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点自测题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知识点自测题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9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B.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C.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不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

D.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

2、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

A.最大危险原则B.概率求和原则C.重大危险源原则D.最小伤害原则

3、在易爆、易燃、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即《易爆、易燃、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中将事故严重度用()表示。

A.经济损失(万元)B.死亡人数C.误工人数D.误工天数

4、为了考虑毒物扩散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定义毒性物质为第()种危险物质。

A.8B.7C.9D.6

5、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

A.2009年12月1日B.2009年10月1日C.2009年4月1日D.20**年7月1日

6、重大危险源()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控制的目的B.划分的意义C.评价的依据D.管理的作用

7、在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的()单元。

A.临界量B.20tC.50tD.上限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危险性抵消因子的评价方法中,工艺、设备、容器和建筑结构抵消因子由23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

B.安全管理状况由11类72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

C.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素质由4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

D.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愈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l生比值愈大

9、根据泄漏物状态、贮藏压力、泄漏方式,建立了()种毒物扩散伤害模型。

A.八B.九C.十D.七

10、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500mB.600mC.550mD.650m

11、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不包括()。

A.气体燃烧性物质B.还原物物质C.自然物质D.遇水易燃物质

12、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实施重大危险源的()

监控与管理。

A.信息系统/全面B.信息网络/全面C.信息系统/宏观D.信息网络/宏观

13、“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中仅与含毒物质有相关关系的是()。

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毒物出料及输送D.操作方式

14、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分。

A.97B.98C.99D.100

15、()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

A.英国B.美国C.荷兰D.德国

6、国家科贸会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起草提出了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此标准自()实施。

A.2009年12月1日B.2009年10月1日C.2009年4月1日D.20**年7月1日

17、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NOHSC)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控制规定,并在()批准公布了重大危险源的第一个年度公告。

A.2000年7月25日B.20**年7月25日C.2000年6月25日D.20**年6月25日

18、国际劳工组织在()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19、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关于危险物质应用和工业过程中事故预防措施的决定。

A.1985年2月B.1985年4月C.1986年6月D.1985年6月

20、从()起,《塞韦索法令Ⅱ》完全代替了原先的《塞韦索法令》,新法令是强制性条约。

A.1996年2月B.1999年2月C.1992年6月D.1999年6月

21、欧共体在()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CCDirective82/501,简称《塞韦索法令》)。

A.1974年6月B.1979年6月C.1982年6月D.1999年2月

22、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原则建立了物质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A.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B.最大危险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

C.概率求和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D.最大危险原则、概率求和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

23、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

A.监督B.统一监督C.分级监督D.专项监督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A.信息网络系统B.管理系统C.网络系统D.预警系统

25、用下列()标准作为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

A.A级:B2≤0.01B.B级:0.001

E.E级:0

26、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等几个部分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27、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是()。

A.数据编辑B.查询C.应急预案D.显示E.结果统计

28、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包括()。

A.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B.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C.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

D.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E.农村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29、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A.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B.一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C.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

D.二级和三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E.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30、事故严重度建立了6种伤害模型,下列()属于其中。

A.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B.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云爆炸C.室外火灾D.池火灾

E.固体和粉尘火灾

31、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参数。

A.毒性等级B.物质状态C.浓度D.气味E.重度

32、对于毒性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毒性大的物质,即使微量扩散也能酿成事故,而毒性小的物质不具有这种特点

B.液相毒物比气相毒物更容易酿成事故

C.重度大的毒物泄漏后不易向上扩散,因而容易造成中毒事故

D.一种危险物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七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八类

E.毒性大小不仅影响事故后果,而且影响事故易发性

33、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参数。

A.毒性等级B.物质的状态C.气味D.密度E.重度

34、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包括()。

A.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B.危险源数据采集与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C.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D.有毒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E.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

35、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包括()。

A.宏观监控的组成原理B.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C.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

D.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E.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36、用A*=1g(Bi*)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式中Bi*是以10万元为缩尺单位的单元固有危险性的评分值。定义正确的是()。

A.一级重大危险源:A*≤3.5B.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C.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

D.四级重大危险源:A*<1.5E.五级重大危险源:A*≥3.5

37、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包括()。

A.评价单元的划分B.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C.数学模型D.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

E.物理模型

38、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

A.爆炸性物质B.气体燃烧性物质C.还原性物质D.自燃物质E.遇水易燃物质

3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B.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共设施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D.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E.军事禁区(不包括军事管理区)

40、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D.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E.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

41、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部分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D.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E.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

42、下列关于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6年欧共体颁布了《塞韦索法令Ⅱ》,并要求其成员国从1999年起开始执行

B.198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ILO)组织召开了重大工业危险源控制技术的三方讨论会

C.1988年ILO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

D.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E.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NOHSC)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控制规定,并在2000年7月25日批准公布了重大危险源的第一个年度公告

43、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或临时地()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A.生产B.加工C.使用D.销售E.搬运

44、大量事故统计表明,()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A.工艺设备故障B.人的误操作C.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D.未提供足够的个体防护

E.防护不足

45、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的目标主要包括()。

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D.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E.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

篇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45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B.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C.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不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

D.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

2、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

A.最大危险原则B.概率求和原则C.重大危险源原则D.最小伤害原则

3、在易爆、易燃、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即《易爆、易燃、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中将事故严重度用()表示。

A.经济损失(万元)B.死亡人数C.误工人数D.误工天数

4、为了考虑毒物扩散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定义毒性物质为第()种危险物质。

A.8B.7C.9D.6

5、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

A.20**年12月31日B.20**年1月1日C.20**年4月1日D.20**年12月1日

6、重大危险源()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控制的目的B.划分的意义C.评价的依据D.管理的作用

7、在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的()单元。

A.临界量B.20tC.50tD.上限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危险性抵消因子的评价方法中,工艺、设备、容器和建筑结构抵消因子由23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

B.安全管理状况由11类72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

C.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素质由4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

D.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愈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l生比值愈大

9、根据泄漏物状态、贮藏压力、泄漏方式,建立了()种毒物扩散伤害模型。

A.八B.九C.十D.七

10、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500mB.600mC.550mD.650m

11、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不包括()。

A.气体燃烧性物质B.还原物物质C.自然物质D.遇水易燃物质

12、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实施重大危险源的()

监控与管理。

A.信息系统/全面B.信息网络/全面C.信息系统/宏观D.信息网络/宏观

13、“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中仅与含毒物质有相关关系的是()。

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毒物出料及输送D.操作方式

14、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分。

A.97B.98C.99D.100

15、()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

A.英国B.美国C.荷兰D.德国

16、国家科贸会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起草提出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此标准自()实施。

A.2000年4月1日B.20**年1月9日C.20**年4月1日D.2000年1月9日

17、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NOHSC)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控制规定,并在()批准公布了重大危险源的第一个年度公告。

A.2000年7月25日B.20**年7月25日C.2000年6月25日D.20**年6月25日

18、国际劳工组织在()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19、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关于危险物质应用和工业过程中事故预防措施的决定。

A.1985年2月B.1985年4月C.1986年6月D.1985年6月

20、从()起,《塞韦索法令Ⅱ》完全代替了原先的《塞韦索法令》,新法令是强制性条约。

A.1996年2月B.1999年2月C.1992年6月D.1999年6月

21、欧共体在()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CCDirective82/501,简称《塞韦索法令》)。

A.1974年6月B.1979年6月C.1982年6月D.1999年2月

22、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原则建立了物质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A.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B.最大危险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

C.概率求和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D.最大危险原则、概率求和原则和单元区面积简化原则

23、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

A.监督B.统一监督C.分级监督D.专项监督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A.信息网络系统B.管理系统C.网络系统D.预警系统

25、用下列()标准作为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

A.A级:B2≤0.01B.B级:0.001

E.E级:0

26、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等几个部分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27、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是()。

A.数据编辑B.查询C.应急预案D.显示E.结果统计

28、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包括()。

A.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B.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C.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

D.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E.农村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29、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A.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B.一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C.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

D.二级和三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E.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

30、事故严重度建立了6种伤害模型,下列()属于其中。

A.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B.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云爆炸C.室外火灾D.池火灾

E.固体和粉尘火灾

31、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参数。

A.毒性等级B.物质状态C.浓度D.气味E.重度

32、对于毒性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毒性大的物质,即使微量扩散也能酿成事故,而毒性小的物质不具有这种特点

B.液相毒物比气相毒物更容易酿成事故

C.重度大的毒物泄漏后不易向上扩散,因而容易造成中毒事故

D.一种危险物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七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八类

E.毒性大小不仅影响事故后果,而且影响事故易发性

33、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参数。

A.毒性等级B.物质的状态C.气味D.密度E.重度

34、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包括()。

A.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B.危险源数据采集与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C.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D.有毒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E.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

35、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包括()。

A.宏观监控的组成原理B.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C.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

D.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E.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36、用A*=1g(Bi*)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式中Bi*是以10万元为缩尺单位的单元固有危险性的评分值。定义正确的是()。

A.一级重大危险源:A*≤3.5B.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C.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

D.四级重大危险源:A*<1.5E.五级重大危险源:A*≥3.5

37、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包括()。

A.评价单元的划分B.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C.数学模型D.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

E.物理模型

38、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

A.爆炸性物质B.气体燃烧性物质C.还原性物质D.自燃物质E.遇水易燃物质

3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B.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共设施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D.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E.军事禁区(不包括军事管理区)

40、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D.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E.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

41、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部分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D.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E.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

42、下列关于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6年欧共体颁布了《塞韦索法令Ⅱ》,并要求其成员国从1999年起开始执行

B.198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ILO)组织召开了重大工业危险源控制技术的三方讨论会

C.1988年ILO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

D.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E.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NOHSC)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控制规定,并在2000年7月25日批准公布了重大危险源的第一个年度公告

43、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或临时地()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A.生产B.加工C.使用D.销售E.搬运

44、大量事故统计表明,()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A.工艺设备故障B.人的误操作C.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D.未提供足够的个体防护

E.防护不足

45、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的目标主要包括()。

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D.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E.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

篇3:热处理车间危险源辨识考试试卷

热处理车间危险源辨识考试试卷工号:???姓名:?岗位:???成绩:?一、填空题(40分)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包括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包括承包商和参观者)活动,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本公司提供的还是他人提供的。

?2、危险源在辨识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三种状态,即?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即?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

?3、危险源辨识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以下几方面: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方面,包括a)?设计不良b)?防护不良?,c)?维修不良?2、物料方面,包括a)?物理性,b)?化学性?,c)?生物性?,3、?有害噪声?的产生,4、?有害震动?的产生,5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

?4、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物理性的不安全状态包括,高温物,?低温物?,粉尘和气溶胶,运动物。二、简答题(15分)

?1、请说出危险源的定义(7分)答:危险源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放生事故,将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2、请写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至少写出8点)。(8分)①不按规定的方法②不采取安全措施③对运转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④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⑤制造危险状态⑥使用防护用具的缺陷⑦不安全放置⑧接近危险场所⑨某些不安全行为⑩误动作?其它三、综述题(45分)1、请用表格形式写用出自己岗位的危险源点,可能导致的事故及现有的控制措施。(本岗位危险源点超过10个的写出10点即可,本岗位不超过10个的要写全)(25分)。先在表头处写出自己的岗位。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现有的控制措施1非工作人员在板坯库穿,不走安全通道砸伤①增加醒目的标②加强班组教育③制定有力措施2长时间使用电脑易引起眼部炎症①注意眼部休息②主控室人员2小时出去查料一次③实行人员交互作业3进入天然气区域未带报警器,天然气泄漏无法检测中毒必须带报警仪才允许进入天然气区域作业,作业时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进入现场。4经过天桥时脚底打滑摔伤①经过天桥时脚要站牢,手要抓扶梯②保证天桥桥面清洁5劳护用品穿戴不齐落下(砸伤)①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和劳保鞋②加强班组内部自查,一般2小时检查一次6离炉门口太近炉气外溢烫伤①司炉工司炉时保持炉内微正压②与炉门保持安全距离7加热炉点火烘炉中毒、爆炸①确认安全连锁均正常②按相关规程和制度进行点火、烘炉8加热炉烘炉送天然气中毒、爆炸按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程进行停送天然气,具备烘炉条件,氮气置换完毕,检查确认减压阀良好,检查确认烘炉烧嘴阀关闭严密,慢慢打开天然气来源阀9加热炉停天然气爆炸按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程关闭天然气烧嘴阀,关闭切断阀,打开末端放散阀,在天然气调压站上接氮气管,打开氮气阀,开始吹扫主管路,吹扫完毕取样合格,关闭氮气阀,拆卸氮气软管10加热炉天然气泄漏中毒、爆炸按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程①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带好天然气报警仪②找到泄漏点,关闭泄漏点处的阀门,用排风扇吹扫泄漏点的天然气,降低空气中天然气浓度③通知检修人员及时处理11水杯,水瓶等放在操作台的控制面板上水杯、水瓶翻倒引起电路短路①按规定不把水杯、水瓶等盛液体的容器放在控制面板上?②加强班组教育12操作室内电气老化、短路火灾①?加强检查对老化的电气设备、电线及时更换②规范使用电源,不乱接电线、插座,不在操作室内使用与工作无关的电器③一旦起火,按应急处理规程处理。2、请用表格形式写出自己岗位外的5个重要岗位的危险源点,可能导致的事故及现有的控制措(每个岗位写两个)(20分)。序号岗位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现有的控制措施1备料系统作业行车吸盘磁力不够钢板坠落砸伤按标准堆放钢板,吊运钢板时吸盘吸力要够,按时检查吸盘完好情况2抛丸机作业丸料飞溅物体打击①增加醒目提示标语②加强班组教育③加强自身防护措施3MES管理员开关漏电触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电工,杜绝私自操作4取样剪(6CS)辊道倒钢板撞坏下刀台下刀片严禁尾部过下刀台以后的钢板倒运5冷矫作业7CS2块钢板叠矫机械损坏①?严禁多块钢板叠矫②吊运钢板时仔细检查,以免钢板吸附在下面。6火焰切割作业夏季人工火焰切割温度过高中暑降温措施保持完好,发放夏令用品,工作时相互替换配合

篇4:火灾发生基本条件防火基础知识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防火与灭火措施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阻止燃烧()个条件同时存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

A.两B.三

C.五D.四

2.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这种燃烧现象称为()。

A.爆炸B.自燃

C.着火D.闪燃

3.能引起可燃物质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

A.着火点B.燃点

C.闪点D.自燃点

4.()是可燃物质不用明火点燃就能够自发着火燃烧的现象。

A.爆炸B.自燃

C.着火D.闪燃

5.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或火焰的条件下,能自动引起燃烧和继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

A.着火点B.燃点

C.闪点D.自燃点

6.()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现象。

A.爆炸B.自燃

C.着火D.闪燃

7.建筑构件()是划分建筑耐火等级的基础数据,也是进行建筑物构造防火设计和火灾后制定建筑物修复方案的科学依据。

A.耐火性能B.自然点

C.耐火极限D.闪燃点

二、多项选择题

1.燃烧现象的特征包括()。

A.放热B.发光

C.爆炸D.生成新物质

E.着火

2.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化剂

C.点火源D.温度

E.时间

3.防火的基本措施包括()。

A.隔绝空气B.控制可燃物

C.准备消防器材D.消除着火源

E.阻止火势蔓延

4.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

A.隔离法B.冷却法

C.窒息法D.抑制法

E.控制可燃物

5.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

A.闪点B.燃点

C.自燃点D.着火点

E.闪光点

6.建筑起火的原因可归纳为()。

A.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B.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

C.纵火和自然现象引起

D.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不当

E.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

7.防火对策可分为两类,即()。

A.积极防火对策B.利用消防器材

C.“消极”防火对策D.求助消防部队

E.其他

8.积极防火对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采用预防起火B.利用消防器材

C.初期灭火D.早期发现

E.求助消防部队

9.“消极”防火对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求助消防部队B.采用以耐火构件划分防火分区

C.设置防排烟系统D.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

E.设置安全疏散楼梯

10.不同燃烧性能建筑材料制成的建筑构件,可分为()。

A.不燃烧体B.可燃烧体

C.难燃烧体D.易燃烧体

E.燃烧体

1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在标准耐火试验中,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止,这段抵抗火作用的时间,一般以小时计。

A.隔热性B.稳定性

C.安全性D.完整性

E.绝热性

12.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佃四78—88)规定,耐火极限的判定分为()构件。

A.分隔构件B.承重分隔构件

C.承重构件D.非承重构件

E.双重分隔构件

13.防火涂料种类很多,按使用对象和涂层厚度一般可将防火涂料分为两大类别,即()。

A.超薄型防火涂料

B.饰面型防火涂料

C.加厚型防火涂料

D.钢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防火涂料

E.一般型防火涂料

14.饰面型防火涂料按分散介质分为两大类,即()。

A.水性B.油性

C.易溶型D.溶剂型

E.难溶型

15.钢结构防火涂料按所使用胶粘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即()。

A.可溶防火涂料B.有机防火涂料

C.难溶防火涂料D.无机防火涂料

E.易溶防火涂料

16.防火板材分二类,即()。

A.普通薄板B.密度大、强度高的薄板

C.密度小、强度低的薄板D.密度较小的厚板

E.密度较大的厚板

自测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B5.D6.A7.C

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3.ABDE4.ABCD5.BD6.BCDE7.AC8.ACD9.BCDE10.ACE11.BDE12.ABC13.BD14.AD15.BD16.BD

篇5: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可能造成()人以上伤亡,或者5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潜在事故危害。()

A.10B.6C.15D.20

2.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的设备设施。()

A.500卡B.1000卡C.一定量D.临界量,

3.事故发生的概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称为。()

A.风险率B.损失量C.严重量D.危险级

4.一般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分为几级?()

A.2级

B.5级

C.3级

D.4级,即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和破坏性的

5.我国国标《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于哪一年发布实施?()

A.20**年B.2000年C.1999年D.20**年

6.《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定义了哪一类物质的临界量?()

A.爆炸性物质B.建筑物质C.化工物质

7.《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定义了哪一类物质的临界量?()

A.易燃物质B.建筑物质C.化工物质

8.《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定义了哪一类物质的临界量?()

A.活性化学物质B.建筑物质C.化工物质

9.《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定义了哪一类物质的临界量?()

A.有毒物质B.建筑物质C.化工物质

10.下面哪一种危险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A.有毒物质B.集聚性人群C.高速公路上浓雾茫茫

11.下面哪一种危险源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A.有毒物质B.压力容器C.高速公路上浓雾茫茫

二、多选题

1.《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定义了哪些物质的临界量?()

A.爆炸性物质B.易燃物质C.活性化学物质D.化工物质E.有毒物质

2.下面哪些危险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A.有毒物质B.集聚性人群C.高速公路上浓雾茫茫

D.活性化学物质E.压力容器

3.下面哪些危险源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A.有毒物质B.集聚性人群C.高速公路上浓雾茫茫

D.活性化学物质E.压力容器

4.下列哪些是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

A.减轻风险B.预防风险C.转移风险D.回避风险

5.控制系统风险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A.闭环控制原则B.动态控制原则C.分级控制原则D.多层次控制原则

6.下列哪些属于风险管理的内容:()

A.风险规划B.风险监督C.风险分析D.风险的控制管理

7.减少或避免人为失误的措施有:()

A.人的安全化B.管理安全化C.操作安全化D.环境安全化

8.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有:()

A.排除B.降低C.保护D.管理

9.危险源的控制途径有:()

A.技术控制B.人行为控制C.管理控制D.环境控制

10.下列哪些属于固有危险源的微观控制方法:()

A.消除危险B.防护危险C.隔离危险D.保留危险

11.高处作业根据高度差指标将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

A.一级2-5米B.二级5-15米C.三级15-30米D.特级30米以上

12.下列哪些属于工业生产中的第一类危险源:()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触电D.中毒窒息

13.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

A.潜在危险性B.存在条件C触发条件D.人的安全化条件

14.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风险辨识B.风险估计C.风险评价D.风险衡量

15.下列哪几种理论属于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的风险分析理论:()

A.无隐患管理理论B.风险辩识理论

C.风险评价理论D.FTA故障树分析理论

16.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

方法处理风险,实现最佳的安全生产保障。()

A.识别风险B.衡量风险C.分析风险D.评价风险

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A2.D3.A4.D5.B6.A7.A8.A9.A10.A11.C

二、多选题

1.ABCE2.ADE3.BC4.ABCD5.ABCD6.CD7.ABC8.ABC9.ABC10.ABCD

11.ABCD12.ABCD13.ABC14.ABC15.BC16.ABC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