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脚手架控制要点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安全防护脚手架控制要点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6

相关规范图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10、《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1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2012)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5、《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

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17)

17、《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

18、《建工集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标准》

1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0、《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

二、熟悉掌握的控制要点

⊥6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

第十一条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危大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二条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告危大工程名称、施工时间和具体责任人员,并在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五条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专项施工方案。

因规划调整、设计变更等原因确需调整的,修改后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按照本规定重新审核和论证。涉及资金或者工期调整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约定予以调整。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对危大工程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施工现场履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组织限期整改。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危大工程进行施工监测和安全巡视,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第二十条对于按照规定需要进行第三方监测的危大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勘察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当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由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报送监理单位后方可实施。监测单位应当按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及时向建设单位报送监测成果,并对监测成果负责;发现异常时,及时向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报告,建设单位应当立即组织相关单位采取处置措施。

第二十一条对于按照规定需要验收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危大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验收标识牌,公示验收时间及责任人员。

第二十二条危大工程发生险情或者事故时,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应当配合施工单位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第二十三条危大工程应急抢险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制定工程恢复方案,并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后评估。

第二十四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档案。

施工单位应当将专项施工方案及审核、专家论证、交底、现场检查、验收及整改等相关资料纳入档案管理。

⊥65⊥、要熟悉《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并掌握下列强条:

3.4.3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

6.2.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6.3.3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6.3.5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4.4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6.6.3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6.6.5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6.9.6?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7.4.2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7.4.5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8.1.4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9.0.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9.0.4钢管上严禁打孔。

9.0.5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9.0.7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9.0.1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

9.0.14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2012)控制要点

2.1.3施工单位必须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并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2.1.4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2.1.8安全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725《安全网》规定。阻燃型平(立)网续燃、阻燃时间不应大于4s,外观要求缝线无跳针,无断纱缺陷。?

2.2.1基础施工及开挖槽、坑、沟土方前,建设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向施工企业提供详细的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上)管线和地下工程资料。

2.2.3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必须制定保证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地下工程安全的措施并经技术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2.2.4基坑周边必须设置排水系统和设施,确保排水畅通。基坑周边必须设置挡水围堰。

2.2.5基坑周边1m范围内禁止堆物堆料,1m以外堆物堆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或专项方案规定。

2.2.6基坑周边5m范围内不宜设置集水坑。排水使用潜水泵时,悬挂和牵引水泵必须使用绝缘绳索。?

2.2.8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m,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采取固壁措施,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爬梯两侧应用密目网或金属网封闭。开挖深度超过2m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金属网封闭。基坑深度超过3m的,应分别在基坑两端设置人员上下爬梯或坡道。

2.2.13基础施工时的降排水(井点)工程的井口,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和牢固的防护盖板或围栏。完工后,必须将井回填夯实。

2.3.1大模板存放区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围栏并封闭管理。

2.3.2施工现场禁止使用单腿模板。模板支腿的上支点高度应不低于模板高度的2/3。

2.3.3大模板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夯实。有支腿大模板必须对面码放整齐,两模板间距不小于600mm,并保证70°-80°的白稳角。长期存放的大模板必须采取拉杆连接、绑牢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2.3.4无支腿大模板和角模模板必须放入专门设计的模板插放架内,插放架应便用钢管搭设,设置行走马道和防护栏杆,架体高度不得低于大模板高度的80%。

2.3.6大模板吊装入位之后和拆除之前,必须使用钢丝绳索扣(保险钩)固定,严禁使用铁丝或火烧丝固定大模板。

2.3.7大模板吊运应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处。模板吊运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起吊模板碰撞相邻模板,起吊应平稳,不得偏斜或大幅度摆动。禁止同时吊运两块及以上大模板。

2.3.8严禁人员和物料随同大模板一同起吊。穿墙螺栓等零散部件的垂直运输应使用金属容器吊运。

2.3.9模板拆除应按区域逐块进行,并设置警戒区。

2.3.10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大模板吊装作业。

2.4.1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0m。

2.4.2悬挑式脚手架、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和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4.3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丁程,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2.4.7落地式脚手架立杆基础必须铺设垫板或底座,且有排水措施,其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lOOmm,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单块垫板上应设不少于2根立杆。

2.4.9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4.10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脚手架立杆横距、纵距、大横杆步距及搭设高度应根据使用中的最大荷载选取。立杆横距不宜大于1.05m、纵距不宜大于1.5m、大横杆步距不宜大于1.8m。

2.4.11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2.4.12脚手架立杆顶端外排立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m,坡屋面结构宜高出檐口上端1.5m。

2.4.13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双排钢管脚手架连墙件应与内外排杆件连接,连墙件宜与立杆连接。

2.4.14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商,并且不应大于4m,水平距离不应大于6m。

2.4.15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2.4.17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

2.4.18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距墙面间距不得大于200mm。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

2.4.20脚手架施工层操作面下方净空距离3m内,必须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第一道水平网下方每隔l0m应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

2.4.21架体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沿外立杆内侧进行封闭,密目式安全立网之间必须连接牢固,封闭严密,并用专用绑绳与架体固定。

2.4.23承重或上人的悬挑脚手架,其悬挑梁应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

2.4.24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或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

2.4.25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应不小于16mm,材质应符合相关规定,严禁使用螺纹钢。

2.5.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具有可靠的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的安全装置。

2.5.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过程中,架体上严禁站人及放置物料。架体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下方挂设水平安全网,架体外立面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严密。

2.5.12电梯井操作平台应采用落地式支撑体系或使用14#及以上型号工字钢支撑,操作平台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5.13愚挑式钢平台主绳、保险绳吊点应分别设置,不得采用钢丝绳从平台下兜底的方式。主绳吊点距平台前端不应大于500mm,保险绳吊点距主绳吊点不宜大于500mm,保险绳应张紧,主绳、保险绳严禁使用花篮螺栓调节。

2.5.15悬挑式钢平台主梁应使用整根槽钢或工字钢,禁止接长使用。

2.5.16悬挑式钢平台承载面积应不大于20㎡,长宽比应不大于1.5:1。临边应设置不低于1.5m的防护栏杆,栏杆内侧设置硬质材料的挡板。

2.5.17移动式操作平台应编制安全技术方案,承载面积不应超过l0㎡,高度不宜超过5m,应设防护栏杆和爬梯。电梯井操作平台、悬挑式钢平台、移动式操作平台等移动过程中禁止站人。

2.6.1短边长度1.5m以下的孔洞,应用坚实盖板封闭,有防止挪动、位移的措施,盖板应加警示标识。

2.6.2短边长度超过1.5m的孔洞,四周必须搭设两道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孔洞中间设置水平安全网。若洞口尺寸过大,无法设置水平安全网的,应按照临边防护标准进行防护。

2.6.3伸缩缝和后浇带处,应加固定盖板防护,并加警示标识。

2.6.4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5m的固定式防护门。

2.6.5电梯井首层应设置双层水平安全网。首层以上和有地下室的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且不大于l0m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边缘距电梯井墙壁不大于150mm

2.6.6电梯井和管道竖井严禁作为垃圾通道。电梯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如遇特殊情况必颏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进行论证。

2.7.1临边应连续设置两道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m,并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严密。?

2.7.5楼层临边结构高度低于1.2m的,应按照临边防护标准搭设防护栏杆。

2.7.6确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洞口或临边防护的,必须设专人监护。禁止同时拆除多层洞口或临边防护,禁止垂直交叉作业。

2.8.4在建工程外侧使用落地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时,多层建筑首层四周必须搭设3m宽的水平安全网,网底距接触面不得小于3m;高层建筑首层四周应措设6m宽的双层水平安全网,网底距接触面不得小于5m。多层和高层建筑应每隔四层且不大于l0m,应设一道3m宽的水平安全网。

2.8.5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从事支模、绑钢筋等施工作业时,必须有可靠防护的施工作业面,人员上下应设置安全稳固的爬梯

2.8.9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必须搭设大于通道宽度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不小于50mm厚的脚手板。多层建筑防护棚长度不小于3m,高层建筑防护棚长度不小于6m。?

2.8.11钢结构施工作业人员在钢构件上行走时,必须设置稳固的钢丝绳作为安全绳,安全带系挂在安全绳上方可行走。行走时,不得搬运重物。

2.8.12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及零部件,应有防坠落措施。

2.9.1玻璃应放置在专用存放架上,呈70°-80°码放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固定,底部采取防滑移措施,周围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2.9.2玻璃在搬运、安装过程中,应有防止倾倒和底部滑移的措施。

掌握《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模板(满堂)支撑架

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自由端高度(mm)

500

700

650

可调托座丝扣外露长度(mm)

300

/

400

可调底座丝扣外露长度(mm)

/

/

300

扫地杆距地面高度(mm)

200

350

550

篇2: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基本要求

1.1建筑登高作业人员(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1.2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以及其他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登高架设工作。

1.3高处作业(2m以上)必须佩戴安全带,且与已搭好的立、横杆挂牢。

1.4大风、雨、雪后,要对脚手架进行例行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

1.5钢管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应是合格品。脚手架搭设前,应对架设材料及部件进行检查。有裂纹及变形的卡子、架管不得使用。

2搭设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1脚手架必须设纵横扫地杆,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进行可靠的连接。

2.2本工程地上3层,最高点为49.527m,最低点为34.463m;外围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操作架和防护架,剪刀撑采用杆与地面的600夹角4跨立杆设置的方式沿架体整个高度和宽度连续搭设,剪刀撑钢管接长应用3个旋转扣件搭接,接头长度不小于1m。结构西侧和北侧的脚手架立杆架设在地下室顶板上;东侧和南侧大部分架设在肥槽的回填土上。架体水平安全网及架体与结构拉结点及卸荷点的设置详见脚手架安拆方案。

2.3外脚手架马道做法:

a.1.1.48人行马道宽度不小于1m,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3;拐弯处应设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

2.4脚手架必须与建筑物做好可靠拉结,拉结点采用两步三跨的形式设置,高度超过20m的脚手架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结。

2.5脚手架搭设要结合工程进度,未搭设完的脚手架,在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的杆件和不安全的隐患,确保架子稳定。

2.6脚手架搭设到高于建筑物顶部时,里排立杆要低于檐口0.4m~0.5m;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1m~1.5m,搭设两道护身栏,并挂密目安全网。

2.7脚手架的底座、垫板应准确置于定位线上。每搭完一步应矫正步距、纵距、横距以及立杆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75mm)。

2.8脚手板必须满铺、铺严、铺稳,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2.9脚手架每搭设完成一层后由项目技术部、项目生产部门、安全部门、分包单位等共同对已搭设完的架体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填写相关验收表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满堂红脚手架(不包括支模脚手架)

3.1承重的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的纵、横间距不得大于1.5m。纵向水平杆步距不得大于1.4m。站人施工处的小横杆间距不得超过0.75m。脚手板应铺满、铺齐。立杆底部必须夯实,垫通长木跳板。

3.2装修用的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得超过2m。靠墙的立杆应距墙面0.5~0.6m,纵向水平杆每步间隔不得大于1.7m,檩杆间距不得大于1m。搭设高度在6m以内的可花铺脚手板,两块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2m,板端头必须固定牢固。搭设6m以上高度时,必须满铺脚手板。

3.3满堂红脚手架四角必须设抱角戗,戗杆与地面夹角应为45°~60°。中间每4排立杆应搭设一个剪刀撑,一直到顶。每隔两步,横向相隔4根立杆必须设一道拉杆。

3.4挑脚手架的斜支杆可支在下层窗台上(垫木板),斜杆上部与上层窗口的内侧应有横、竖别杠。别杠两端必须长于所别窗口0.25m以上,每窗口至少两根。

3.5纵向水平杆至少搭设三道,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1m。脚手板应铺严铺平。

3.6挑脚手架纵向必须设剪刀撑或正反斜支撑。施工层搭设两道护身栏,立挂密目安全网,下角锁牢。护身栏必须高出檐口1.5m。

3.7挑脚手架一般只用于装修,作业时应严格控制荷载不得超过100kg/m2。作业面下方应按规定搭设水平安全网。

3.8对结构施工需采用挑脚手架时,必须经严格的受力计算,经项目总工批准后,方可搭设。搭设完毕后,必须经项目技术部、安全部、监理工程师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移动式操作平台

4.1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搭设,应遵循专业技术人员按相应技术规范编制并经批准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应进行稳定计算,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

4.2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

4.3装设滚轮的移动式操作平台,其轮子与架体的联结应牢固可靠。并且车轮应装有可靠的制动措施,架体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

4.4操作平台的次梁(杆)的间距不应大于0.4m,台面应满铺50mm厚度以上的木板,并固定牢固。

4.5操作平台的临边应设防护栏杆两道,高度不低于1.2m,立杆间距不大于1m,并设180mm高的挡脚板。

5攀登设施及攀登作业

5.1现场登高除借助建筑结构及脚手架设置的登高设施(如马道)外,也可使用梯子或其他攀登设施。

5.2攀登设施结构必须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梯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应大于110kg。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其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项目责任技术人员应据实验算。

5.3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5.4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时与地面的夹角以75°±5°为宜。梯子踏板间距以300mm为宜,不得有缺档。

5.5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接长措施,且接头只能有一处。

5.6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连接铰链必须牢固,并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5.7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严禁从脚手架外沿等非规定通道处进行攀登,也不得利用吊车臂杆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6拆除脚手架

6.1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架上的材料、工具、杂物,但不应向下抛掷。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挂警戒标志,并安排专人监护。

6.2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地拆除。先拆护身栏、脚手板和横向水平杆,再依次拆剪刀撑的上部扣件和接杆。拆除全部剪刀撑、抛撑以前,必须搭设临时加固支撑,预防架子倾倒。

6.3拆除作业,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拆纵向水平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向下传递,不得向下抛掷。

篇3:脚手架工程安全防护措施

1电梯井洞口防护措施

电梯井口设置不低于1.2m高的自闭式防护门,用φ12的螺纹钢筋,按照水平间距15cm,竖向间距20cm焊制而成,并在防护门上刷红油漆、挂牌。

防护门制作及安装详见附图-16:外脚手架节点图二③。

电梯井筒内每隔一层在入口处设置一个用φ25螺纹钢筋、钢管及木板搭设的平台,中间一层用钢筋支托安全网一道,网上及平台上均不得存有杂物。电梯井内不准做垂直运输通道或垃圾通道。

2结构临边防护措施

在结构出入阳台的门窗洞口处设置封闭式防护栏杆,使用材料采用φ48×3.5钢管。其高度不低于1.2m,立杆间距不大于1.5m,竖向每隔

0.6m设一道通长大横杆,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三脚架。

沿钢管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挂醒目标志牌;护身栏杆满挂密目安全网,白天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3楼梯间防护措施

楼梯的侧边利用脚手架做安全防护,架子立管从楼梯井内搭设,侧边沿楼梯坡度方向做一道1.2m高的护身栏,侧边底部设18cm高的挡脚板。

4防雷避电措施本工程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标准。

工程采用避雷针与大横杆连通、接地线与整栋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连成一体的措施。

每栋楼各设置4根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12镀锌钢筋制作,高度1.5m,设置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逼雷网络。

接地线采用40×4的镀锌扁钢,将立杆分别与建筑物楼层内的避雷系统连成一体。接地线的连接牢靠,与立杆连接采用2道螺栓卡箍连接,螺钉加弹簧垫圈以防止松动,并保证接触面积不小于10mm2,并将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以中性凡士林。

接地线与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的设置按脚手架的长度不超过50m设置一个(本工程每栋楼按照南北各3个的原则设置,设置由项目机电部完成),位置尽量避免人员经常走动的地方,以避免跨步电压的危害,防止接地线遭机械破坏。两者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大于2倍的扁钢宽度。焊完后再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同时注意检查与其他金属物或埋地电缆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3m,以避免发生击穿事故。

档案管理制度

篇4:脚手架安全防护设施应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护

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应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护,防止架上的物件发生滚落、滑落,防止发生人员坠落、滑倒、物体打击等。

(1)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对尚未形成或已失去稳定结构的脚手架部位加设临时支撑或其它可靠安全措施;在无可靠的安全带扣挂物时,应设安全带母线或挂设安全网;设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设施,禁止投掷。

(2)脚手架的作业面的脚手板必须铺满并绑扎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20cm;作业面的外侧立面的防护设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采用立网、护栏、跳板防护。

(3)脚手架外侧临空(街)面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安全立网、竹跳板、蓬布等完全封闭,临空(街)面视具体情况设置安全通道,并搭设防护棚。

(4)贴近或穿过脚手架的人行和运输通道必须设置防护棚;上下脚手架有高度差的出入口应设踏步和护栏;脚手架的爬梯踏步在必要时采取防滑措施,爬梯须设置扶手。?(三)材料要求

1.钢管外径应为48~51mm,壁厚3~3.5mm,长度以4~6.5m和2.1~2.8m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裂纹、损坏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凡脆裂、变形、滑丝的不得使用。

3.钢制脚手板应采用厚2~3mm的3号钢钢板,以长度1.4~3.6m、宽度23~25cm、肋高5cm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4.铁丝:8#~10#铁丝。

5.软梯用的绳子:麻绳或棕绳,直径ф30以上,承载力满足要求。?6.严禁使用木架杆和木脚手板。五、方案审查与搭设验收(一)方案审查

1.施工单位编写完方案后内部进行审核确认,合格后报监理或业主进行审查确认。

2.火炬作业等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必须要经过业主安全部门批准。(二)搭设验收

1.脚手架搭设完毕,架设作业班组首先按施工要求先进行全面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脚手架使用许可证》,验收人员对验收结论要签字认可。?

2.脚手架验收应随施工进度进行,实行工序验收制度。脚手架的搭设分单元进行的,单元中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经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和下一单元施工。25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搭设过程中随进度分段验收。

3.由业主、监理提供设计的脚手架和报请施工监理审批的脚手架,验收时必须请业主,监理派人参加验收,并对验收结论签字认可。

4.脚手架验收以设计和相关规定为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1)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脚手架的布置、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撑、间距,立杆垂直度等的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各杆件搭接和结构固定部分是否牢固,是否满足安全可靠要求。(4)大型脚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有效。(5)脚手架的基础处理、埋设是否正确和安全可靠。(6)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5.脚手架检查验收的方法应按逐层、逐流水段进行。并根据验收的主要内容编制检查验收表,对照检查验收表逐项检查(见附表)。六、使用

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完毕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不得投入使用。

2.在脚手架醒目的位置应挂告示牌,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

3.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实行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制度。

(1)脚手架定期安全检查一般每周一次,并应根据具体检查对象编写安全检查表,对照安全检查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对于靠近爆破地点的脚手架,每次爆破后应进行检查。

(2)每班作业前,班长或带班人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

(3)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要对脚手架的强度、稳定性、基础等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4使用单位应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合理使用,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并应遵守如下要求:

(1)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板、人员、工具和材料,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按规范的规定值控制。

(2)垂直运输设施与脚手架之间的转运平台的铺板层数和荷载控制应按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铺板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平台上超载堆放材料。(3)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

(4)各种材料、机具等要随运随装或随拆随运,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5)脚手架上材料、机具等放置不得影响交通。

5.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6.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及撑、拉、提、吊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任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用途或拆除构件,如必须改变排架结构,应征得原设计同意,重新修改设计;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禁止随意拆除,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加设或改善后,方可上脚手架作业。

7.在施工中,若发现脚手架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脚手架的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由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鉴定,确认脚手架的安全稳定性后方可使用。

8.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或在有脚手架的部位从事吊装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电、防火和防撞击脚手架的措施,并派专人监护。9.脚手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的规整清洁,不要乱堆材料、工具,以免影响安全作业或发生掉物伤人。

(2)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系好安全带,谨防身体失稳发生坠落、摔倒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材料掉落架外。

(3)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取稳定可靠的办法,且垫高不得超过50cm,同时加高安全防护设施;超过50cm时须按程序重新设计审批。(4)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信号提请他人注意,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

5)禁止在脚手架上打闹戏耍、睡觉或坐在横杆上休息,不得抢行和跑跳,相互避让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七、拆除

(一)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设计中的拆除程序,并经批准后实施。3.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交底到每一个作业人员。

4.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并将受其影响的机电设备及其它管线等拆除或加以保护。(二)拆除安全要求

1.拆除顺序应逐层从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拆下的架杆、连接件、跳板等材料,应采用溜放,严禁向下投掷。已卸(解)开的脚手杆、板,应一次性全部拆完。

3.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4.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根据现场需要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拆连墙件。

5.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6.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脚手架拆除后,必须做到工完场清,材料堆放整齐、安全稳定,并及时转运。

7.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堆码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八、模板支架

1.模板支架应根据其用途专门设计,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执行报批程序。2.钢管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距底座距离不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应小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应大于500mm。

(3)底层步距应小于2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特殊情况采用搭接时必须经过技术论证)。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支架立杆应竖直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6)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7)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3.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九、脚手架施工基本安全要求

1.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作业,在2m以上的均为高处作业,应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2.从事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脚手架的基本技术知识,并持证上岗。

3.脚手架的搭设、维护、拆除等工作,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如确需夜间作业,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且夜间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不得超过二级高处作业标准(15m以下)。

4.对25m以上的大型脚手架、悬空脚手架及特殊安全要求的脚手架,实行责任人负责制,每榀脚手架设专门责任人,负责日常检查、维护,防止人为破坏。5.当有6级以上大风和大雨、雪、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工作。6.脚手架搭设、拆除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警戒,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7.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

8.凡在脚手架上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

9.根据现场具体环境,在脚手架的外侧及顶部设醒目的安全标志、信号旗(灯),以防过往车辆及吊机运行中碰撞脚手架。

10.使用软梯在两器等设备内施工时要有必要的放坠落措施,并要有专人监护

篇5:落地式脚手架安全防护设施监理措施

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条例》及建设局相关文件要求监理单位将施工安全纳入监理范围与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同步组织实施。因此监理工程师把落地式脚手架安全防护设施的安全管理作为一项自己的监理工作内容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本工程的施工单位。

一、本工程必须搭设封闭式双排脚手架,脚手架还必须有施工方案和计算书。当脚手架按规范搭设,搭设高度不超过50米,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值大于40N.m,少于?65N.m,相应杆件可不进行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二、脚手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按以下内容和步骤编制:

1、现场勘测;

2、设计计算;

3、施工方案;

4、基础及基础排水图,脚手架平面图,立面图,拉结

布置图及大样图,剪刀撑搭接大样图,门洞搭设大样图,

马道剖面图;

5、钢管及搭设使用工具用量计划;

6、脚手架搭设进度网络图;

7、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三、外脚手架的基础要夯实,找平,底座底面标高要

高于自然地坪50mm,并有排水措施。

四、立杆与大横杆:

1、在夯实找平的基础上面,将外脚手架垫木与建筑物平行放好,并进行防腐。垫木规格为长度200cm*宽度20cm*厚度5cm;

2、底座安装在垫木上面,一般用8mm厚铁板(边长

200mm×200mm或150mm直径园型)上焊150mm高的钢管;

3、立杆与立杆之间纵距为1.5m,横距为1.3m;大横杆与大横杆之间的步距为1.8m,要横平竖直;

4、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5、大横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两根相邻大横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少于500r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6、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7、立杆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00mm以内,间距偏差:

步距控制在20mm以内、纵距控制在50mm以内、横距控制在20mm以内;大横杆一根杆的两端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

内,同跨内两根大横杆的高差应控制在10m以,内;小横杆外伸长度偏差应控制在50mm以内,小横杆靠墙一端的端头距墙距离为15cm;立杆、大横杆接长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但立杆顶层顶步接长可采用搭接.

五、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c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扫地杆不得间断.

六、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24m以上的脚手架必须满设剪刀撑,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为45度到60度之间,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三个旋转扣件等间距固定,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不少于10cm。

七、拉结点:拉结点必须采用刚性连接,并与立杆和建筑物可靠连接;拉结点宜采用菱形布置,间距为两步三跨或三步三跨两种方式;拉结点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拉结点应从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当框架柱的间距大于三跨时,拉结点应采用斜拉的方式拉到框架柱上.

八、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板的材质要坚硬,不腐不裂;脚手板探头应采用3.2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于板。

九、马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m,坡度不得大于1:3,

上下楼梯采用定型化,马道应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严禁与脚手架拉结.

十、作业层应搭设0.6m、1.2m高的护身栏杆两道,还

必须设置18cm高档脚板。

十一、上料平台:上料平台必须从地面生根,并与建筑物进行拉结,严禁拉在架体上;上料平台的塔设要有设计方案、计算书,并有限重标牌;上料平台的外侧必须设置0.6m、1.2m高的防护拦杆两道,还必须设置18cm高档脚板,并挂安全立网访护。

十二、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拉结点以上二步。

十三、脚手架拆除

1、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围档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

准上下同时作业:拉结点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分段拆除高差不得大于2步;

2、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件,再拆两头扣件,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3、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

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十四、三宝

1、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必须

佩戴正确;

2、安全网:施工时,工程外侧必须用密目网全封闭施工.密目网必须是省推荐产品,具备三证一旱(许可证、准用证、合格证,正式发票).接网一般在二层或3米处设一道,往上每隔两层且不超过10米设置一道,安全网必须张挂牢固.接网必须选用锦纶或维纶网,并到指定地点购卖.密目网绑扎要用尼龙绳,严禁用铁丝绑扎;

3、安全带: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十五、四口:

1、楼梯口:防护栏杆定型化、工具化;

2、电梯井口:井口门防护应设钢制防护门.防护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应严密,并在首层设一道平网,往上应

三层且每隔不大于10米设一道;

3、予留口:按规范要求,防护严密,定型化、工具化;

4、通道口:通道口应按规范要求搭设防护棚,防护棚

高度为2.5米、宽度为1.5m,铺设5cm厚木板二层,间距为50cm,通道口长度按坠落半径加以防护。

不同高度h、坠落半径R分别是:

当高度11为2-5M时,坠落半径R为2M;

当高度11为5-15M时,坠落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30M时,坠落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坠落半径R为5m;

十六、临边防护:楼板边、楼梯边、基坑边,屋面等临边必须在0.6m,1.2m处各设一道防护栏杆,还必须设置18cm高档脚板,用安全立网封闭。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