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成孔安全技术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人工挖孔桩成孔安全技术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4

人工挖孔桩成孔的安全技术

人工挖孔桩因挖孔人员在地下施工,活动余地小,工作环境恶劣,最大深度可达50m,情况复杂,因此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1、事故类型

(1)孔壁坍塌:当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为渗透系数大的粉土、粉细砂等砂性土层或深厚的饱和淤泥质粘土,无护壁或有护壁但不具有有效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承受水、土侧压力,又未采取降水措施时极易出现渗水、流沙、涌泥现象,最终造成孔壁坍塌。(2)孔口落物:桩孔附近有堆积物未及时清理,在人为或雨水冲刷下物体落入孔内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3)窒息中毒:桩较深时孔内可能积累大量有害、可燃气体;若桩位处原为有害物质掩埋处又未经处理,均会对人员构成伤害。(4)触电伤亡:桩孔内施工面窄且多水潮湿,未采用低于36V的安全电压和安全灯。(5)坠落孔内:孔口无盖板、护栏等防护措施或明显的标志,夜间又无足够照明,人员易失足落入孔内。(6)施工人员用麻绳、尼龙绳吊挂或脚踏孔壁上下;电动葫芦(卷扬机)无自动卡紧保险装置而发生事故。(7)扩底塌方:桩扩大头完成后,长期不浇筑混凝土,土体丧失稳定。

2、对策

2.1地基勘察注意事项:(1)地质各层的强度、厚度、透水性等;地下水类型、水位变化情况、补充来源、有无侵蚀等不良影响;(2)地下有无埋设物(电缆、煤气管线、上下水道等)、障碍物(原构筑物基础、废钢铁等);(3)是否存在危害较大的滑坡、断层破损带、泥石流、崩塌以及强烈发育的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4)有无缺氧、有害气体情况等,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5)相邻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资料。

2.2设计注意事项(1)成孔工艺的选择:人工挖孔桩较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填土、季节性膨胀土、自重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中间有硬夹层、软质与风化岩层,可用于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中间有砂夹层与砾石层。在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有承压水的砂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高压缩性淤泥层和流塑淤泥质土层中施工时,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如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旋喷桩等形成截水帷幕。(2)人工挖孔桩最小中心距须大于3dd为直径;人工挖扩底桩扩底直径不宜大于3d斜率为1/381/2,扩底端最小中心距须大于1.5D或D+1.0mD为扩大端设计直径,以防相邻桩间土壁无法直立而坍塌。(3)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800mm,桩长不宜大于40m以免无法施工操作。(4)护壁通常为混凝土护壁,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强度,护壁内等距放置8φ688直钢筋,上下节护壁间用钢筋拉结。孔不太深且土质密实时可采用砖护壁,但当土层松散或为流砂层时,则应采用钢护筒或钢筋混凝土沉井。(5)地下水丰富且较浅时,需考虑井点降水,此时应分析对环境的影响,以免因地下水过采而引起地面下沉危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

2.3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

2.3.1孔口采取的措施

(1)井口应有专人操作垂直运输设备、孔口活动盖板和照明通风排水通讯设备、并注意观察地面情况,随时与井底人员联系,不可任意离开井口。(2)从桩孔开始开挖至浇灌混凝土前,停止施工时孔口应盖活动盖板并设置栏杆,做出醒目标记,夜间地面应有足够的照明。(3)孔口护壁应高出地面150mm,以防地表水、弃土、杂物等进入孔内护壁;厚度应大于200mm,以免来往车辆影响孔壁的安全。(4)弃土出地面后应立即运至堆土场,度土、杂物等堆放位置距离孔口边应不小于1.5m。

2.3.2孔底采取的措施

(1)孔底施工人员下入桩孔前须戴安全帽,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2)遇坚硬的泥土和岩石时可用风镐,严禁采用爆破,以免对地基土有不良影响或破坏护壁而造成坍塌。(3)孔底人员应注意观察孔内的水文地质、土壁和护壁等,发现异常即与孔口人员联系并采取处理。(4)孔底积水较少时,可将泥水一起用吊桶提升至地面,若为大量渗水,则在孔底挖一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抽水必须在孔底施工人员上地面后进行。(5)已扩底的桩,要尽快浇筑桩身混凝土,不能很快浇筑的桩应暂不扩底,以防扩底部位塌方。

2.3.3照明、通风、通讯方面的措施

(1)孔底照明采用100W防水带罩灯泡,电压为36V用防水绝缘电缆引下,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2)施工人员下入桩孔前,先用鼓风机通过输风管向孔底强制送入空气或氧气。还需经常检查孔内空气中是否含有可燃、有毒气体,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如有应查明其危害程度。(3)桩孔较深时,孔口与孔底可通过对讲机、电铃进行联系。

篇2:人工远方漏电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人工远方漏电试验安全顺利的进行,特拟定以下安全措施。

一、试验时间:2013年3月~2013年12月(每月一次)

二、井下停送电负责人:程杨现场负责人:吴行

安全负责人:喻小刚

三、试验地点:供电系统最远端的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中的负荷侧。

四、试验工序:

1、试验前必须开好班前安全会,指定试验人员、变电所停送电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并学习签字,未参加措施学习者不得参与此项作业。

2、漏电试验前,机电队必须填停电报告单,报批后送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单位作好相应准备工作。

3、试验人必须准备好试验电阻,并对试验电阻进行测试(660V:11kΩ10W),确保电阻完好并随身携带好,如果条件允许可准备两个11KΩ试验电阻。

4、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必须请示调度室,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试验。

5、试验前,必须先对所试验的供电系统总馈电开关进行一次就地检漏跳闸试验,确保总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若不灵敏或不动作,严禁试验。

6、现场负责人到达试验地点后,停被试验开关电源,待试验开关电源切断后再停被试验开关的前级开关,待被试验开关的前级开关电源切断后,将此开关闭锁杆摇入,确保手把不能合闸,然后在挂好“有人工作,严禁合闸”字样的停电牌。然后现场负责人通知其他试验人员试验点电源已停,可以进行试验作业。

7、试验开关开盖前,由安全负责人携便携式瓦检仪检查试验设备周围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低于0.5%以下时,方可打开试验电气设备。

8、试验人员打开试验开关后,必须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挂短路接地线”的操作顺序,待完成“停电、验电、放电”工作之后再接试验电阻。

9、试验电阻接法:试验人员必须在供电系统最远端的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中的负荷侧按不同电压等级接入试验电阻(660V11KΩ10W),试验电阻的一端接在熔断管的螺扣上,另一端接在外壳接地螺钉上,连接牢固(接试验电阻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设备端)。

10、电阻接好后,试验负责人电话联系变电所停送电负责人送该试验线路电源,然后通知现场负责人该趟电源线路已送电,现场负责人将被试验开关的前级开关停电牌摘掉再将闭锁杆摇出,将手把摇至“合闸”位,然后现场负责人通知试验人员电源已送出。

11、试验人员在接到现场负责人已送电的通知后,合上试验开关的刀闸,再手握验电笔(1200V/660V)的绝缘部分用笔尖触动合闸按钮,进行合闸。

12、变电所停送电负责人观察该线路分馈及总馈开关是否跳闸,如立即跳闸,说明检漏保护动作可靠。

13、试验完毕后,试验人员通知现场负责人将被试验开关的前级开关手把打到“分闸”位并将闭锁杆摇入,挂好停电牌,待以上工作完成,现场负责人通知试验人员可以进行测试电阻拆除作业。

14、试验人员在得到现场负责人已停电的通知后,试验人员对试验设备进行“停电、验电、放电、接短路接地线”,待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拆除测试电阻工作,拆除时先拆除设备端,在拆接地端,完毕后恢复设备防爆性能。

15、待以上工作完成,试验人员通知现场负责人可以进行送电,在得到试验人员可以送电的通知后,现场负责人通知停送电负责人可以进行恢复送电工作。

五、安全注意事项:

1、试验时,若漏电保护动作不灵敏或不动作,必须立即停止本开关的试验,然后在试验点处的前一级开关断电挂牌进行处理,并通知变电所停送电负责人。

2、如试验动作灵敏可靠,漏电保护动作,试验点人员也应按停送电操作程序断开试验点处的前级电源开关,并挂好停电牌,再拆除试验电阻。

3、试验期间,停送电负责人认真观察馈电开关动作情况,是否动作灵敏,并记好数据和记录。

4、试验完毕后,按停送电要求,取下电阻,恢复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并清点好工具,方可恢复送电,同时向调度室汇报。

5、通风队在试验当班安排好瓦斯检查员,局扇主机停止运行后,及时将供风地点人员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试验结束后,瓦斯检查员及时按程序检查瓦斯浓度,并恢复局扇主机通风。

6、严禁在附近工作头面装好雷管的情况下进行漏电试验,防突头面放炮时严禁作业。

7、漏电试验前,必须通知相关区域各个斜坡绞车停止运行,并停止其他负荷运行后方可开始试验作业。试验结束后,再通知其恢复正常运行。

8、各区域试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电气设备检查检修制度》、《煤矿井下电工操作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禁止预约停送电,以免触电伤人。

重庆联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队

二○一三年三月一日

篇3:人工拖电缆安全技术措施

一、情况说明

我矿主扇双回路电源不能互为备用,且有一趟电源为低压380v,线路长,压降大,可能造成影响主扇正常运转的情况,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将对我矿主扇供电系统及电控系统进行改造,现电缆沟已挖好,需重新铺设电缆,因在山上铺设电缆,需人工拖且线路较长,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及人员安全,特制订本措施。

二、施工时间

2010年5月15日14时开始

三、施工负责人:张振华

施工人员:机运部人员

四、安全技术措施

1、从地面变电所开始铺设一条3×50mm?-10kv铠装电缆至主扇风机房共计约1000m。电缆除架空部分外,还有部分电缆需埋在地下,埋在地下电缆深度不得低于0.7m。

2、现场施工设总指挥一人,由张振华担任。施工配备3部对讲机,施工前合理安排责任心强的人使用,要随时保持联系,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禁在不知道程序的情况下私自进行作业。

3、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放电缆时要保持匀速,不应过快,拖电缆时,每人与每人之间间距要合适,便于相互传话。放电缆人员要对电缆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电缆有无质量问题。

5、由于电缆长度过长,又是山坡线路,需人工拖动。拖动电缆时,人员要配合默契,同时用力,如遇电缆拖不动情况,必须查明原因,严禁死拉硬拽,以防造成将后方人员被拉倒或损伤电缆。

6、电缆铺设两头及架杆处必须留有足够的余量,不能影响正常接线工作。

7、向电杆上架设电缆时,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是否牢固,脚扣、安全带、梯子等是否完整牢靠。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等,起吊电缆要用力均匀,缓慢起吊,防止碰伤杆上作业人员或损坏电缆

8、因在山上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山上作业地点情况,如有在施工作业中绊倒、跌伤或动物咬伤,要及时与前后人员求救,并及时进行处理。

9、施工作业完成,现场负责人安排与责任心强的人,对所埋或架设的电缆线路巡回检查一次,发现不符合要求或造成隐患的要及时返工处理。

篇4:人工回填土安全要求技术交底

1.新工人必须参加人场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在从事回填土作业前必须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检修,不牢固者不得使用;作业时必须执行技术交底,服从带班人员指挥。

3.配合其他专业工种人员作业时,必须服从该专业工种人员的指挥。

4.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不得穿拖鞋,从事淋灰、筛灰作业时穿好胶靴,戴好手套,戴好口罩,不得赤脚、露体;应站在上风方向操作,四级以上强风禁止筛灰。

5.作业时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动用各种机电设备。

6.用小车向槽内卸土时,槽边必须设横术挡掩,待槽下人员撒至安全位置后方可倒土。倒土时应稳倾缓倒,严禁撒把倒土。

7..取用槽帮土回填时.必须自上而下台阶式取土,严禁掏洞取土。

8.人工打夯时应精神集中。两人打夯时应互相呼应,动作一致,用力均匀。

9.使用电夯时,必须由电工接装电源、闸箱,检查线路、接头、零线及绝缘情况,并经试夯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10.蛙式打夯机手把上的开关按钮应灵敏可靠,手把应缠裹绝缘胶布或套胶管。

11.蛙式夯应由两人操作,一人扶夯,一人牵线。两人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牵线人必须在夯后或侧面随机牵线,不得强力拉扯电线。电线绞缠时必须停止操作。严禁夯机砸线。严禁在夯机运行时隔夯扔线。转向或倒线有困难时,应停机。清除夯盘内的土块、杂物时必须停机,严禁在夯机运转中清掏。

12.人工抬、移蛙式夯时必须切断电源。

13.作业后必须拉闸断电,盘好电线,把夯放在无水浸危险的地方,并盖好苫布。

14.回填沟槽(坑)时,应按技术交底要求在构造物胸腔两侧分层对称回填,两侧高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篇5:人工挖土安全要求技术交底

1.新工人必须参加入场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在从事挖土作业前必须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检修,不牢固者不得使用;作业时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服从带班人员指挥。

3.配合其他专业工种人员作业时,必须服从该专业工种人员的指挥。

4.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不得穿拖鞋。

5.作业时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动用各种机电设备。

6.挖土前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及其他构筑物情况,按要求坑探,掌握购筑物的具体位置。地下构筑物外露时,应按交底要求进行加固保护。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在现场电力、通讯电缆2M范围内和现场燃气、热力、给排水管道1M范围内挖土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

7.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m时必须根据土质和开挖深度情况按技术交底要求放坡、支撑或护壁。遇边坡不稳、有坍塌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并报告有关负责人,经过安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8.槽、坑、沟边上口边lm以内,不得来回上人走动,不得堆放任何物、料、机具或杂物,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槽、坑、沟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5m。堆土不得遮压检查井、消防井等设施。

9.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周边设置牢固的安全防护栏,并立挂密目安全网。槽深大于2.5m时,应分层挖土,层高不得超过2m,层问应设平台,平台宽度不得小于O.5m。作业时两人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m,纵向间距不得小于3m。严禁掏洞挖土、搜底扩槽,严禁在槽内或坑坡脚下休息。

10.槽、坑、沟根据情况必须设置上下坡道或安全梯。进出上、下沟槽必须走马道、安全梯。马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50m。严禁攀登固壁支撑上下,或直接从槽、坑、沟边壁上挖洞攀登爬上或跳下。

11.配合机械挖土清理槽底作业时,严禁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必须等挖掘机停止作业后方可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进行清理槽作业。在竖井(坑)内作业时,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垂直运输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至边缘安全位置。土斗落稳时方可靠近作业。

12.使用钢钎破冻土、坚硬土时,扶钎人应在打锤人侧面用长把夹具扶钎,打锤范围内不得有其他人坐、卧、停留。锤顶应平整,锤头应安装牢固。钎子应直且不得有飞刺。打锤人不得戴手套。

13.作业中发现地下管道等构筑物、古墓等文物,或其他不能辨认的异物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向有关负责人报告,按要求进行处理或保护。经明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4.严禁在脚手架底部、构筑物近旁进行影响基础稳定性的开挖沟槽(坑)作业。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