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医务人员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7

一、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锐器伤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

联系电话:

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

其他既往传染病史:

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

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

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

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

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

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

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

科室住院号

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

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经过:

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

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

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篇2:(血库)输血科感染管理制度

1.科室布局合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显。血液储存室、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

2.清洁区必须每天三氧或紫外线密闭消毒30~60min,专人负责,有消毒记录。

3.接受医院“院感”委员会的监督指导,积极配合定期抽样检查。清洁区达到Ⅱ类环境标准,空气细菌菌落数<200cfu/m3,物表菌落数<5cfu/m2,医务人员手指菌落数<5cfu/m2。随时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用高效消毒剂及时处理。

4.各个岗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禁止自采自用血液,必须按规定从合法血站取血,确保用血安全。

6.科学合理使用成分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7.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8.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达到有关标准。

9.工作人员上岗时,应随时警惕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作好自身防护,防止职业暴露。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按规定处理。

10.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用消毒液清洁一次,每月对冰箱内空气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随时保持冰箱清洁卫生。

11.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等生物垃圾,必须分类收集,贴生物危害标记,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次性空针每天消毒清洗后如数交回供应室并签字,盛血试管每天送医院焚化炉毁型焚烧处理,血液洗涤水消毒后倒入下水道,进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

12.各种消毒处理资料档案保存至少3年。

篇3:检验科预防控制职业暴露工作制度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精神要求,特制订本制度,旨在维护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工作人员(检验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工友)在工作期间从事各项操作时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的处理。

3.职责:

(1)由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落实具体措施,包括对职工、工友、实习生的宣传、指导,急救药箱的准备等,科主任负责督查。

(2)全科人员必须按本制度遵照执行。

4.工作程序:

(1)防止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①工作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一切操作均应参照《检验科生物防护制度》执行。

②工友在处理污染标本时,要防止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围裙。

③工作人员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④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血、离心、洗涤等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试管、玻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⑤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放人锐器消毒盒消毒,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具体可参照《丽水市中心医院医院关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的暂行规定》。

(2)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发生针刺伤后,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后再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职业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告科主任,并到防保科填写《丽水市中心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防保科接到报告后,协同科主任进行职业暴露情况评估并指导处理。首先确定暴露源是否具有传染性(乙肝、丙肝、HIV、梅毒等)及暴露者的免疫情况,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取患者及职业暴露者的血液进行检查。

④根据暴露情况,防保科按照相关传染病预防要求提出处理建议。如暴露源病毒为艾滋病病毒,应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具体预防用药方案按暴露级别而定。

⑤如暴露源病毒为乙肝病毒,应进行预防接种,在24小时内先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间隔半月以上再接种乙肝疫苗三针。如暴露者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只需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即可。

⑥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治疗费用统一由院部承担。

附件1医护人员预防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防护流程(详见医院感染管理篇的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工作制度)

附件2血液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详见医院感染管理篇的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工作制度)

篇4:医院感染科工作职责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职责

1、负责制订本院、本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2、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医院环境污染情况、消毒药械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并提出考评意见。

3、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4、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及时向全院反馈,并按要求上报。

5、对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6、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主管院长报告。

7、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8、协调医院各科室、各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提出业务技术指导。

9、对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主管院长报告汇报。

10、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考评。

11、参与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12、向全院介绍、推广行之有效的消毒药械,监督检查全院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等用品的购入、使用、处理等情况。

13、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14、督促和要求检验科定期收集总结医院各种临床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将结果向各临床科室反馈,以供合理选用抗生素参考。

15、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关医院感染咨询。

16、完成医院主管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主管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业务及行政领导工作。

2、制定全院及本科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负责贯彻落实、总结考评。

3、组织贯彻实施有关医院感染政策及法规。

4、制定全院及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制度、控制措施、实施方案并提交主管院长审定,主持日常的监督实施工作。

5、定期向主管院长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情况。

6、掌握全院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定期分析、总结和汇总,每季度通过《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向全院公示。

7、指导和参与检查医院各病区和特殊部门的消毒与隔离措施,负责环境卫生的细菌学监测管理。

8、负责医院内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导和管理。9、负责组织医院有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知识、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等的培训。

10、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协调各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

11、对发生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如出现或高度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要立即亲临现场,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及制定控制措施,必要时提请启动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预案,并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情况。

12、追踪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理论水平的进展,结合临床实际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2、定期检查医院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3、负责医院感染发病的监测工作。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督促落实监控措施。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应及时调查、上报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制止感染蔓延。

4、负责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5、负责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收集、登记、统计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整理与保管。

6、每季度做好手术病人抗生素使用专项检查,每半年对各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7、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8、经常深入科室,宣传控制感染知识,督导检查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工作;督促重点管理部位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9、掌握院内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动态。

10、定期向科主任报告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和控制效果。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筹备工作。

11、负责对医院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购入、储存保管、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12、努力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专业知识,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篇5:感染科护士长岗位职责工作内容

感染科护士长职位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

2.熟悉院内感染、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3.基本素质要求

a).身体健康,恪尽职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b).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细心周到,有一定的创新性,具有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c).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决断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

感染科护士长岗位职责/工作内容

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感染科护理、护理教学及护理管理工作。

2、根据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科对感染科护理工作质量做要求和工作计划,结合感染科病人的特点和本科情况,制定护理工作计划,护理质量监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3、督促检查感染科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医嘱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等,预防事故、差错、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

4、随同科主任查房,以便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加强医护联系。

5、负责或指定专人负责心电监护、微量推注泵等各类仪器、设备、药品和器材的管理,以及卫生被服、隔离衣、防护服的请领、报销和各种登记、统计工作。

6、组织感染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理业务技术,注意护士的素质培养,提高传染病的护理水平,了解感染科护理人员的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7、了解感染科病人的病情、思想和生活情况,开展心理护理、宣传传染病的健康保健知识和住院规则,征求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

8、负责感染科护士的排班、轮换和临时调配。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