明,云南境内里程长550公里,是云南省的北大门,也是云南出省通往四川及内地的交通主动脉。麻柳湾至昭通高速公路第十八合同段起点位于K92+500,止于K106+877.12,全长14.37712公里。本合同段是湖泊堆积盆地地形地貌单元,地质作用以湖泊堆积及少量河流堆积作用为主。路线区域属高原性气候,具有温凉、四季温差明显、干雨季分明的特点;气候明显受地形影响,路线所经区域为平原,地表水少,总体上属于洒鱼河的支流,金沙江流域范围。2.主要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3)建筑物设计文件、地质报告;(4)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等情况调查报告。3.适用范围(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2)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的工程。(3)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的识别与监控(1)基坑支护工程事故的类型1)与挡土结构有关的事故①挡土结构施工不良。②挡土结构渗漏水严重,致使挡土结构后面土体流失。③挡土结构异常变形。④地面超载引起挡土板结构上侧压力过大。⑤各阶段挖土超挖引起挡土结构上侧压力过大。⑥未进行支护与土体整体稳定和抗滑移验算或验算错误,导致挡土结构整体垮塌。这类问题常见于放坡角度过大;验算时土的抗剪强度取值偏高或勘察报告有误、土层不均匀或软弱面与坡面倾向相同;验算不够但寄希望于安全储备或经验,强行取得合同或屈从于总包单位的要求等。⑦对雨水、周边排水等地表水造成的侧压力增加考虑不足,导致挡土结构垮塌。2)与锚杆体系有关的事故①勘察、设计上的不当造成事故。②施工不良造成的事故。3)与支撑体系有关的事故①设计不当造成事故。②施工不良造成的事故。4)与地下水治理不当有关的事故①发生在挡土结构上的事故。②发生在挡土底部的事故。③发生在基坑周边的事故。④未对井点降水进行整体流量均匀性控制,地下水位降低过大、过快导致已有临近建筑物沉降、开裂等事故。5)与管理不当有关的事故①放坡开挖时坡度过陡,土坡可能丧失其稳定性。②基坑周围过多堆放荷载,引起边坡失稳。③挖土施工速度过快,改变了原土层的平衡状态,易造成滑坡。④基坑周围停放重型机械,使支护荷载增大,引起边垛失稳破坏。⑤附近基坑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引起围护结构破坏。⑥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坑底回弹增大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稳定性。(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①在调查阶段,事前对周围环境调查不够,如临近建筑物的基础情况调查不足、地下设施及地下构筑物情况调查不足、地质勘察不详细、地质资料不足等。②在设计阶段,选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有误,选用的设计方法有误,荷载估计不足等。③在施工阶段,不适当地增加基坑周围地面上施工荷载、基坑超挖、回填土不密实、支撑结构断面不足、异常降水使墙后侧压力过大等。(3)危险源的监控项目①支护结构水平位移。②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化。③地下水位。④柱、墙内力。⑤锚杆拉力。⑥支撑轴力。⑦立柱变形。⑧土体分层竖向位移。⑨支护结构面上侧向压力。4.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技术设计(1)一般规定1)设计规定(A)基坑支护结构应采用以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B)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下表选用相应的侧壁安全等及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破坏后果γ0一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很严重1.10二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一般1.00三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不严重0.90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C)在进行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应收集以下3个方面的资料,以便为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服务。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②场地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状况;③地下结构设计资料。(D)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其结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和对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要求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E)当场地内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型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当场地周围有地表水汇流、排泄或地下水管渗漏时,应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F)基坑支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a)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应包括:①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受力特点进行土体稳定性计算;②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③当有锚杆或支撑时,应对其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b)对安全等级为一级及对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定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G)基坑支护设计内容应包括对支护结构计算和验算、质量检测及施工监控的要求。2)支护结构选型(A)支护结构可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按下表选用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逆作拱墙、原状土放坡或采用上述形式的组合。结构形式使用条件排桩或地下连续墙1、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2、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基坑周围施工场地狭小,开挖深度不大,土质较好时可加大开挖深度,或邻近基坑边无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可选用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桩型包括人工挖孔桩,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和钢板桩等;邻近基坑边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需要保护,对基坑边土体水平位移控制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内支撑(用地红线以外不允许占用地下空间)排桩或拉锚排桩。土体变形要求严格或兼作地下室外墙时,可采用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1、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2、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3、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基坑周围不具备放坡条件,但具备重力式挡墙施工宽度,邻近基坑边无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土层较差且厚度较大时采用。土钉墙1、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2、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土层内富含地下水不宜采用,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做隔水帷幕;可塑以下软弱土层时不宜采用,遇到较深软弱土夹层时,可将预应力锚杆与土钉混合使用;土体变形要求严格时不宜采用,应特别注意相邻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因变形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应注意验算整体稳定性。?土钉支护是以较密排列的插筋作为土体主要补强手段,通过插筋锚体与土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共同工作,形成补强复合体,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喷锚支护结构由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和被加固土体等组成。适用于无流砂及淤泥土层,基坑周围地下空间允许锚杆占用的工程。逆作拱墙1、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2、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3、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4、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5、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放坡1、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三级2、施工场地应满足放坡条件3、当地下水位高于坡脚时,应采取降水措施4、可独立或与上述其他形式结合使用(B)支护结构选型应考虑结构的空间效应和受力特点,采用有利于支护结构材料受力性状的形式。(C)软土场地可采用深层搅拌、注浆、间隔或全部加固等方法对局部或整个基坑底土进行加固,或采用降水措施提高基坑内侧被动抗力。3)质量检测(A)支护结构施工及使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B)对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或对构件质量有怀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和三级的支护结构应进行质量检测。(C)质量检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包括下列内容的质量检测报告:①检测点分布图;②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型号;③资料整理及分析方法;④结论及处理意见。(2)构造要求1)排桩①悬臂式排桩结构桩径不宜小于600mm,桩间距应根据排桩受力及桩间土稳定条件确定。②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接,冠梁跨度(水平方向)不宜小于桩径,冠梁高度(竖直方向)不宜小于400mm。排桩与桩顶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C20;当冠梁作为联系梁时可按构造配筋。③基坑开挖后,排桩的桩间土防护可采用钢丝网混凝土护面、砖砌等处理方法,当桩间渗水时,应在护面设泄水孔。当基坑面在实际地下水位以上且土质较好,暴露时间较短时,可不对桩间土进行防护处理。2)地下连续墙①悬臂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厚度不宜小于600mm,地下连续墙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冠梁宽度不宜小于地下连续墙厚度,高度不宜小于400mm。②水下灌注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C20,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室外墙时还应满足抗渗要求。③地下连续墙的受力钢筋应采用Ⅱ级或Ⅲ级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构造钢筋宜采用Ⅰ级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净保护层不宜小于70mm,构造筋间距宜为200~300mm。④地下连续墙墙段之间的连接接头形式,在墙段间对整体刚度或防渗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刚性、半刚性连接接头。⑤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结构的钢筋连接可采用在地下连续墙内预埋钢筋、接驳器、钢板等,预埋钢筋宜采用Ⅰ级钢筋,连接钢筋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接驳器连接。3)水泥土墙①水泥土墙采用格栅布置时,水泥土的置换率对于淤泥不宜小于0.8,淤泥质土不宜小于0.6;格栅长宽比不宜大于2。②水泥土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宽度应根据挡土及截水要求确定,应考虑截水作用时,桩的有效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0mm,当不考虑截水作用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0mm。③当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基坑内侧土体加固或水泥土墙插筋加混凝土面板及加大嵌固深度等措施。4)土钉墙①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②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连接。③土钉的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间距宜为1~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0~200。④土钉钢筋宜采用Ⅱ级或Ⅲ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32mm,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⑤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⑥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6~10mm,间距宜为150~3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⑦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⑧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土钉墙顶应采用砂浆或混凝土护面,坡顶和坡脚应设排水措施,坡面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泄水孔。5)逆作拱墙①钢筋混凝土拱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②拱墙截面宜为Z字形,拱壁的上、下端宜加肋梁;当基坑较深且一道Z字形拱墙的支护高度不够时,可由数道拱墙叠合组成,沿拱墙高度应设置数道肋梁,其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5m;当基坑边坡地方较窄时,可不加肋梁但应加厚拱壁。③拱墙结构水平方向应通长双面配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7%。④圆形拱墙壁厚不应小于400mm,其他拱墙壁厚不应小于500mm。⑤拱墙结构不应作为防水体系使用。(3)设计计算1)排桩和地下连续墙应对嵌固深度、围护墙内力与变形、围护墙结构(包括截面承载力、锚杆、支撑体系)进行计算,以及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整体稳定性、编写设计计算书。计算方法可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水泥土墙应对嵌固深度、墙体厚度进行计算,并对压应力、拉应力进行验算,以及进行有关安全验算,编写设计计算书。计算方法可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有关安全验算的内容见下表:项目验算项目验算抗倾覆稳定必须验算桩体强度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验算抗滑动稳定必须验算基底地基承载力墙体下部为软弱土层时验算整体稳定墙体下部为软弱土时验算格栅稳定格栅分格较大时应验算抗隆起稳定墙体下部为软弱土时验算位移对支护结构及墙背土体位移控制要求时验算抗管涌稳定坑底或墙体下部为砂石及砂土时验算3)土钉墙应对土钉抗拉承载力、喷射面混凝土面层进行计算,有关安全验算,包括土钉墙支护整体稳定性验算、土钉墙支护整体沿底面水平滑动、验算支护底面的地基承载力、验算整个支护连同外部土体沿深部圆弧破坏面失稳,编写设计计算书。计算方法可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4)逆作拱墙拱墙结构材料、断面尺寸应根据内力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拱墙结构内力宜按平面闭合结构形式采用杆件有限元方法分道计算。当基坑底土层为黏性土时,基坑开挖深度应满足抗隆起验算;当基坑开挖深度范围或基坑底土层为砂土时,应按抗渗透条件验算土层稳定性。计算方法可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5、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前,必须认真对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①施工现场情况调查:包括有关机械进场条件调查,给排水、供电条件的调查,现有建筑物的调查以地下障碍物与施工对周围影响的调查。②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为使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合理和完工后使用性能良好,必须事先对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作全面、正确的勘探,如地下水位及水位变化情况、地下水流动速度、承压水层的分布与压力大小等。③制定施工方案。(2)排桩①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均不宜超过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②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不宜超过200mm,当用作承重结构时,桩底沉渣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要求执行。③排桩宜采取隔桩施工,并应在灌注混凝土24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④非均匀配筋排桩的钢筋笼在绑扎、吊装和埋设时,应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方向和设计方向一致。⑤冠梁施工前,应将支护桩桩顶浮浆凿除干净,桩顶上出露的钢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地下连续墙1)地下连续墙单位槽段长度可根据槽壁稳定性及钢筋笼起吊能力划分,宜为4~8m。2)施工前宜进行墙槽成槽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流程,选择操作技术参数。3)槽段的长度、厚度、深度、倾斜度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槽段长度(沿轴线方向)允许偏差±50mm。②槽段厚度允许偏差±10mm。③槽段倾斜度≤1/150。(4)水泥土墙1)水泥土墙应采取切割搭接法施工。由于在前桩水泥土尚未固化时进行后序搭接桩施工,所以施工开始和结束的头尾搭接处,应采取措施,消除搭接沟缝。2)深层搅拌水泥土墙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及水泥掺入量或水泥浆的配合比试验,以确定相应的水泥掺入比或水泥水灰比,浆喷深层搅拌的水泥掺入量宜为被加固土重度的15%~18%;粉喷深层搅拌的水泥掺入量宜为被加固土重度的13%~16%。3)高压喷射注浆施工前,应通过试喷试验,确定不同土层旋喷固结体的最小直径,高压喷射施工技术参数等。高压喷射水泥水灰比宜为1.0~1.5。4)深层搅拌桩和高压喷射桩水泥土墙的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5)当设置插筋时。桩身插筋应在桩顶搅拌完成后及时进行。插筋材料、插入长度和出露长度等均应按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6)高压喷射注浆应按试喷确定的技术参数施工,切割搭接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旋喷固结体不宜小于150mm。②摆喷固结体不宜小于150mm。③定喷固结体不宜小于200mm。(5)土钉墙1)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进行下层土钉施工。2)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在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宜为±20mm,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3)土钉墙施工可按下列顺序进行:①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②喷射第一层混凝土。③钻孔安设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④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混凝土。⑤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4)土钉成孔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①孔深允许偏差±50mm;②孔径允许偏差±5mm;③孔距允许偏差±100mm;④成孔允许偏差±5%。5)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上而下,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②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③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6)喷射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网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③钢筋网与土钉应连接牢固。7)土钉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注浆材料宜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5,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1~1:2(重量比),水灰比宜为0.38~0.45。②水泥浆、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8)注浆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②注浆前,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500mm处,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③土钉钢筋应设定位支架。(6)逆作拱墙1)拱曲线沿曲率半径方向的误差不得超过±40mm。2)拱墙水平方向施工的分段长度不超过12m,通过软弱土层或砂层时分段长度不宜超过8m。3)拱墙在垂直方向应分道施工,第道施工的高度视土层直立高度而定,不宜超过2.5m;上道拱墙合拢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可进行下道拱墙施工。4)上下两道拱墙的竖向施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宜小于2m。5)拱墙施工宜连续作业,每道拱墙施工时间不宜超过36h。6)当采用外壁支模时,拆除模板后应将拱墙与坑壁之间的空隙填满夯实。7)基坑内积水坑的设置应远离坑壁,距离不应小于3m。6、基坑支护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1)排桩与地下连续墙1)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测宜按下列规定进行:①采用低应变动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小于5根。②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2)地下连续墙宜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墙身结构质量,检测槽段数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应少于3个槽段。3)当对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或对钢支撑焊缝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宜采用超声探伤等非破损方法检测,检测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2)水泥土墙1)水泥土桩应在施工后一周内进行开挖检查或采用钻孔取芯等手段检查成桩质量,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施工工艺。2)水泥土墙应在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检测墙身完整性,钻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5根;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取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3)土钉墙1)土钉墙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2)土钉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100平方米墙面为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4)逆作拱墙当对逆作拱墙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宜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平方米墙面为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7、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管理(1)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避免以下事故发生:1)放坡开挖时坡度过陡,引起边坡失稳。2)基坑周围过多堆放荷载,引起边坡失稳。3)挖土施工速度过快,改变了原土层的平衡状态,易造成滑坡。4)基坑周围停放重型机械,使支护荷载增大,引起边垛失稳。5)附近基坑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引起围护结构破坏。6)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坑底回弹增大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稳定。(2)当基坑放坡高度较大,施工期和暴露时间过长,或岩土土质较差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和实际条件采取边坡防护措施,以保护支护结构稳定性。8、基坑支护工程应急预案(1)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等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2)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顺序为现场事故知情人、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员死亡、重伤及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24h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3)现场事故应急处理当支护结构系统位移量过大时,应停止开挖施工。当出现边坡失稳或坍塌现象时,应采取土包或其他材料反压加固坡脚,以防事态发展,并尽可能在坡项削坡减小荷载,必要时回填。(4)人员伤亡应急处理1)向项目部汇报。2)应立即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遭到伤害。3)积极进行伤员抢救。4)做好死亡者的善后工作,对其家属进行抚恤。(5)应急培训和演练①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急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培训。②组长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应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③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置妥当后,应急反应小组应进行现场拍照、绘图,收集证据,保留物证。④经业主、监理单位同意后,清理现场恢复生产。⑤单位领导将应急情况向现场项目部报告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⑥在事故处理后,将所有调查资料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单位和有关安全管理部门。(6)应急通信联络遇到紧急情况要先向项目部汇报。项目部利用电话或传真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求援措施。各施工班组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计划,列明各营地及相关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并在施工现场、营地的显要位置张贴,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二、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一)适用范围当地下水位较高,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在地下水位以下、需在含水层施工时,需局部降低地下水位,开挖基坑、沟槽。(二)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应包括深基坑设计情况及要求、现场环境、场地水文地质情况、基础类型等。2、主要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3)建筑物设计文件、地质报告;(4)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等情况调查报告。3、降水工程危险源识别与监控(1)降水工程事故的类型1)坑内土体失稳;2)坑内涌砂;3)水位不下降;4)水位降深太多。影响周边建筑物;5)水质浑浊;6)出现异常情况,如基坑局部出现流砂或边坡开裂。(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1)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或支护结构未进入不透水层;2)含水层中滤料填入不妥;3)钻孔、成孔时,泥浆稠、泥皮厚或洗井措施不当,使地下水向井内渗透的通道不畅;滤网和砂滤料未按实际土层情况选用,使其渗透能力降低;水文地质资料与实际不符,井点滤管位置不在透水性好的含水层中;4)由于局部地段的井点数量不足,或抽水泵型号选用不当,排水能力低可水文地质资料不确切,实际涌水量超过计算涌水量。5)井点滤网破损或井点滤网和砂滤料太粗,土层中的泥砂随地下水被抽出。6)边坡一侧有大量井点管堵塞,基坑靠近河流或有积水的深水沟,地下水补给丰富,基坑附近地面堆载过大或机械振动,引起地表裂缝;7)井点整体布局不合理,数量过多,抽水泵功率过大,排水能力过剩,引起周边已有建筑物的沉降、开裂等事故;8)未对上部结构压重验算,过早停止地下水的抽排,引起向止水压力增加,导致已施工结构破坏。(3)危险源监控项目1)流量观测;2)地下水位观测;3)孔隙水压力观测;4)地面沉降及分层沉降观测。4、降水工程安全技术设计(1)一般规定1)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伯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井点数量和布置的确定应进行降水量和降水坡度计算。保证降水的适度,防止过量降水成为新的危险源。对井口的封堵、停泵和最后取泵堵井应在对上部结构压重进行计算复验基础上确定时间计划。2)降低地下水及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详见下表:方法名称土类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m)水文地质集水明排填土、粉土、黏性土、砂土<20(<0.5)<5(<2)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降水真空井点0.1~20单级6多20喷射井点0.1~20<20管井粉土、砂土、碎石土、可溶岩、破碎带1~200>5含水丰富截水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岩溶岩不限不限<0.1时电渗点井降水回灌填土、粉土、砂土、碎石土0.1~200不限3)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的方法。截水后,基坑中的水量或水压较大时,宜采用基坑内降水。4)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用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5)集水明排法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会遇到地下水问题。若涌入基坑内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出,不但土方开挖困难,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使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竣工后的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为此,在基坑开挖时要及时排出涌入的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6)降水①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采用封闭式布置,井间距应大于15倍井管直径,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应适当加密;当基坑面积较大、开挖较深时,也可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②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内不宜低于0.5m。③在降水漏斗范围内应降水引起计算沉降量可按分层总和法计算。④抽水设备主要为深井泵和深井潜水泵,水泵的出水量应根据地下水位降深和排水量大小选用,应大于设计值的20%~30%。⑤水泵应置于设计深度,水泵吸水口应保持在动水位以下。(2)构造要求①管井出水量可按经验公式确定。②井管过滤器长度宜与含水层厚度一致。(3)设计计算管井应计算基坑涌水量、降水井数量、过滤器长度、基坑中心点水位降低深度;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5、降水工程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对于降水工程有一项重要的施工准备是备用电源,降水工程不可间断。(2)施工要求1)管井井管直径应与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及水泵性能选取,且井管外径不宜小于200mm,井管内径宜大于水泵外径50mm。2)沉砂管长度不宜小于3m。3)钢制、铸铁和钢筋骨架过滤器的孔隙分别不宜小于30%、23%和50%。4)井管外滤料宜选用磨圆度较好的硬质岩石,不宜采用棱角状石渣料、风化料或其他黏质岩石。对于砂土含水层,滤料规格为D50=(6~8)d50,对于d20<2mm的碎石类含水层,滤料规格为D50=(6~8)d20。滤料应保证不均匀系数小于2。5)管井成孔宜采用清水钻井,若采用泥浆管井,井管下沉后必须充分洗井,保持滤网的畅通。6、降水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成井后应进行单井试抽检查降水效果,必要时应调整降水方案。降水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测试含砂量,保证含砂量不大于0.05%。7、降水工程安全管理与是常维护对于重大工程,除设置井点外,还应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如下:(1)流量观测一般可用流量表观测,若发现流量过大而水位降低缓慢甚至降不下去时,应考虑改用流量较大的离心泵,反之,改用小泵以避免离心泵发热并节约电力。(2)地下水位观测可利用井点管作观测井,开始抽水时,每隔4~8h观测一次,以观测整个系统的降水功能,3d后或降水达到预定标高前,每天观测1~2次;降到预定标高后,可一周观测1次,但若遇到下雨须加密观测。(3)孔隙水压力观测通常每天观测1次,如有异常现象出现,如边坡出现裂缝或基坑附近建筑物沉降较大或产生裂缝时,须加密观测次数,每日不少于2次。(4)地面沉降及分层沉降观测观测降水工程的水准点应设置在井点影响以外的位置,以便用为降水过程中对附近地面及建筑物沉降的基准点。另外,对影响范围或降水工程附近的建筑的也应布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次数与孔隙水压观力观测次数相同。

篇3: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5)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令)

(6)《贵州省公路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标准》

(7)乐坝公路第一合同段招标文件

(8)?乐坝公路第一合同段施工设计图

2、编制原则

2.1、严格遵循《S309线镇宁县乐纪至坝草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之规定,充分体现业主的要求。

2.2、严格遵守施工合同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等,并严格履行安全承诺。

2.3、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遵循国家和交通部关于质量、安全生产规定,坚持对施工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做到技术方案可靠,施工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施工安全。

2.4、总结本单位多年来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教训,结合本合同段特点和施工内容,积极采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确保项目管理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2.5、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强化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使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处,为本合同段施工的顺利、高效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工程概况及安全防护五个重点

本合同段起自乐纪小学门口,经岜仙、姜那、六马、阳论、板阳,止于那马沟,里程桩号为K0+000-K28+080,全长28.08公里。主要工程包括中桥1座,涵洞71座,路基土石方1024904立方(其中挖土石方892728立方),路基防护浆砌片石和片石混凝土等超过100000立方。路基工程主要为土石方开挖和路基填筑,以及路基防护等。

三、施工安全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艾学明为组长,匡尚志(安全总监)、总工唐志华为副组长的安全施工领导小组,安全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艾学明(项目经理)

常务副组长:匡尚志(安全总监)

副?组?长:唐志华(总工)

王保国(一工区)

周正华(二工区)

王志平(三工区)

组员:李王燕钱海刘志郑星杨安杨洪王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由王燕负责日常工作,联系人为王燕,电话

四、深基坑安全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结合现场场施工条件,及实际情况,以及根据施工进度,每个基坑单独及时围护及必要的坑壁支撑。

2、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分块开挖→修整坑避→清底→结构物施工→基坑回填。

2)、操作工艺

(1)采用分层、分块的开挖方式,使开挖空间尺寸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坑壁土体的变形和坑周土体的位移与沉降。开挖顺序上满足对称开挖、均衡开挖的原则,使基坑受力均衡。

(2)机械开挖时,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30c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五、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

1、安全目标

1)、杜绝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2)、杜绝多人重伤事故;

3)、杜绝坍塌事故的发生;

4)、杜绝重大水灾、火灾事故;

5)、杜绝易燃易爆物品爆炸事故;

6)、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7)、员工负伤率控制在0.3%以下,重伤率控制在0.05%以下。

2、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环境情况及工期要求,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场量测进行监控,并以指导施工,严格施工程序。

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在施工现场险要位置设置安全标志,悬挂醒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宣传标语牌,项目部不定期组织检查安全宣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消除麻痹松懈思想。

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施工机具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不得穿拖鞋和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由安全部门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设专职安全员巡视检查,若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权勒令停职检查反省。

2)、加强安全教育

(1)对进场工人做好入场培训工作,并做好培训记录,不让任何一个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上岗作业。

(2)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下达任务的同时,必须有书面的安全注意事项及要求,并由项目安全检查员进行监督实施。

(3)施工操作人员进场时,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结合工程特点进行专业安全培训。

3)、持证上岗和防护用品检查

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悬挂安全网,操作人员带安全帽,使用小型机械机具必须配置相应的劳保用品,专业安全员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权勒令停止施工。进行电焊作业时,佩戴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手套,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执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应由专人负责,重要工序施工前,要结合工作特点编制安全措施,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作记录。

5)、加强用电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执行采用“三相五线制”,机电设备,小型机具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零、接电、漏电保护。所有用电装置、机电设备应由专人负责,定期维护。施工现场机械必须设置保护开关及触电保护器。

6)、事故隐患的控制

按照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标准制定各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并贯彻执行。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作业,安全员是安全的执法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当生产施工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安全需要。

做好安全动员,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不使用不合格设施,不通过不合格过程,不放过不安全行为。

对已经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整改达到规范要求,并组织检查验收,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或处罚。

六、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

深基坑土方施工应有专项设计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和地质报告编制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本工程设计基底标高最深达4m,地质报告中的结论是本工程土质属于回填土、可塑或硬塑状粘土,土体稳定性较差,需按不小于1:1放坡系数进行放坡,因设备基础施工周期长,为确保工程施工及人身安全,按照施工规范相关规定,本工程必须采取达到安全保障要求标准的支护及支撑等防护措施。

1、在开挖基坑前要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留出边坡,边坡坡度要符合相关规定。

2、土方开挖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对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检查和鉴定,对可能受开挖和降水影响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监测其沉降和位移、开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处理。

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否则应分析后施工的深坑对先施工的浅坑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应采取必须的保护措施。

3、基坑开挖工程应验算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注意由于土体内应力场变化和淤泥土的塑性流动而导致周围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使基坑邻近建筑物等产生相应的位移和下沉。验算时应考虑地面堆载、地表积水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支护,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

4、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异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土石滚落现象时,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

5、基坑防护:基坑较深处,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在基坑周围搭设Φ48mm钢管防护栏杆1200mm高,立杆间距2000mm,埋入地下800mm,横杆间距600mm,防护栏杆刷黑黄相间的油漆两度。基坑上下设置爬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正常施工。

6、在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外,靠近道路附近的夜间还要设红灯示警。

7、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要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1.5m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8、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土壁及其支撑上下。

9、人工清底时两人操作间距要保持2m以上,并要自上而下按规定方向逐层挖掘清理,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方法作业。进入基坑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和使用劳保用品。

10、挖土施工安全要求:

(1)在斜坡上方弃土时,应保持挖土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山坡水流流入挖方场地。但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在挖土上侧弃土。在挖方下侧弃土时,要将弃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表面应低于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

(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且不应再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3)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土坡坡度要根据工程地质和挖土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4)在滑坡地段挖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要撤至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在开挖时,须遵循由上到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

3)不宜雨季施工,同时不应破坏挖方上坡的自然植被,并实现做好地面和地下排水设施。

4)施工前先了解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地形、地貌及润滑迹象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5)抗滑挡土墙要尽量在旱季施工,基槽开挖应分段跳槽进行,并加设支撑;开挖一段就要将挡土墙做好一段。

11.基坑(槽)和管沟施工安全要求:

(1)基坑(槽)底部的开挖宽度,除基础底部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排水设施和支撑结构的宽度。

(2)基坑(槽)、管沟的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雨季施工或基坑(槽)、管沟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150~300mm厚的土层暂时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挖除。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

(3)管沟底部开挖宽度(右支撑者伟撑板间的净宽),除管道结构宽度外,应增加工作面宽度。

(4)深基坑或雨季施工的浅基坑的边坡开挖以后,必须随即采取护坡措施,以免边坡坍塌或滑移。护坡方法视土质条件、施工季节、工期长短等情况,可采用塑料布和聚丙烯编织物等不透水薄膜加以覆盖、砂袋护坡、碎石铺砌、喷抹水泥砂浆、铁丝网水泥浆抹面等,并应防止地表水或渗漏水冲刷边坡。

(5)基坑深度大于5m且无地下水时,如现场条件许可且较为经济、合理时,可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可采取台阶式的放坡形式,并在坡顶和台阶处宜加设宽1m以上的平台。

(6)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于在该处集中排水。

(7)基坑(槽)或管沟需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施工安全。

(8)交叉作业防护,各工种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否则,设置安全防护层。

七、深基坑施工危险源辨识

序号危险源类别预?防?措?施

1车辆伤害卡车现场倒车派专人指挥,严禁超载,严禁疲劳、酒后驾车,车辆停驶要熄火。

2触电施工用电按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并要严格执行;无证电工不得上岗;挖到不明电缆及时上报处理;严禁私拉私接电线;电动工具的绝缘性能要保持良好;动力设备严格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电器线路经要常检查。

3高处坠物基坑顶部严禁堆土及材料,并在四周设防护栏杆。

5机械伤害机械使用要规范并要经常检查;机械维修时要拉闸;机械使用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

6坍塌做好基坑底部及顶部的排水沟、截水沟;定期对支护、边坡进行监控、测量;按要求做好临边防护及隔离措施;按要求设置人员上下通道;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八、深基坑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8.1人员组织安排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及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成员包括技术科、安质科、物资质、设备科、财务科、计划科、试验室等各部室室主管以及作业队队长为组员的防洪抗汛领导组,负责项目经理部防洪抗汛工作的组织协调

8.2物资储备情况

物资部门准备足够的防雨防洪及抢险物资,包括防雨篷布2000m2,支垫枕木200根、草袋1500个、污水泵5台,搭设钢筋棚4个,现场备用120kw发电机4台,以备停电时能满足现场抢险应急需要。

8.3雨季施工措施

1)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取得最新气象信息,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2)防洪抗汛领导小组每周组织两次例行检查,发现存在隐患立即处理。气象预报有降雨时加强巡视。

3)建立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有人值班,发现问题随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抢险防汛队人员固定,遇有险情可快速就位。各种抢险物资、设备严禁挪用,加强日常检查及保养工作,保证随时均处于良好状态。

5)雨季深基坑施工处理

(1)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挖随设置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井,坑内积水经沉淀后沿水沟流入降水井,用泵抽出。

(2)深基坑集水井每施工段设置2个,间距约15m。

(3)深基坑顶部设置截水明沟,断面尺寸0.3m×0.2m,自北向南引至场地周边既有灌溉沟。

6)加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定期检查工程用电及生活用电,检查绝缘性能及接地保护措施,发现问题立即改正。

7)配电箱、开关柜必须绝缘良好,有自动漏电保护开关,严防触电及短路事故发生。

8)各种电缆、电线严禁就地拉接,必须架空设置,避免漏电伤人。

8.4安全管理

1)施工便道铺设砂砾石并碾压密实,保证机械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

2)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封闭,派专人对围挡及场地进行清洁。

3)施工现场大门内侧设通长洗车台,运土车辆保证车轮干净,车辆密闭改造防止露泥浆,拉土适中才能上路。

4)各施工用电器、各种配电盘及线路要有严密的防雨、绝缘接地措施,管线布置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定期检查.大型变压器用电设备等配备避雷设施。

5)施工人员雨天施工,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上下基坑扶梯,有安全、防滑设施。遇有大雨、大风天气,停止高空作业。

6)分段施工底板时,在施工段靠土方侧备好土袋,如有雨,及时筑堰,防止泥浆灌入底板。雨后及时检测模板脱模剂、积水等。

7)大雨时深基坑侧严禁停放各种大型设备。

九、安全用电管理

1)建立临时用电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履行签字手续,确保用电安全。

3)电安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直至落实完成。每天由经理部电工组织各协作队电工进行现场巡视,发现安全用电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研究解决方案并指定专人负责落实。

4)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

5)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定期地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上岗。

十、事故应急抢险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组长:艾学明(项目经理)

常务副组长:匡尚志(安全总监)

副?组?长:唐志华(总工)

王保国(一工区)

周正华(二工区)

王志平(三工区)

组员:李王燕钱海刘志郑星杨安杨洪王威

根据施工经验,深基坑施工时应重点预防以下几种险情:

11.1发生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11.1.1深基坑坍塌原因

(1)汛期雨水较多,基坑外围防水效果差造成雨水注入或与污水管线渗漏,引起未固化的松软失去自稳能力,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2)在施工过程中,地层中的水囊突然引起涌水涌砂,未及时进行处理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3)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施工中不按照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作业造成的坍塌。

(4)支护未按施工工艺或要求步骤进行,施工人员野蛮进行施工,造成土体扰动,支护失去自稳能力引起坍塌。

11.1.2目的

为了对施工过程中突发的坍塌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和实施抢救,防止事故影响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1.1.3抢险小组工作开展

现场备齐木材、钢材、砂袋、止水材料以备抢险急用。发生突发事故时,应急抢险小组成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调查研究情况并提出抢救方案。

11.1.4预防措施

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②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示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③深基坑口边部四周截水沟进行加宽,检查是否有漏水处,发现有水渗入及时处理。

④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及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安全交底进行施工,严禁违章作业,坚决杜绝有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的安全事故。

⑤基坑顶部与挖掘机行走范围留有1米以上宽的护道。

⑥基坑四壁或基底有地下水渗漏,在基坑底部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井,沉淀后强排至站场排水沟。

⑦距深基坑顶部0.5米设排水沟,防止泥浆或雨水流入开挖完毕的基坑。

11.1.5应急方法

①发生伤亡事故后,首先由现场指挥人员组织作业人员对受伤害者进行抢救,并立即报告经理部或应急小组值班人员。项目部组织人员全力抢救,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医院。

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要迅速撤离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及群众,安全员要对现场进行隔离、保护,对现场进行勘察并画出草图,记录事故经过。

③项目经理部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与抢救人员联系,掌握最新情况便于事故处理。

④施工现场应急联系电话:

11.2发生水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11.2.1目的

为了对雨季施工过程中突发的水害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和实施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1.2.2预防措施

①所有防雨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各项要求、规定进行落实。

②施工现场操作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③针对地质情况及排水情况,作业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及降、排水措施,确保基坑的稳定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做好记录。

④准备足量雨期施工的防雨材料、抽水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

⑤地势较低处禁止作为钢筋加工存放地,禁止作为临建场地。

⑥现场存放的水泥、钢筋、支座、锚具、模板应防水、防潮,存放时底下应采用方木或混凝土预制块垫高,上面苫盖防雨布,防止雨淋或锈蚀。

⑦砂、石料进场验收时严格控制好含泥量,并在砂石料存放场四周挖设排水沟。

⑧汛期加强对用电设备的管理监督,一旦有大雨,及时断电。

11.2.3应急方法

①及时将总电闸关闭,避免施工现场用电设施带电被雨水浸泡。

②有人员伤亡的,现场施工负责人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急抢险小组,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用现场自行急救车将伤员送往医院,并逐级上报。

③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排险。

④维护好事故发生地点,外人不得擅自进入。

⑤施工现场应急联系电话:

篇4:基坑开挖及围堰专项安全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丹金溧漕河北起丹阳京杭运河七里桥口,南至溧阳市溧城镇凤凰桥,沟通苏南运河和芜申线,是贯通丹阳、金坛、溧阳三个县级市的重要航线

丹金溧漕河金坛非改线段航道建设规模为Ⅲ级通航标准,本标段整治总里程6.5km(37K+469~44K+000),航道底宽不小于45m,航道水深不小于3.2m,弯曲半径不小于480m。

1.2施工条件

本标段整治航道起讫桩号:37K+469~44K+000,整治里程6.5km

1.2.1自然条件

本航道地处常州金坛市境内,地貌类型属太湖湖沼平原,区内河流纵横成网,沟塘密布。地面标高变化不大,地势自北向南微缓倾斜,地面标高4-5m,本河道宽度70-90m,河内水位在1.5-2.0m之间,常年由北向南流动。地表为冲湖积成因的粉土、粉质和粘土。航道两岸除城镇附近有石驳岸外,其余均为陡立的自然坡。

本航段新建驳岸底板基础多位于(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夹或互粉土),软土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对工程影响较大,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1.2、2外部施工条件

1.2.2.1施工现场由项目部制定并按要求和工程需要进行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等的布置。

1.2.2.2供电由沿线各镇供电所提供,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施工用水多采用地表水或地下水。

1.2.2.3通讯条件,办公室及生活区安装有固定电话及传真,施工现场、办公室、人员之间采用无线移动电话或高频对讲系统通信。

二、编制依据

2.1本工程引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1.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2.1.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1.5《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金坛非改线段航道施工项目DJLC-SG-HD4标段施工图》;

2.1.6《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金坛非改线段航道施工项目DJLC-SG-HD4标段施工图设计说明》

三、实施范围

本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在于指导、控制施工现场的作业安全,指导并监控施工环节中的基坑和围堰构筑的施工安全,约束施工人员认真执行每一个安全施工指令和作业方法。

四、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组织机构

4.1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不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力争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4.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DJLC-SG-HD4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4.3安全管理体系

4.3.1项目部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分布到各部门及施工班组。严格安全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达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全面安全控制目标,以确保本工程各个环节的安全施工。

4.3.2项目部设有安全部,配备持证专职安全员1名,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兼管安全,班组有兼职安全员1人。

五、专项安全生产方案

5.1开工前做好以下施工准备

5.1.1落实基坑开挖、围堰构筑的安全保障措施

5.1.2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进场计划

5.1.3落实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5.1.4制订应急预案

5.2持证上岗

5.2.1参与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由项目部安全监督部门进行检查确认,登记备案。

5.3对施工设备、安全设施(或设备)、防护用品进行检查验收

5.3.1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安全技术性能对本工程的安全施工有重要意义。每项作业必须有专人对相关设备和防护措施进行认真检查,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履行,消除隐患,确保各项设备具有良好的安全技术状况,安全可靠。

5.4基坑开挖方案

5.4.1、开挖前准备

5.4.1.1、技术准备

生产技术人员对收到的经监理人员签署后的工程图纸、技术资料等文件进行仔细阅读和检查,如发现错误或表达不清的内容,在收到资料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以避免由此而引起的返工或不必要损失。

项目部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对运至现场的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等进行检查、校核,确保投入工程施工的所有仪器、设备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同时,踏勘现场的地形,了解控制点的位置,并布测好施工控制网。

技术人员在熟悉图纸、技术文件的基础上,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计划和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文件并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同时,编制技术交底资料以及本工程创优实施文件等,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5.4.1.2、施工期临时性排水

在基坑开挖前,规划好开挖区域内临时性排水措施。由于本标段地基土基本为粘土、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粘性土,因此基坑开挖时采用明沟排水为主,局部辅以轻型井点降水的排水措施。

5.4.1.3、其它准备工作

布置临时设施,布置好水电设施;做好临时道路,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交通;修筑场内土方运土主干道。

专职测量人员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测,划定开挖区界线,并埋设明显标界;

完成开挖区清杂,将开挖区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障碍物清理干净,并将清杂过程中所获得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按监理要求运至指定地点,清杂过程中不得破坏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

布置开挖区内的截、排水沟,设置排水设施,确保施工期间排水正常进行。

5.4.2、土方开挖

5.4.2.1、施工方式

对于现有建筑物、厂房较多且建筑垃圾较多的地段,必须将部分建筑物、厂房进行拆除,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房屋基础及设备基础较多,必须予以拆除,拆除可采用挖掘机将基础四周土方挖,然后用振动破碎机进行拆除,局部采用空压机风镐进行拆除。拆除的废渣及建筑垃圾部分经处理后作为道路路基填筑料,不能利用的采用挖掘机进行装车,利用自卸汽车或船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或船进行运输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保护层土方采用人工突击分块开挖;围堰拆除水上方采用挖掘机开挖,水下方采用抓斗挖泥船进行开挖。鱼塘排水后清淤采用泥浆泵进行。

根据土方平衡的要求,开挖土方部分用来构筑临时施工围堰,部分作为墙后回填土料临时堆放在临时堆土场,对该部分土料应采取可靠的保质措施,保护土料免受污染和侵蚀;多余土方及清杂、清淤土方及水下方作弃土处理送至弃土区。

根据本工程的土质情况,基坑开挖边坡采用1:1~1.5。边坡采用挖掘机、人工修整到位。

挖掘机开挖施工时,挖掘机先从垄沟边缘开挖,使整个开挖面形成一个倒向垄沟的坡面,以利雨水、渗水及时流向垄沟,保证雨后及时复工。

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机械或人工修整,应满足坡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土料运输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尽量提高机械利用率,土料运输应与料场开采、装卸、铺料等工序持续和连贯进行,以免周转过多而导致含水量的过多变化。

在土方开挖时,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附近光、电缆和通讯设施的安全,并做到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施工前事先探明光、电缆和通讯设施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夜间施工应设置良好的照明设施,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故。

5.4.2.2、施工机具配备

5.4.2.2.1、施工机具选择

施工机械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土质情况、工期要求、现场条件、施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或船只进行。

清基、清淤,采用推土机、挖掘机进行,临时围堰采用挖掘机填筑,型号为8-21吨压路机进行碾压。

5.4.2.2.2、机械配备

根据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可知,施工期内有雨水季节,故本工程施工平均月有效工作日按25天考虑,根据我公司资源状况,挖掘机、推土机出勤率为80%,平均机械日工作台班为2个。

5.4.2.2.3挖掘机配备:本工程挖掘机用作土方开挖、临时围堰拆除、墙后土方回填,拟配备6台1m3挖掘机。

5.4.2.2.4运输设备配备:配备120t自行泥驳15艘。

5.4.2.2.5推土机配备:考虑清基、平整碾压的需要配备2台推土机。

投入的机械都已经保养完善,机况良好,投入即可使用。

5.4.3基坑开挖

5.4.3.1、土方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

5.4.3.2、土方开挖按开挖图进行。开挖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及高程要求进行,超挖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欠挖。

5.4.3.3、放样测量必须按监理人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定线放样必须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5.4.3.4、基坑开挖时,必须考虑地基土的特性,选用合适的开挖机械、开挖方式和开挖顺序,以防止对地基的扰动。

5.4.3.5、土方开挖时,应结合开挖出土,规划和修筑临时道路,使其利于后续工程的施工。

5.4.3.6、土方开挖应与土方填筑工程相结合,如不能及时填筑时,应将回填土和弃土分别堆放,不得混淆,弃土堆置在监理人指定的场地,并进行适度平整。堆土区均应设置在基坑边线10m以外,以确保现场交通和基坑边坡的稳定。

5.4.3.7、如开挖基坑发生严重流沙、涌泥,无法继续施工时,需改变原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5.4.3.8、基坑开挖的超挖部分,用与基础相同等级的混凝土回填。

5.4.3.9、建筑物的基底土不得扰动或被水浸泡。基坑开挖时预留30cm的基面保护层,基面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在基础施工前突击挖除,并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底部工程施工。

5.4.3.10、积水坑设置设在基础范围以外。?

5.4.4.、边坡的修整

土方开挖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直至坡度和平整度要求。

在开挖边坡上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在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报告监理工程师,必要时按监理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

5.4.5、保护层开挖

基坑机械开挖时预留30cm保护层土方,在基础施工前人工分块突击开挖到位,采用高程桩控制高程。土方人力挑抬,然后挖掘机装车转运。

5.4.6、基坑维护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基坑成形后必须做好基坑维护工作。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基坑维护的重点是搞好降排水,在基础底板外侧开挖排水沟,将汇水流入排水机坑,利用机泵排除;根据现场情况部分地段需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结合明沟排水的降排水措施,土方开挖采取分层开挖,保证干地施工,确保基坑成形,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裂缝等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加固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

5.5围堰施工方案

本段航道整治既有双向拓挖又有平地开河,因而临时施工围堰可采用基坑开挖预留施工围堰并局部进行加固处理的施工方法,部分地段需新构筑施工围堰。

临时施工围堰采用顶标高采用常水位以上0.5m为▽3.7m,顶宽2.5m。为确保施工期间围堰的安全,同时降低因砌筑围堰时对航道水域的影响,围堰采用袋装土护面,迎水面和背水面的边坡分别为1:3和1:2;对于水深较大的航道拟采用双排木桩围堰,桩长8m,用打桩船打桩,挂竹帘片和土工布后中间填土。围堰构筑就近采用基坑开挖的土方进行构筑,围堰从一头向另一头后从两头向中间推进,先填筑出水后再加宽加高处理。

为防止船舶对围堰的撞击,沿围堰外侧每50m左右设一组防撞桩(由3根Φ200钢桩组成),根据土质资料及水位情况对围堰的抗滑稳定进行验算,确保其安全系数大于2.0。施工期间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夜间悬挂警示灯,安排专人负责对运河水位及围堰的安全情况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施工期跨汛期,工地成立防汛领导小组、防汛抢险突击队,备足各种防汛抢险器材,加强与地方防汛部门的联系,服从指挥调度,确保围堰的安全渡汛。

临时围堰的拆除必须在对应段的防洪大堤具备防洪能力后方可拆除。围堰拆除木桩采用打桩船拔除,水上部分采用挖机拆除,水下部分采用抓斗挖泥船拆除。

5.6围堰加固方案

工程建设地由于汛期影响和船泊通航的影响,每天动水变化大,给临时围堰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为预防堰体渗漏和溃坝,事先准备好土工编织袋以及灌装好的袋土、木桩等,在汛期来临前,组织人力、物力突击,在原堰顶位置用袋土加高围堰,确保围堰高度满足该水位下的设计要求,围堰前后口位置设置小木桩支护,同时可在后口适当放坡,在墙身到达一定高度后,也可采用后口蓄水,抵消部分水压力。同时并安排专人沿堰体巡查,确保防患于未然。

六、专项安全生产方案

6.1开工前做好以下施工准备

6.1.1落实基坑开挖、围堰构筑的安全保障措施

6.1.2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进场计划

6.1.3落实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6.1.4制订应急预案

6.2持证上岗

6.2.1参与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由项目部安全监督部门进行检查确认,登记备案。

6.3对施工设备、安全设施(或设备)、防护用品进行检查验收

6.3.1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安全技术性能对本工程的安全施工有重要意义。每项作业必须有专人对相关设备和防护措施进行认真检查,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履行,消除隐患,确保各项设备具有良好的安全技术状况,安全可靠。

七、应急救援预案

7.1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

7.1.1组?长:钱智军

7.1.2副组长:谢?峰

7.1.3成?员:马国洪韦鑫马有文张邦化贾小兵陶广要单庆和刘正阳

7.2项目部应急救援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19-

7.3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人员职责

7.3.1、应急救援组长的职能及职责:

A、在现场视情况程度发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令;

B、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制定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C、现场的指挥与协调;

D、与项目部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E、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F、决定应急撤离,以及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7.3.2、应急救援副组长的职能及职责:

A、协助组长组织和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操作任务;

B、向组长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C、协调、组织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D、在平时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进行检查,并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7.3.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A、抢救现场伤员;

B、抢救现场物资;

C、在必要情况下组建现场消防队;

D、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7.3.4、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A、根据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B、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7.3.5、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A、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B、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C、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D、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E、保险理赔事宜的处理

7.3.6、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

A、保护事故现场;

B、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C、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D、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

E、对事故进行经验性的总结。

7.3.7、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D、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7.4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7.4.1、应急准备

7.4.1.1、组织机构及职责

A、坍塌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钱智军

副组长:谢?峰

成?员:马国洪韦鑫马有文张邦化贾小兵陶广要单庆和刘正阳

B、坍塌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理。

7.4.1.2、培训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进行坍塌事故“应急响应”的培训,明确各自职责分工。

7.4.1.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A、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B、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管理。

7.4.2、应急响应

7.4.2.1、当发生坍塌事故,致人重伤或发生2人以上被掩埋事故,启动本预案。

7.4.3、应急措施

7.4.3.1发生坍塌事故后,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或施工队负责人,由现场安全员或施工队负责人通知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同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施救。接到通知后,立即要求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及小组内成员,赶到事故现场,与技术处理组的技术人员会合,确定救援方案,同时向当地消防大队、人民医院拨打求救电话119、120,简要说明事故现场的准确位置、坍塌情况、采取的措施、受伤人数、受伤部位等。救援措施应按“以人为本,先重后轻”的原则,首先抢救被埋人员,同时,技术组成员采取有效措施,安排专人随时监护边坡状况,由施工队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在靠近被埋人员位置时,禁止使用大型挖掘机械,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一旦被埋人员被救,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等造成意外事故发生,重伤人员直接由120送往医院抢救。

7.4.4事故后处理工作

7.4.4.1由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人。

7.4.4.2写出书面报告,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伤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受伤部位、受伤程度。

7.4.4.3制订或修改有关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7.4.4.4组织所有人进行事故教育。

7.4.4.5向全体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处理意见。

7.5救援器材及设备配备清单

篇5: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

一、总则:遵守国家行业各种深基坑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施工,防止或减少深基坑坍塌,物体打击、淹井等伤害事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深基坑伤害会造成人员伤亡,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各深基坑操作人员应高度重视,严防深基坑事故发生。当发生深基坑意外伤害时,要有效阻止伤害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最大限度减轻对人员的伤害,将深坑伤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弥补损失,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见附件1、3)2、组员:(见附件2、4)三、预防措施:1、各级深基坑管理部门、操作人员必须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政策、法令及上级有关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2、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深基坑设备安全工作的管理,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经常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督促检查深基坑安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无知蛮干等不安全行为,对长期坚持安全生产,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人员要予以表彰或奖励。3、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有影响时,应提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深基坑顶面应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5、深基坑开挖时,不得采用局部开挖及从底层向四周掏土。6、深基坑顶有动载时,基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深基坑的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不应小于1.0M。必要时应采取其他措施。7、用卷扬机牵引小车上坡时,宜用小钢丝绳牵引,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8、在土石松动地层或在粉、细砂层中开挖基坑时,应先作好安全防护;当基坑开挖需要爆破时,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中的有关规定;土质松软层基坑开挖必须进行支护。9、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10、采用天然冻结法开挖基坑时,应根据地质、水文、气温等情况,分层冻结、逐层开挖,严禁破坏冻结层。当气温剧烈回升、河水上升时,应提前搞好防水、排水工作,备用潜水泵或抽水机数台。11、基坑采用排水法降低水位时,对降低水位区域的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应加强观测,必要时采用防范措施。12、在排水过程中,当出现大量砂漏、围堰裂缝漏水较大、围堰内侧坍塌等情况时,应暂停抽水,采取加固措施。13、拆除多层井点应自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进行,在下层井点拆除中,上部各层井点应继续抽水。14、基坑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1)挡板支撑护壁应满足下列要求:1)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分段分层支护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2)当发现支撑变形或折断时,应立即加固。3)支撑拆除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2)喷射砼护壁应满足下列规定:1)护壁前,应对坑口顶缘进行防护加固。2)喷射砼时,喷嘴不得面对有人方向。3)作业中,喷射机发生故障时,应先停风、后停水。(3)砼围圈护壁应满足下列要求:1)砼围圈应开挖一段、灌筑一段。2)顶层护壁口应高出地面0.3M以上。15、基坑围堰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围堰结构应能承受水、土和外来的压力,并防水严密。(2)在围堰内作业,遇有洪水暴涨或渗水渗入不能控制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3)土围堰填筑宽度应满足水压力及流水冲刷要求;(4)钢筋笼卵(片)石围堰,钢筋笼下水时应打桩固牢。16、钢板桩围堰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板桩起吊需要改变吊点位置时,其吊点位置不得低于桩顶1/3的桩长。(2)钢板桩用锤击下沉,桩顶应有桩帽;桩帽变形时,应及时更换。17、在基坑周围设置临边防护,临边防护具体要求如下:(1)临边防护用钢管插入地下做立杆搭设0.6m,1.2m高两道水平栏杆,并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2)夜间挂红灯警示(在防护栏杆上部)。18、监测的项目与监测频率基坑施工监测主要以位移监测为主,监测项目见下表,监测点布置见图。监测项目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仪器测点布置频率1地表沉降NA20**全自动电子水准仪、经纬仪沿基坑周边每5米设置1个测点,必要时加密基坑施工期间1次/天,封底后1次/2天2基坑收敛数显收敛计布置于基坑两条中线上,2个断面基坑施工期间1次/天,封底后1次/2天四、应急处理措施:1、当发生深坑意外伤害时,现场目击人员或深坑操作人员(在深坑操作人员受伤不重或未受伤时)应立即向就近人员求救,同时用电话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电话:),把深坑意外伤害的程度以及发生的地点详细告知应急救援小组。2、应急救援小组在得知发生深坑意外伤害后,立即通知应急救助小组赶到事故发生地点。3、处理深坑意外伤害时,应弄清有无人员受伤,有无受困人员,首先解救受伤、受困人员。根据人员受伤害的程度实施现场救治或用应急车及时送往武警湖南省总队医院。4、在处理深坑意外伤害时,所需的物资、设备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动,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5、在解救受伤及受困人员时,如需用到机械设备,而外调设备不能及时到场时,在可能情况下,现场装载机或挖掘机也可临时用作应急起重设备。6、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7、为抢救受伤者或抢险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并拍好现场照片。五、应急救助措施:应急救助的物资、设备、医疗急救用品、药品等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动。六、成立深坑伤害事故处理小组:1、对一般事故,由项目部事故调查小组进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并对相关责任人按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处罚,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2、对重大或特大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机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等待上级事故调查小组的调查处理,同时做好相关善后事宜及工作。东岸附件1组织机构组长:彭再勇副组长:张雄飞、姜永涛、陈先智、胡湘武、牛瑞、谢海金、吴广、韩志富、李勇组员:刘敏、蒋勇、李晓龙、魏祥、张通会、王厚涛、陈勇、蒋平、张晏明、李友明、张建峰、刘志远、谢峰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附件2成员名单姓名职务权限1彭再勇组长现场总指挥,决定现场抢险方案,组织进行事故原因分析2张雄飞副组长后勤负责人,保障救援物资供给,参与事故原因分析3姜永涛牛瑞胡湘武谢海金吴广陈先智韩志富李勇副组长现场副指挥,组织拟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进行事故分析4刘敏组员协助负责人拟定应急救援方案,协助指挥现场抢险5蒋勇组员协助负责人拟定应急救援方案,协助指挥现场抢险6张通会组员保障应急救援机械物资供给,参与事故原因分析7李晓龙组员保障应急救援物资供给,参与事故原因分析8刘志远组员负责向上级汇报情况,协助周围环境关系,配合现场抢险,参与事故原因分析9魏祥组员协助负责人组织现场救援,抓好所在工区设备安全控制工作10张厚涛组员协助负责人组织现场救援,抓好所在工区设备安全控制工作11陈勇组员协助负责人组织现场救援,抓好所在工区设备安全控制工作12蒋平组员协助负责人组织现场救援,抓好所在工区设备安全控制工作13李友明组员协助负责人组织现场救援,抓好所在工区设备安全控制工作14谢峰组员负责救援物资的运输保障供给15张建峰组员负责伤员抢救16张晏明组员协助拟定组织现场应急救援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