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节能方案模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工程施工节能方案模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6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说明一、编制依据1、《…………工程》招标文件、投标补疑及施工合同。2、有关消防专业施工图纸。3、现行国家消防规范、标准和相关行业的国家规范标准,深圳市建设局、消防局有关规范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城市区域环境躁声标准》GB3096-93(5)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条例?(6)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9)《建筑节能工程验收规范》GB50411-2007及条文说明(10)《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14)广东省《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34-2004)(15)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1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1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19)《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1992(2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23)《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JGJ/T16-92-24.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25)《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2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2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3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3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3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35)《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3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3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38)《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GB/T12137-20**(39)《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23-1999(4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4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二、编制说明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诠释:(一)技术与管理:1、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2、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当设计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效果时,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在实施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3、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4、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二)材料与设备:1、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2、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应遵守下列规定:对材料物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进入施工现场用于节能工程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行出入境商品检验。对材料和设备应按照本规范附录A及各章的规定在施工现场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3、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GB5004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GB50222和《建筑设计防火》GB50016等的规定。4、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5、现场配制的材料,应按照施工方案和产品说明书配制。6、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及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当无上述要求时,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不应大于正常施工环境湿度下的自然含水率,否则应采取降低含水率的措施。(三)施工与控制1、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对于采用相同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砍后方可进行施工。3、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满足相关标准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天中露天施工。第二节工程概况本项目………………一、工期要求:本项目的工期将严格按照现场甲方及监理公司的具体要求,按照工程总体进度和监理审批的开工报告等资料要求,完成本投标项目的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并配合相关方完成本项目的一体化目标。总工期暂定为..日历天(具体按照工程总包总体进度),保证按照甲方的要求完工,争取提前竣工。二、本消防工程施工承包范围:1、包括气体管道部分的储气瓶组、启动瓶组以及系统所有的管道和阀门安装。气体报警部分的布线、消防报警控制器主机安装,各类探头、声光报警装置、手动/自动开关、启动/停止按钮、警铃的安装,接地、系统连接、调试等。2、义务配合该综合性办公楼其他所有消防工程的工作,以顺利实现本标的工程目标。本气体灭火消防系统建设完成后,须纳入大楼的报警灭火智能一体化消防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即大楼消防系统防护范围内发生的任何消防事件,能实时的送达机房建设工程的气体消防系统;同时,机房建设工程气体消防系统防护范围内发生的任何消防事件能实时的送达大楼的消防系统。第三节节能控制组织机构安排一、节能控制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现场技术员:…质检部各施工班级长材料部安检部

二、管理机构职责划分1、项目经理(1)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2)全面指挥节能方案的实施,对本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进行监督管理、考核验收。(3)组织审核节能施工方案的编制,重点把控包括工程进度计划和技术方案,制定安全生产和保证质量措施,并组织实施。(4)科学组织和管理进入工地现场的人、财、物资源,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调配与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圆满完成施工任务。(5)组织制定节能组织架构的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2、执行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完成工程中的项目组织任务,当项目经理不在时,代项目经理完成各项工作。平时主管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及后勤管理等事务。3、项目技术负责人(1)全面负责本项目节能施工环节的技术问题,组织相关人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2)组织技术员对施工班级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组织相关人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并提出审图意见。(4)协调消防各专业施工中的技术问题。(5)全面负责节能施工工程质量,组织节能施工重大工序的质量检查。4、现场技术员(1)负责处理消防专业节能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问题,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情况。?(2)协助处理消防专业节能施工质量和组织质量检查验收。(3)协助处理有关设计变更和签证的研讨工作。5、质检部(1)配合技术负责人及技术员对专业节能施工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2)做好施工质量相关记录。6、安检部(1)组织研究制定各种管理措施。对施工安全负主要责任,向项目经理部负责。(2)审查项目部制定的有关防火、防电、防噪声和降尘方案,对已确定的方案检查落实执行情况。(3)审查项目部的各种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可行。(4)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检查各种安全制度落实情况。7、材料员(1)负责按招标文件要求采购合适的施工材料、工具、设备。(2)协助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查。(3)填报材料计划及配合外送检测机构送检工作。(4)协助填写有关材料检验记录和进出库记录,做到帐物相符。8、施工班组长(1)负责专业分项节能施工中的技术、安全、进度和质量工作。(2)参加相关工程例会,及时反映有关节能施工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3)负责管理好本分组施工人员,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避免不良行为发生。第四节节能建筑工程管理一、技术与管理(一)公司质量方针:“重视质量、追求完美、承诺顾客、服务社会”。为顾客提供优质、先进、安全、可靠的消防设施和良好的服务是公司的经营准则。(二)公司质量目标:该消防工程具体质量目标:消防安装工程质量符合消防规范要求,保证通过消防局验收合格(消防局验收只评定合格、不合格,不评定三个等级),并不影响本项目评选“市优质样板工程”、“鲁班工程奖”。市质检站验收:确保合格,争取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其余分部优良达90%以上。(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1)、公司质量管理首先要从组织上落实,建立完善健全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是质量保证的首要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避免实施过程中的扯皮现象的发生。(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见126页)。2)、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由公司对质量体系从整体上进行评价,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结果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通过管理评审,改进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3)、质量体系为了确保我公司的消防产品质量满足业主和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使我公司的各项质量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建立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并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描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规定质量管理职能、职责和权限及相互关系,阐明质量体系要素要求。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控制每个过程的质量,对如何进行各项质量活动规定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质量计划、作业指导及质量记录针对每个消防工程项目编制相应的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关于质量活动中涉及细节的操作要点及要求的文件,是工作者使用的作业文件。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实性文件。公司将ISO9001体系(2000版)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1)合同评审:通过对招标文件及合同草案的评审顾客的服务需求,确保各项要求都有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组织对合同进行评审,确保合同要求明确和能够实施。对实行招标的工程项目,接到标书后,组织相关部门编制质量计划、预算书、并对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质量、技术、工期、造价等要求进行识别评审,评审的结果供公司总经理参考,作出是否投标的决定。投标中标后,在签订合同前,组织相关部门对合同草案的条款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供公司总经理签订正式合同。(2)文件与质量控制:与公司质量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批、发放、收回、存档、使用、修改、销毁按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将公司与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1)与公司质量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分为三大类:(A)、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和资料;(B)、与施工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C)、外来文件和资料。2)、对上述(A)、(B)类文件和资料,公司应实行编制、批准、发放、收回、存档、使用、修改、销毁和控制。对(C)类文件和资料,关于国家、地区、行业制定的技术标准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应采用控制有效版本清单的方式进行控制。关于施工图纸标准图集、设计变更、上级单位及政府部门的发文,公司采用登记与发放方式进行控制。(3)设计控制程序:对工程设计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设计能满足顾客和有关消防标准、法规的要求。A)设计的策划:确定信息来源、设计范围内容,确定设计依据、落实设计责任人及完成时间。B)设计的评审:由同行工程师进行设计核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顾客满意度,并再交设计专业组长进行审核,最后由公司总工程师进行审定。C)设计图纸的登记发放,设计兰图出来后,必须加盖公司设计专用章,登记发放。D)工部门报消防局审批,若无问题可进行施工,若有改进意见,则返回补充完善。二、材料与设备1、采购:施工材料的采购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采购,对于部分节能材料、防火材料等应严格把关,为工程的节能施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供方的评价、选择和对采购文件、采购产品的验证活动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对材料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和材料采购文件,采购产品的验证活动的实施和控制。A)、对供方的评价与选择工程材料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可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和供应商的质量情况而采取不程度的评价和选择方式。B)、采购文件采购文件包括:产品采购计划及采购合同。采购文件应明确规定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技术质量要求数量、进货时间等,采购计划应由授权人审批,采购合同应能反映采购计划的要求。C)、采购产品的验证产品的验证包括现场的验证(如有必要)入库前或进厂前的检验和抽样送检。产品的验证按“工程材料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D)、所有采购资料均匀应按规定保管。(1)物料标识和可追溯性: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于区分不同产品和实现可追溯性。在《物料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中,规定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标识方法,所有标识应为唯一性标识。(2)过程控制:保证影响施工质量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将施工工序分为一般工序和特殊工序。A)、对上岗职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可,并保存记录,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B)、检验和测试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检定。C)、对施工用的机具设备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维修和使用。D)、对施工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按规定进行验证、检验和试验,保留检验记录,并做好检验状态标识。E)、对单位工程和重要施工工序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F)、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G)、施工过程实行自检、交接检、专检、发现不合格及时处理,做到不合格产品不转序。H)、对过程质量和过程能力定期组织过程质量审核提出纠正措施。I)、创造、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条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3)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A)、材料进货检验和试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施工材料验收规范的要求执行,未经检查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投入使用。B)、过程检验和试验:施工过程中成品、半成品要按相关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自检、交接检和专检,同时对消防系统专业施工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工序不能转序,对不合格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C)、紧急放行:因生产急需未经检验、试验而放行的原材料、半成品、需经一定的审批,做好明确标识和记录,并在其后尽快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立即追溯出使用部位,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D)、竣工验收:单位工程竣工时,公司组织内部验收,对发现问题整改后,申请建设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验收。通过内部验收、预验收、竣工验收各环节,使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验收规范标准及合同规定要求。E)、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保存记录。(4)检验、测量和试验的控制:保证用于检验、测试的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且检测的精度能满足规定要求。A)、配备时要明确精度等级,并具有产品合格证。B)、公司对检验、测试仪器建立台帐,进行分责管理。C)、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检验、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D)、对所有检验、测试仪器设备均匀进行检定、校对、检查并严格管理。(5)检验和试验状态:通过对检验、试验状态的标识和控制,确保只有通过了检验和试验且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才能安装和使用。保证只有合格的工序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检验和试验状态主要分为三种:合格、不合格、待检。对原材料、工序、竣工工程的检验和试验状态通过记录和直观标识的方法进行。(6)不合格的控制:防止使用、安装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工序转入下道工序。公司制定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A)、发现不合格品或不合格工序,责任人员应及时记录,标识,通知有关人员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措施。B)、责任部门按处置措施进行整改。C)、对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应重新检验。(7)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对过程的控制,防止产品发生损坏。A)、对主要原材料、半成品规定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B)、对不同的原材料规定不同贮存方式和场地要求,对危险品、易潮品、易锈蚀品等应分类贮存,防止因贮存不当而发生损坏。规定出入库制度并按规定实施。C)、对原材料、半成品采取防护应延续到竣工交付。三、施工质量与控制(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从领导到施工人员,从思想上重视工程质量,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精品名牌,必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主持和组织项目创优活动。实行质量管理工程师专职监察的内部质量监督和业主的质量监理控制相统一的组织保证机构;实行各单项工程和施工工序、工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质量责任制,使创优落实到个人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做到上道工序不优,下道工序不开工,分兵把口,层层负责。(二)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开工前即组织技术人员、领导员工和有关人员的管理人员熟悉设计标准和相关施工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制定施工细节和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办法,确保工程一次合格,一次创优。(三)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实行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认真落实、相互监督、善始善终。(四)技术人员要吃透图纸,熟悉资料,进行层层技术交底,使主管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者了解整个工程的设计意图,清楚技术标准,掌握操作方法。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配合现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调查分析,研究处理方案及时予以解决。(五)坚持“预防为主、检验把关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对原材料中单产品质量的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使用,按规定及时检验管材、电线、钢板等的质量。(六)加强工作质量,提高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要与分配挂钩,建立严格的将罚制度,以促使创优工作在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下进行。(七)施工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针对反复出现和一般质量问题及偶尔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再发生。1、纠正措施:(a)、对质量活动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偶尔发生的严重问题,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b)、发生纠正措施的部门应负责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c)、保存纠正措施的记录。2、预防措施:(a)、各相关部门应根据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潜在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经批准后,组织实放。(b)、责任部门负责预防措施的实施。(c)、应对实施情况组织跟踪验证。(d)、预防措施的有关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3、质量记录的控制:对质量记录进行管理,确保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按规定进行。公司的质量记录按工作性质分为三类:1)、施工过程控制记录;2)、质量检验评定记录;3)、质量体系运行记录。按工程档案要求分为两类:需纳入工程档案的记录;不需纳入工程档案的其它记录。a、将所有质量记录进行统一编目,规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b、按国家档案规定对工程档案进行贮存、保管和处理;c、收集、整理竣工资料;d、收集、贮存、保管、处理各职能部门的质量记录。4)、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装,并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A)、应定期进行内部体系审。B)、每年初制定内部体系审核。C)、审核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D)、审核结果由被审核部门或个人确认后形成正式报告,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编制批准后,下发至相关部门。E)、存在问题的部门应针对不符合的描述分析产生不符合的原因,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整改。F)、对“不符合报告”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整改验证情况记入不符合报告。G)、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应提交管理评审。第五节文明施工1、文明施工的目的:为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维护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树立文明施工形象。2、施工要求:(1)认真执行《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2)按照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工程标牌(五牌一图)。施工现场应设置工程标牌,工程标牌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管理牌、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工程概况牌设置在工地围栅的醒目位置上,载明项目名称、规模、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联系电话等。(3)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食堂、仓库、卫生间、淋浴室及消防用的砂、水池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要求稳固、安全、整洁,并满足消防要求,禁止使用竹棚、石棉瓦、油毡搭建。现场设置集体宿舍时,应具备良好的防潮、通风、采光等性能,并与作业区隔离。人均床铺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并进行适当的分隔。按设计架设用电线路,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严禁使用电炉和明火烧煮食物。(4)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所有材料应堆放整齐,不得侵占市政道路及公用设施。确需提出临时占用的,应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将批准号的标志悬挂在现场。(5)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A、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火等管理责任人。B、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必须配佩工作卡。工作卡由总包单位制作,工作卡有本人相片、姓名、所属单位、工种或职务,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标卡应分颜色区别。C、建立来访登记制度,不准留宿家属及闲杂人员。D、对工人进行法纪和文明教育,严禁打架斗殴及黄、赌、毒等非法活动。第六节环境保护体系1、目的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帮助组织去实现和系统地控制它自己设定的环境表现(行为)水准,持续不断的改进环境表现(行为)。2、实用范围在整个组织内,或者在一些特定的工作部门或工作活动中实施。3、定义(1)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2)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环境因素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变化。(4)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5)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总体环境目标,如可行应予以量化。(6)环境方针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7)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4、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小组5、运作流程我公司有完善的环境保护系统,能准确的在第一时间找出环境污染源,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1)消防施工中常见的环境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影响起源固体废弃物减少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生活垃圾、施工废渣废料、包装电线废线废料产生施工使用镀锌钢管/板废料产生镀锌钢管/板施工使用PVC线管镀锌钢管/板PVC线管的施工使用设备包装料包装废料产生设备使用过程废渣废弃物产生施工安装过程电消耗资源消耗施工用电水消耗资源消耗施工用水油漆大气污染管道刷漆噪音声污染冲击钻粉尘污染大气污染冲击钻、运输器具(2)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A、防止粉尘污染,按规定向施工人员发放劳保用品。由于其他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地化部位,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在仓库内进行。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按劳保规定向施工人员及时发放劳保用品。B、做好噪音控制:区内的新建项目,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应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建筑施工作业的噪声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限值时,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方能开工;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C、搞好现场卫生: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食堂必须申领卫生许可证,并应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操作应分开,熟食操作时应有防蝇间或防蝇罩。禁止使用非食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炊事员和茶水工需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施工现场应设置卫生责任制,并有水源供冲洗,同时设简易化粪池或集粪池,加盖并定期喷药,每日有专人负责清洁。设置足够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施药除“四害”。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工地应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锁和有标志。夏季施工应有防暑降温措施。D、防火管理措施:防火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教育施工人员,人人做好防火工作;严格执行“动火证”制度,在施工现场动用明火须经安全员项目负责人批准,落实防火措施;如清除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准备防火器材(灭火器、水、砂子)后,方可进行施工。生活区应做好消防工作,生活区一般每40-50平方米配备一瓶泡沫灭火器,一瓶干粉手提式灭火器。危险品库等处设置两瓶泡沫灭火器及黄沙。所有消防器材均应悬挂于醒目位置、适当高度。泡沫灭火器还应定期、定人进行换药。危险品库应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区,易燃品与两瓶、两瓶之间均应隔离存放,并设单独的门锁。危险品库还应有明显标志,严禁火种,还要注意通风,防止阳光直接照射。第七节“净畅宁工程”实施为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净畅宁工程”实施方案,提高建设工程环境卫生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通过实施“净畅宁”工程,全面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水平,有效解决建筑工地存在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环境卫生、施工扰民问题,创建安全、卫生、整洁、优美的建筑工地新形象;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净畅宁工程管理责任制,成立管理组织机构,大张期鼓地开展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应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重点解决建筑工地在硬地化、封闭管理、卫生、粉尘、余泥渣土、噪音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改善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状况,减少和消除施工对市容环境和市民的影响,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具体内容和措施;1、按照市容环境净化工程的要求,开展建筑工地卫生综合整治。(1)配合城管部门和交管部门加强建筑工地余泥渣土管理,工地出入口做到硬地化,设置冲洗、沉淀设施,安排专人对出入口及出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污染道路;装卸余泥渣土时,要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渣土排放应向渣土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许可证,没有渣土管理部门核发准运证的车辆不得进入工地运输余泥渣土;运输废浆和淤泥的车辆必须密闭。(2)加强工地卫生管理建筑工地应按规定落实除“四害”措施,委托经爱卫办审核的专业消杀单位进行消杀,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施工现场垃圾应集中堆放,及时清理,禁止随意排放、处置或燃烧各类建筑废料和建筑垃圾;工地排水设施应保持通畅,施工现场无积水;食堂应达到相关卫生标准,向卫生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办理健康证,落实三防一消毒措施。(3)加强工地临时设施管理建筑工地临时设施整齐划一,与环境相协调,不得使用铁皮房、石棉瓦房;工地应使用围档封闭管理,未经许可不得在工地外堆放建筑材料;施工现场内的临时架空管线,非施工必须的,应埋地或拆除。(4)加强工地标准化管理现场内建筑材料堆放整齐划一,挂设标牌;防护栏杆、防护门要在形式、色彩、材料上规范一致,整齐划一。(5)按照噪声污染整治工程的要求,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噪声污染整治。建筑企业作业必须符合城市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禁止中午(12;00—14:00)和夜间(23:00—7:00)进行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技术要求需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建筑施工噪声许可证》,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采用低噪声的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和陈旧设备。(6)按照社会安宁工程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A、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经费、人员落实到位。B、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C、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努力提高建筑工人,特别是劳务工和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D、进一步深化安生产专项治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高处坠落、塔吊倒塌、支架脚手架坍塌等事故多发的势头。

篇2:绿色施工节能减排措施

5.1.1组织管理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5.1.2规划管理

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5.1.3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5.1.3评价管理

1、对照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5.1.4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5.2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5.2.1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等综合降尘。

7、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5.2.2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5.2.3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5.2.4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5.2.5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5.2.6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5.2.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4、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5.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5.3.1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5.3.2结构材料

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6、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5.3.3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5.3.4周转材料

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5、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

6、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7、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5.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5.4.1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7、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5.4.2非传统水源利用

1、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尽可能收集雨水养护。

2、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5.4.3用水安全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5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5.5.1节能措施

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5、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5.5.2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5.5.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5.5.4施工用电及照明

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5.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5.6.1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5.6.2临时用地保护

1、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5.6.3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4、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6、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六、节能减排

6.1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6.2对节能减排的认识

我项目部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结合项目特点,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好,要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6.3狠抓节能减排落实

发挥项目部的施工主导作用,强化管理措施,是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项目部对华能利津风电一期项目工程节能减排负总责,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

6.4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1、主要目标

按照国家要求实现本项目最优节能减排目标

2、具体措施

与施工单位层层签订绿色施工、节能减排协议书,责任落实到人。

减少临时施工占地,施工项目完成后对破坏的临时用地进行恢复;

节约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禁止随意排放污水;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淘汰能耗大,污染大的施工工艺;

坚决杜绝积极性差、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械设备入场。

生产用电尽量采用电网动力电,减少排放量;

禁止在施工区域随意丢弃工作垃圾和生活垃圾。

篇3:建筑节能减排措施

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节能减排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鼓励各地区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2绿色施工原则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绿色施工要点

绿色施工管理

组织管理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规划管理

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评价管理

1、对照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环境保护技术

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7、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4.2.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4、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节材与材料

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结构材料

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6、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装饰装修材料

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2、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4、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5、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6、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

周转材料

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5、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

6、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7、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节水与水资源

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7、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8、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非传统水源利用

1、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

2、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用水安全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措施

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5、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施工用电及照明

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节地与施工用地

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临时用地保护

1、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4、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6、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5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5.1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5.2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6绿色施工的应用示范工程

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应通过试点和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和统计制度,制订引导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政策,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

篇4: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管理措施

一、工程概况

湖边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心城区已建翻板坝下游2.85km处,由拦河坝、船闸及水电站三部分组成。拦河坝为钢坝闸,全长250m,共5跨,每跨进46m,活动坝高4.8m。船闸为升船式船闸,垂直升降机承船箱外形尺寸为35m(长)×9.5m(宽),上闸首工作门上部采用卧倒门、下部采用下沉门,汛期船闸行洪。水电站装机为3×2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500万kW?h左右,平均利用小时4200h。

湖边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垂直升降式船闸及水电站三部分组成。枢纽工程确定为三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二、项目周边环境及环境因素分析

湖边水利枢纽工程处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上草市,由于其处于居住区附近,对环境的要求也就比较高。综合分析,主要环境因素有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气废水污染、能源浪费等,其中扬尘污染为重要环境因素。

三、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

项目部采用“是非判断法”以及“评分判断法”在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分别对噪声、扬尘、废气、废水、废油、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因素进行辨识,针对辨识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四、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一)、废气排放控制措施

1.减少施工废气排放量,安排专人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培训。

2.施工机械设备废气的排放,由各使用单位负责监控,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及时组织设备进行检修直至报废。

3.对于项目工地用车废气的排放,由交警车管管理部门负责检测,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按国家规定进行修理,以达到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二)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1.项目部对施工现场扬尘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2.搬运水泥等易飞扬材料、电焊等,作业人员须佩戴个人防尘用品。

3.治理道路扬尘。主要道路必须实施每日清扫并按相关规定每日进行水洗作业,确保所辖区域内的道路及施工现场出入口周边区域干净整洁、无浮土、无扬尘污染。

4.在多日晴朗无雨天气下,出现扬尘现象时,洒水车不定时对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洒水作业,防止浮土产生。

5.出现四级风以上天气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送和使用水泥、白灰等产生扬尘作业时,要采用防尘网和防尘布覆盖,防止造成扬尘污染。

6.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安排专人指挥,按标准规定装车,不能盲目多装。

7、建成区内的生活垃圾和渣土临时堆放点必须采取苫盖和围挡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和异味污染。

8、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监督管理,减少扬尘污染,主要措施如下:

(1)采取覆盖、洒水等临时降尘措施,尽可能减少扬尘污染;

(2)建立车辆冲洗制度,加强冲洗,保持进出车辆的清洁;

(3)深刻认识扬尘控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开展各项整治达标工作。

(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对于噪声超标的施工现场,配备噪声声级测定仪,培训噪声监测人员,按规定进行检测,做好监测记录。

2.土方施工前,在施工现场设置围墙或围栏及临建设施。

3.施工过程中,推土机的推土量,装载机的装载量等,禁止超负荷运转,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禁止施工机械带病作业。

4.项目部对噪声危害较大的作业活动进行识别,按要求采取降噪措施,必要时给作业人员配备噪声个人防护用品。

5.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完毕及时清洁、保养;对操作人员严格要求,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振击钢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振捣混凝土时,相应人员应控制电源及电源开关,防治振捣棒空转。

(四)废油排放控制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将废油(废机油等)统一收集后,再生利用或交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2.施工现场的油料,须存放于库房,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油料贮存和使用时,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体。

3.施工消耗的油性物质露天存放时,在地面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地面做法可参照油库地面做法。

(五)废水排放控制措施

1.食堂、厨房使用节约型龙头,杜绝自来水管线跑、冒、滴、漏现象。

2.食堂、厨房及生活须使用无磷洗涤剂清洗餐具,禁止将食物废料、残渣、剩饭、化学品、油和其他污染物倒入下水池。

3.设置隔油池,对隔油池内的浮油及其他污染物每月清理一次,禁止直接倒入垃圾堆,卫生间污水净化粪池沉淀后再利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4.进行现场搅拌作业时,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排水沟、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再利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5.现场汽车或施工机械冲洗水含有油污时,经隔油池隔油后排入下水道,含有大量泥沙时设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六)渣土及废弃物堆放运输控制措施

1.项目部定期对废弃物处置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检查,通过优化工艺,材料定额包干使用等措施,减少废弃物产生,特别是有毒有害废弃物的产生。

2.电池、废墨盒、废硒鼓由办公室实行专门回收,,交予有合法消纳能力的单位回收,做好记录。各单位须尽量使用不用更换的墨盒。3.对于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如化工原料及其包装容器等、废铝箔纸、工业棉布、油手套等,组织回收,卖给合法的回收机构;对非矿物油类、废乳化液类、废燃料涂料类、废石棉类等难以回收的,委托给有营业执照,有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委托处理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处置要求,确保此类废弃物处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对于无毒无害的废弃物,如废钢筋头、废木材、废铁钉、废铁丝、非办公用纸、废玻璃等,组织回收,能利用的尽量利用,不能利用的送废品收购站;如碎混凝土块、碎砖头瓦块、碎石材等,运送到业主指定的地方,或者就地回填。

5、在废弃物装卸过程中尽量减少噪音和粉尘,严禁野蛮装卸。

6.项目部对本施工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存放负责,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卸放。

7、项目部对基坑开挖出的渣土,运到甲方指定的渣土堆放场地。

8.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装载,必须密封、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撒。

9.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堆、渣土堆、废渣、建材等,要采用防尘网和防尘布覆盖。

10.确保运输车辆车况良好,车容整洁,车辆尾气、噪声及冲洗水符合国家、地方政府机动车的排放标准;车辆进入现场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听从甲方现场有关管理人员的指挥;车辆进场后如有泥浆、渣土等污物,清洗后退场。

五、节能减排管理措施:

1、项目部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加强学习,在施工生产现场及办公区域的用电、用水部位设立醒目的标志,提醒大家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使每位职工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珍惜能源的良好习惯;

2、规范办公用品领用程序,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领用行为;

3、汽车的使用由办公室统一管理,确保车辆的使用能够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有效减少能源的使用消耗。

4、用纸时要双面使用,杜绝浪费节约纸张。

5、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做到随用随开,人离机停,防止空载运转;施工现场要合理设置照明灯数量与功率,操作场所做到人走灯熄,杜绝昼夜长明灯;施工现场及其办公区域现有使用的照明灯具如损坏更换,宜选用节能灯具,开关优先选用节能型开关;工作人员休息或下班后及时关闭照明灯、计算机、空调等用电设备;应经常检查现场用电设备、线路并维护保养,优选节能型产品;

5、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消耗都使用了施工顶额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成本控制,严格控制资源浪费,对余料进行重复利用通过各项控制措施的实施,使得各项环境因素基本符合要求。

篇5:节能减排节能措施

1.节能管理措施(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3)施工、生活用电进行合理规划,采用分路供电的方式,并设置分路计量装置,定期进行计量检查。(4)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5)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2.机械设备与机具能源消耗控制(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节能措施(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3)合理配置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4)项目部合理采用洗浴设备,公车辆统一由综合部调配,用车人员需提前上报用车计划,综合部统一安排,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进出施工现场使用环保出行设备,减少公车使用率。太阳能洗浴电动车棚(5)连续梁施工全部采用塔吊进行吊装作业,减少汽车吊使用数量,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施工成本,减少柴油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空调绑扎红布条管理连续梁施工使用塔吊4.施工用电及照明节能措施(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3)办公区采用集体办公,减少空调开机数量,生活区实行分段分时用电。场区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